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农大附中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16-07-27 浏览次数:3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估测值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个苹果质量约有1.5kg B . 冬天,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8℃ C . 学生书桌高约80cm D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 2. (2016八上·阜阳期中) 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B . 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C . 甲车向北运动 乙车向南运动 D . 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 3. 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

     

    A . 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 .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4. (2016八上·龙陵期中) 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 .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 .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 5. (2017八上·雅安月考)

    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 B .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 C .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 D . 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
  • 6. 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光学器件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符合成像规律的是(  )

    A . 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B . 投影仪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C . 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 D . 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 7.

    伦敦奥运会圣火于5月11日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点燃,如图所示.利用凹面镜采集圣火的过程属于下列哪种光现象?(  )

    A . 光的直线传播 B . 光的反射 C . 光的色散        D . 光的折射
  • 8. (2016八上·辽阳月考)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B .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 .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 .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 9. 把一铁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10克水,若将该铁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的酒精的质量为(注:ρ=7.9×103kg/m3 , ρ酒精=0.8×103kg/m3)(  )

    A . 10g  B . 8g C . 79g D . 9g
  • 10.

    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

    A . 照相机 B . 放大镜 C . 幻灯机 D . 潜望镜
二、填空题
  • 11.

    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那些问题?请你写出两个:

    (1) ;

    (2) .

     

  • 12. 身高1.7m的小萱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那么她的像高 m,她和像之间的距离为 m.

  • 13.

    图中,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是其中的 图,矫正近视眼应配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 14. 小明五一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益阳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矿泉水瓶变瘪了,则这瓶矿泉水的质量 ,瓶内气体的密度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5. 体积5m3的松木质量为2000kg,则松木的密度是 ,将松木用去 , 则剩下的松木的密度是 .

  • 16.

    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银行的电子钟被挡住了,他向上看时,发现光滑如镜的天花板上倒映出电子钟的影像为 , 此影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此时的实际时间应是 .

  • 17. (2020·成都模拟)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BC段物质处于 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 18.

    小明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 m,他到像的距离是  m.若将一块木板放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请画图说明他能否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脚尖 .

     

  • 19. 给你一副老花镜,在不能用手触摸镜片的前提下,你如何辨别两镜片的度数是否相同.

    方法: .

  • 20.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 21.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 22.

    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 cm3 , 老醋的密度是  g/cm3= kg/m3

三、解答题
  • 23. 有一铜铸件,在铸造它时所用木模质量是12kg,木模的密度为0.6×103kg/m3 , 如果铜铸件质量为175kg,请根据这些数据判断铸件中有无气孔?(ρ=8.9×103kg/m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