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1.2人类活动与环境问...

更新时间:2021-03-11 浏览次数:10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巩固
  • 1.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赤潮(  )
      A . 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B . 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C . 由大气污染引发      D . 由土壤污染引发
    2. (2) 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
      A . 重金属盐 B . 氮、磷等营养物 C . 固体废物 D . 泄漏的石油
    3. (3) 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  )
      A . 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 . 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 . 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 . 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 2. 图甲为某地区地形图,图乙为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 . 凌汛 B . 水土流失 C . 森林面积减少 D . 泥石流频发
    2. (2) 造成这种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
      A . 该地区人口密度超过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 B . 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 C . 人口密度在北部最合理 D . 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
  • 3. 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据报道,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域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临时场地设施。小海坨山坐落于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遭采摘、盗挖,其种群数量逐年减少。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大花杓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这体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 森林资源匮乏         B . 草场退化 C . 水土流失               D . 生物多样性减少
    2. (2) 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大花杓兰生长环境遭到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退化 ④人类高强度的采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4.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材料二 图1为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

    材料三 PM10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图2为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 (1) 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月。
    2. (2) (多选)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 . 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 . 连续的降雨天气 D . 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 . 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 (3) 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析其原因。
    4. (4) 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二、素养提升
  • 5. 咸潮是指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水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的水体变色现象。下面图乙为图甲中Ⅰ、Ⅱ、Ⅲ三地1985年至2005年赤潮发生次数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河流中,河口最易有咸潮发生的是(  )
      A . 刚果河 B . 莱茵河 C . 密西西比河 D . 塞纳河
    2. (2) 下列有关Ⅱ地赤潮发生次数比Ⅰ、Ⅲ两地多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Ⅱ地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 ②Ⅰ、Ⅲ两地水深,Ⅱ地水浅 ③Ⅱ地沿海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有机物排放多 ④Ⅱ地海水温度高于Ⅰ、Ⅲ两地海水温度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 6. 黑炭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物。黑炭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降水等扩散,会对冰川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全球气候。下图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冰雪中黑炭含量(单位为10-9)。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虚线框内高含量黑炭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 . 油气资源开发         B . 交通运输发展 C . 牲畜粪便焚烧         D . 工厂废气排放
    2. (2) 青藏高原东南部空气中黑炭含量呈现夏低冬高的特点,原因主要是夏季(  )
      A . 太阳辐射强,促进了黑炭的分解 B . 西风势力强,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C . 气温高,利于大气层中黑炭自燃 D . 降水多,利于黑炭随雨水沉降到地面
    3. (3) 冰雪表层的黑炭会对冰川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因为其对太阳辐射(  )
      A . 吸收强,加速冰雪消融 B . 吸收弱,加速冰雪累积 C . 反射强,加速冰雪消融 D . 反射弱,加速冰雪累积
  • 7. 下图为某环境问题形成过程示意图,此环境问题对农业发展十分不利。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引起盐分向地表运动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
      A . 过度放牧               B . 大水漫灌 C . 大量施肥               D . 围湖造田
    2. (2) 该环境问题可导致当地(  )
      A . 生物多样性减少 B . 水土流失 C . 土壤肥力下降 D . 地下水位下降
  • 8. (拓展探究)雾霾天气会使大气混浊、大气能见度降低。近年来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1) 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增多造成的。简述我国中东部地区这种大气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
    2. (2) 简述雾霾天气的危害。
    3. (3) 简述减少雾霾天气应该采取的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