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历下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1-03-13 浏览次数:17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pài)     选(pìn)   对(jiào)    心贯注(qiǎn) B . 越(zhuó)    呜(yè)    恶(zèng)   鞠躬尽(cuì) C . (dì)      荒(bì)    愧(zuò)     妇皆知(rú) D . 午(shǎng)   污(huì)   问(jié)     然入睡(hān)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署名    草率    斑马线    诲人不倦 B . 繁锁    祈祷    戈壁滩    慷慨淋漓 C . 侮辱    契约    摄相机    大庭广众 D . 屏障    抱歉    大无畏    锋芒必露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疫情期间,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抗击疫情,呕心沥血 B . 班长已经将这件事的重要性说得很清楚了,但他仍旧不以为然 , 敷衍对待。 C . 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D . 在王老师的细心讲解下,他突然恍然大悟 , 彻底攻克了这道难题。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济南各学校为迎接检查、顺利开学,积极完善和建立疫情防控机制。 B . 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在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C . 通过参加社区志愿活动,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D . 网课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和自主学习意识。
  •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燕然勒功”讲的是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的事。 B .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 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D . 《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二、课内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 B . 但当涉猎                         涉猎:涉及 C . 往事耳                         往事:历史 D . 刮目相待                   更:另,另外
    2.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蒙辞军中多务           我酌油知之 B . 结友别                 温故知新 C . 始就学               悟前狼假寐 D . 大兄何见事晚乎         但微颔
    3.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出自《资治通鉴》,此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 .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 C . 孙权现身说法,既可以看出他善劝,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 D . 鲁肃对吕蒙的称赞,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三、课外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人有负盐负薪者

    人有负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肩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谓其群下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对者。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惠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罪。

    (选自《北史·列传》)

    【注释】①负:背、背着。②藉(jiè):垫、村。③拷:拷打。④成:都。

    1. (1) 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只画一处

      使 争 者 视 之 负 薪 者 乃 服 罪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有负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树阴下。

    3. (3) 结合原文内容 , 说说李惠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诗歌鉴赏
  • 8.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 (1) 诗歌中,诗人在竹林里“”“弹琴”“”,内心的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展现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2.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
五、句子默写
  • 9. 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语句
    1. (1)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 (2) 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3. (3)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 (4)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5. (5) 杨花榆英无才思,。(韩愈《晚春》)
    6. (6)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7. (7) 《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六、填空题
  • 10. 阅读《骆驼祥子》中的片段,回答问题。

    雪小了些,可是雪粒中又有了几片雪花。祥子似乎喜爱雪花,大大方方的在空中飞舞,不象雪粒那么使人别气。他回头问了声:“上哪儿,先生?”

    “还到左宅。有人跟你打听我,你说不认识!”

    “是啦!”祥子心中打开了鼓,可是不便细问。

    到了左家,先生叫祥子把车拉进去,赶紧关上门。先生还很镇定,可是神色不大好看。嘱咐完了祥子,他走进去。祥子刚把车拉进门洞来,放好,先生又出来了,同着左先生;祥子认识,并且知道左先生是宅上的好朋友。

    “祥子,”曹先生的嘴动得很快,“你坐汽车回去。告诉太太我在这儿呢。教她们也来,坐汽车来,另叫一辆,不必教你坐去的这辆等着。明白?好!告诉太太带着应用的东西,和书房里那几张画儿。听明白了?我这就给太太打电话,为是再告诉你一声,怕她一着急,把我的话忘了,你好提醒她一声。”

    选文中的“先生”是指,他给过祥子的帮助是

七、语言表达
  • 11. 请参照例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奋斗在抗疫一线的最美“白衣天使”,你们是一缕春风,给陷入困境的人带来温暖;你们是一盏明灯,给身处黑暗的人带来慰藉;你们是

八、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A)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B)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 (1) 下面这句话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请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2. (2) 请结合选文内容 , 谈谈你对“他要给我们表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理解。
    3. (3) 请联系上下文 , 谈谈选文(A)(B)两段有什么作用。
  •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曾散

    ①长江浩荡,暮霭沉沉。夜色一点一点漫了过来,笼罩在武汉上空。

    ②月亮仿佛也戴上了口罩,只露出小半张脸,注视着这里的街市。四处霓虹闪烁,却鲜有人语——入夜的武汉,本是一座人声鼎沸、红透天际的不夜城啊。

    ③郑能量长得高瘦,戴副眼镜。这个“90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斯文,但也显得老成持重,让人放心。我边采访他,边跟着他做志愿者。

    ④现在是晚上7点多了,爱心人士赞助的一百五十份盒,刚刚装上车,郑能量的电话铃声就响起了。“您好!请问是郑大哥吗?”是个怯怯的女孩声音。“是的。我是郑能量,请问您有什么需要?”这是他接电话的标准答复,有求必应,铿锵有力。“听说您那里有饭提供是吧?能否送一点给我?谢谢您!”“没问题,我的手机号就是微信号,你加我微信发送定位,马上给你送过来。”

    ⑤一口气开到约定地点,见面聊了才知道,打电话的小张是名大学生,放了寒假,告别父母来武汉陪外婆过年。小张告诉我,她外婆平时都是一个人独居,这次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正在住院治疗。

    ⑥“那你就是密切接触者,你的身体怎么样?”我一边从车上给她拿盒饭一边问。“我被隔离观察了十四天,没有症状就回家了,可回到外婆的房子里就犯了难,我在武汉没有熟人,家里吃的都耗尽了,我又不熟悉环境,不敢随便出门。刚刚在网上看到郑能量发布的信息,就马上打电话求助了。”小张很有礼貌,语气也很平静,但我听出了她的无奈。

    ⑦郑能量说:“一定保护好自己,以后有什么困难就给我打电话,我会帮你想办法的,我电话二十四小时在线。”小张连声道谢,我们看着她单薄的身影消失在楼道的转角。

    ⑧郑能量的手机还在不断响起。晚上8点多,还有很多人没吃饭,有些是跟郑能量一样的志愿者,一直忙着没空吃饭,有些像小张这样的,家里面没有存粮了。

    ⑨送完盒饭,又要赶往南京路上的武汉市中心医院,送一批爱心物资。还有下午刚接收的四千箱羊奶,河南商会爱心企业捐助的,近期都要送达各个医院和社区。郑能量要计划一下接下来的物资发放工作。

    ⑩电话骤然响起,果然有人求助。已经是半夜12点。郑能量发车启动、导航设置一气呵成。雨后的街道格外沉默,冷凄凄,湿漉漉,空荡荡。

    ⑪求助者说,她九十岁的奶奶低烧,他的父亲叫李在轩,带着奶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等检查完,天已经很晚了,两个老人在医院门口等了很久,始终打不到车回家。

    ⑫赶到医院,果然见到两位老人。见我们来了,李在轩立即声明,小伙子请放心,我们都没有感染新冠肺炎。“没事的,大爷,我来接你们回家!”郑能量搀扶着老太太上车。看着颤颤巍巍的老人,我的内心无法平静,在这个雨夜的武汉,我看见了人类面对病魔的顽强,也感受到驱散寒冷的温暖。李在轩千恩万谢的话语洒满了他回家的路。

    ⑬“大爷,没事的。”郑能量说得风轻云淡。

    ⑭平安抵达。李在轩扶着母亲下车,临走时将几百元钱卷成卷,丢在车座椅上。郑能量________________。“小伙子,好人一生平安!”老人频频拱手作揖。或许在他心里,再多感谢的话都显得无力,只能用这种传统的礼仪表达谢意。

    ⑮郑能量是一位逆行者,他和那几万援助湖北医疗队的白衣战士一样,从外省逆行而来,顶着风和雨,带着光和热。一个人的能量即使再大,在这场疫情面前都是那么微不足道,谁说“无衣”,大家“同袍”就能战胜困难。疫情下的武汉人民并不孤单,并不是在单打独斗,有那么多同胞与他们同在,互助互爱,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⑯夜色浓重。深夜两点,在这座英雄辈出的城市街头,我与郑能量道别,看着他的车渐行渐远。那尾灯一点一点变得模糊,最终融进整片暖黄的路灯中。

    (《人民日报》(2020年03月25日,有删改)

    (助读小贴士)

    ①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出自先秦《诗经·秦风》,意思是说,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战袍。

    ②郑能量:原名“郑郑”,湖南人。1月25日大年初一,他开着一辆刚买两年的小车,进入武汉做志愿者。

    1. (1) 通读全文,梳理文章情节,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郑能量的工作

      晚上七点多

      A

      送完盒饭

      送爱心物资,计划物资的发放

      半夜12点

      B

    2. (2)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

      没问题,我的手机号就是微信号,你加我微信发送定位,马上给你送过来。

      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⑩段中画线句子。

      雨后的街道格外沉默,冷凄凄,湿漉漉,空荡荡。

    3. (3) 请联系上下文 , 补充第⑭段横线上的内容。(至少使用两种人物描写方法,不少于40字)
    4. (4) 请结合文章内容 , 谈一谈你对第⑮段画线句子“一个人的能量即使再大,在这场疫情面前都是那么微不足道,谁说‘无衣’,大家‘同袍’就能战胜困难”的理解。
九、作文
  • 14. 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爱我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