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江苏苏州市区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更新时间:2016-10-21 浏览次数:863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题型注释)</b>
  • 1. 宇宙无限,生命神奇。下列关于生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②人类的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东西

    ③生命可贵,为了生存,我们可以放弃其他一切东西         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④
  • 2. “给予”比“取得”会带来更多愉快。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A . 有意义的生活在于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 B . “给予”是人生唯一的快乐之源 C . 我们应该“给予”,而不应该“取得” D . 有意义的人生不能平凡
  • 3.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诗说明(   )

    A . 既要珍惜自己生命,也要关爱他人生命 B . 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其质量 C . 生命很珍贵,好死不如赖活 D . 贡献越大,人生就越有意义
  • 4. “青春让每个人开一次花,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B . 生命是美好的 C . 生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 要从小规划人生,努力进取
  • 5. 进入青春期的我们常对父母像以前一样事无巨细的照顾和干预感到厌烦,对父母的看法和结论开始怀疑,甚至反驳。这体现了青春期少年的(   )

    A . 独立性 B . 依赖性 C . 自制性 D . 冲动性
  • 6. 进入青春期以后,我们的生理、心理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下列属于心理变化的是(   )

    ①成人感增强                                   ②身体外形急剧变化

    ③产生了与父母平等交往的需要   ④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③④ D . ②④
  • 7. 青春是多彩的,又是矛盾的。下列不属于青春期矛盾主要表现的是(   )

    ①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②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③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矛盾  ④主动性和被动性的矛盾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③④ D .
  • 8.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的只有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这句话说明(   )

    A . 青春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人生的转折时期 B . 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特别是年轻时的关键几步 C .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艰难,我们要有克服一切苦难的心理准备 D . 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帮助,才能走好人生关键几步
  • 9. 小李进入青春期后,经常莫名其妙产生烦恼。消除心理烦恼,快乐成长最好的办法是(   )

    A . 写日记,把烦恼装进日记里 B . 顺其自然,保持无所谓的心态 C . 不麻烦人,把烦恼藏在心里 D . 敞开心扉,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
  • 10. “适当的悲伤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却可以证明智慧的欠缺。”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①情绪需要调控,调控情绪需要智慧功                       ②应追求没有任何悲伤的生活

    ③悲伤是不合理的,它对我们起着消极作用               ④应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情绪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1. 林则徐在堂屋中悬挂一幅写有“制怒”的大匾,以控制自己容易冲动和易怒的情绪。这样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 . 注意转移法 B . 情绪升华法 C . 意志控制法 D . 认识改变法
  • 12. “冲动是魔鬼,使人后悔不迭”。下列做法能有效预防冲动的是(   )

    ①遇事要提醒自己冷静,再冷静                   ②当自己情绪激动时,不要和别人辩论

    ③不心血来潮,凡事三思而后行                   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3. 2009年暑假,苏州市教育局首次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三会”活动,倡导学生“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开启了苏州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将素质教育从校内延伸到了社会、家庭。这些举措主要表明(   )

    A . 国家保护未成人健康成长 B . 家庭保护在朱成年人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C . 学校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D . 只要有了国家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
  • 14. 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 . ①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④
  • 15. 现阶段,不少地方已形成了为校车提供最高路权,路人自觉礼让校车的良好风尚。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   )

    A . 家庭保护 B . 司法保护 C . 学校保护 D . 社会保护
  •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的校舍和教学设施中活动。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社会保护 D . 司法保护
二、主观题
  • 17. 材料一: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把它藏在心里,不愿与他人交流,当自己无法解决时,就采用极端的方法,甚至轻生。

    材料二:四川省北川县民族中学九年级学生李剑波表示:“经过了这次地震灾害,我真正懂得了生命的珍贵和重要,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1. (1) 从热爱生活的角度看,材料一中的那些学生应该明白哪些道理。

    2. (2) 阅读材料二谈谈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 18. 材料一:小明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一直名列前茅。但是,进入七年级下学期后,他因病耽误了学习,成绩退步很快,这让小明觉得很难过,于是在校时他不愿意和同学交流,回家后也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

    材料二:小丽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一直较好,由于家庭原因她休学了一年,当她再踏进教室后,感觉学习明显很吃力,成绩也下降很多。但她不气馁,平时上课更认真听讲了,遇到不会的题目就请教同学和老师,经过不懈努力,小丽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1. (1) 结合材料,运用“消除烦恼悦纳自己”的知识,说说小明出现了什么心理问题?这一心理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什么影响?

    2. (2) 请结合“多彩的情绪”相关知识,联系两则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并说说从小丽身上能得到哪些启示?

  • 19. 材料一:根据苏州市政府颁布的《苏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如果在未来2天内持续出现不利气象条件,可能出现大气重污染的情况或已经出现大气重污染时,苏州将启动苏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二级预警时,中小学和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活动,一级预警时,建议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

    材料二:12月初,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面积灰霾。据《姑苏晚报》报道,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机动车尾气排放;北方冬季燃煤采暖造成的空气质量恶化。

    1. (1) 阅读材料一回答:为什么苏州市政府颁布的应急预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2. (2) 阅读材料二回答:面对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严重警告,用《生命只有一次》的相关知识谈谈人类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3. (3)

      针对以下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有人说,只要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督,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结合20课《法律护我成长》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三、判断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