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1*核舟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核舟记》同步训练

更新时间:2021-02-02 浏览次数:14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宫室、器皿、人物  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B . 盖大苏泛赤壁  此中人语 C . 明有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D . 听茶声然  细蚊足
  • 2. 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 . 舟尾横卧一楫 B .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C . 左手倚一衡木 D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E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3. 选出句中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 长约八分有(奇异) B . 势象形(顺着,就着) C . 首昂视(举,抬) D . 其船背稍(平)
  • 4. 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尝贻余核/舟一 B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 . 其人视/端容寂
  • 5. 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章zhuàn    露dàn    重lán      器mǐn B . 空lòu      嶙xüén    隐mò      突 C . 榭xuān     摇yè      丘hè      多rán D . lòu     篷ruò     征shào    映chèn
  • 6. 下列划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B .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 . 荡胸生云,决眦入归鸟。 D . 老翁逾墙 , 老妇出门看。
二、填空题
  • 7. 文学常识填空。
    1. (1) 《核舟记》选自清代编辑的短篇小说集《》。《核舟记》的作者是朝人,字子敬。
    2. (2)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为主而兼有成分。
  • 8. 虚词“之”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B.助词,无实在意义;C.结构助词,的。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分别填入横线内。

    ①能以径寸

    ②石青糁

    ③左臂挂念珠倚

    ④盖简桃核修狭者为

三、语言表达
  • 9. 央视特别节目《大国工匠》播出之后,引起热议。一中学打算举行“寻觅‘工匠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 (1)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结合画面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宣传语。(20字以内)

    2. (2) 胡双钱折射着这个伟大时代的“工匠精神”。大家在网上纷纷发帖点赞胡双钱的事迹,请你发一条帖子表达看法,要求用一种修辞手法。

      作为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级钳工技师,胡双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整整35年。35个春夏岁月里,他加工过数十万的飞机零件,但从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

四、文言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四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③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④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 (1) 《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作者______ ,_____(朝代)嘉善人。雕刻品的主题是 ____________。

    2. (2) 解释下列划线字
      宫室                            ②珠可历历数也                            ③右臂支船                                     ④两膝相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4. (4) 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者技艺的奇巧,无微不至呢?(试举一例)

    5. (5) 画横线句子描述苏轼,鲁直和佛印的神态,说说雕刻者要渲染他们此时此刻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说明。

  • 11. 拓展阅读

    记桃核念珠

    高士奇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而课经①者,荷杖②者,入定③于龛中者,荫树趺坐④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⑤曲拳、和南⑥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⑦、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⑧猿猱错杂其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⑨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絺褐⑩而神情风致各萧散B11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选自张潮《虞初新志》)

    【注释】①课经:读经。②荷杖:背着杖。③入定:即入于禅定。④趺坐:盘膝交叠双腿,用足背(趺)放在股腿上。⑤袒跣:袒胸赤足。⑥和南:佛教语。佛门称稽首、敬礼为和南。⑦奁:盒子。⑧狻猊:传说中的一种猛兽。⑨梵相:罗汉的样子。⑩絺褐:麻布短衣。B11萧散:形容举止、神情、风格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荫树趺坐而法者   说:

      ②经卷毕  具:

      ③不甚了了  了了:

      ④可谓艺之矣  至:

    2. (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

      ②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

    4. (4) 为了表现雕刻者技艺高超,本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