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1-02-23 浏览次数:179 类型:期末考试
一、综合性学习
  • 1. 学校开展“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1) 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悠悠六百年,巍巍紫城。青砖黄瓦,见证着历史的  ①  桑(甲)雕梁画栋,凝结着文化的精粹。为庆祝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2020年9月1日,故宫博物院推出了“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故宫博物院藏有苏轼的传世书法佳作,还有部分重要的苏轼师友作品,以及大量受到苏轼影响和能够反  ②  其艺术思想的相关艺术珍品。藏品的时代跨度从北宋至近现代,类别涵盖书画、碑、器物、古籍善本等(乙)整体数量、质量和丰富性都具有一定优势。此次故宫博物院举办以文物为载体,以展现苏轼艺术造诣与其人格风范的展览,尚属首次。

      ①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禁(jīn)   帖(tiè)          B.禁(jìn)   帖(tiè)

      C.禁(jīn)   帖(tiě)          D.禁(jìn)   帖(tiě)

      ②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苍   ②应          B.①苍   ②映

      C.①沧   ②应          D.①沧   ②映

      ③在(甲)(乙)两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分号   (乙)顿号           B.(甲)逗号   (乙)顿号

      C.(甲)逗号   (乙)逗号           D.(甲)分号   (乙)逗号

    2. (2) 学校文学社开展了“苏轼诗词研究”活动。有同学在查找资料时发现,元末明初(作者)所著《水浒传》中写道:“玉兰执着象板,向前各道个万福,顿开喉咙,唱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其中的《水调歌》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3. (3) 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小题。

      ①下面是某同学收集的两幅苏东坡的书法作品图片。对这两幅书法作品的欣赏,恰当的一项是:()

      《寒食帖》(局部)           《醉翁亭记》(局部)

      A.《寒食帖》的字体属于草书,笔断意连,自由飘逸。

      B.《寒食帖》的字体属于行书,疏密得体,行云流水。

      C.《醉翁亭记》的字体属于楷书,笔画连绵,稳重遒劲。

      D.《醉翁亭记》的字体属于隶书,形体方正,端庄严谨。

      ②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一段文字资料。其中的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你结合语境,帮助修改。

      苏轼对我国民族文化性格的塑造形成和走向成熟,贡献巨大。苏轼超然旷达的智慧、坚忍不拔的精神为后来的文人学士所倾慕,而他平易近人、随和宽容的为人原则和处世方法也能为平民大众所接受。他既不像世外高人陶渊明,也不像高高在上、道貌岸然的道学家,而是一个可亲可敬的有思想、有感情的普通人。文人学士能从他身上学到为人原则和处世方法,平民大众也能从他身上汲取到人生智慧和精神力量。

      ③一位同学搜集眉山三苏祠的对联图片并整理成文字,其中一幅图片有些模糊,他不能确定横线处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宦迹渺难寻,只恃得   ①   , 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它千磨百炼,  ③  , 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

      A.①三杰一门       ②江河       ③扬不清       ④名山

      B.①千古英名       ②江河       ③扬不浑       ④名岳

      C.①三杰一门       ②江涛       ③扬不浑       ④名山

      D.①千古英名       ②江涛       ③扬不清       ④名岳

      ④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东坡的朋友圈太强大了!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黄庭坚、秦观等都与他有着交往。他们和苏轼都是宋代文化星空中耀眼的明星。

      B.苏东坡留下了众多传诵千古的优秀诗篇。后世许多画家正是以此为素材,又创作了不少传世佳作。这种诗配画的再创作让诗与画相得益彰。

      C.苏东坡博采众家,不拘泥于一派,形成了自己富丽堂皇的书法风格。他也因此成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D.苏东坡一生屡遭贬谪,的确令人惋惜。然而,不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坎坷历练,才成就了他不朽的传奇吗?

二、句子默写
  • 2. 默写。
    1. (1) 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其一)》)
    2. (2) ,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3) 《醉翁亭记》中与“言在此而意在彼”意思相近的语句是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三、诗歌鉴赏
  • 3. 阅读《水调歌头》,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1) 这首词中,词人在上阕问天“”,流露出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在下阕问月“何事长向别时圆”,表现出对月的情感,又将人与月作比照,最终悟出人生的哲理,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
    2. (2)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借月寄情,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在以上诗句中,分别借“月”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四、课内阅读
  • 4.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甲)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乙)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丙)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潇湘      而悲      登峰造 B . 国怀乡      扬长而      人楼空 C . 春和      良宵美      触伤情 D . 物喜      不为然      身报国
    2. (2) 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理解:这句话写出了“迁客骚人”在秋高气爽时观赏洞庭胜景产生的乐观情怀。 B .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翻译:这样(他们)升迁做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理解:这两句话写出了那些“以物喜”“以己悲”的“迁客骚人”的心态变化。 C .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理解:这句话包含着作者对滕子京的期许,希望他同自己一道以“古仁人”为榜样。
    3. (3) 阅读下面材料,简要说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来济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

      显庆初,(来济)兼太子宾客。帝尝从容问驭下所宜,济曰:“昔齐桓公出游,见老人,命之食,老人曰:‘请遗天下食。’遗之衣,老人曰:‘请遗天下衣。’桓公曰:‘吾府库有限,安得而给?’老人曰:‘春不夺农时,即有食;夏不夺蚕工,即有衣。’由是言之,省徭役,驭下之宜也。”于时山东有役丁之忧,故济对及之。后坐褚遂良事,贬台州刺史。久之,徙庭州。龙朔二年,突厥入寇,济总兵拒之,谓其众曰:“吾尝絓刑罔 , 蒙赦死,今当以身塞责。”遂不介胄而驰贼,没焉,年五十三。赠楚州刺史,给灵轜还乡。

      (取材于《新唐书·来济传》,有删改)

      【注释】①太子宾客:太子东宫属官。②遗(wèi):给予,赠送。③絓刑罔:这里指触犯刑律。④以身塞责:以身赎罪,这里指以身报国。⑤轜(ér):古代载运灵柩的车。

五、语言表达
  • 5. 松柏,历经风雪洗礼更显坚劲;蒲公英,借助风力把希望播撒在远方;二月兰,能在春寒中绽放美丽……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用一种植物来比喻他(她),并结合这个人物的主要经历,说说这样比喻的理由。(100字左右)
六、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深潜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奋斗者”号使用的是最新型、高强度、高韧性钛合金。这种钛合金由我国自主研发,理论屈服应力达到或者超过了820兆帕,足以应对深海的巨大水压。同时,科研人员大胆创新,   ①   了原有的焊接结构设计,改变了此前使用的瓜瓣焊接方法。“奋斗者”号采用了半球焊接方法,工艺更难,但焊缝数减少了,可靠性显著提高了。此外,研发团队历经5年艰苦攻关,在耐压结构设计及安全性评估、浮力材料研制与加工、声学通信定位、智能控制技术、锂离子电池、海水泵等方面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

    (材料二)

    世界各主要卫星导航系统特色服务提供情况

    服务类型

    中国北斗

    美国GPS

    俄罗斯GLONASS

    欧盟Galileo

    日本QZSS

    印度NavIC

    基本导航服务

    星基增强服务

    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

    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

    国际搜救服务

    精密单点定位服务

    注:○:提供  ╳:不提供

    (数据来源:卫星导航国际期刊)

    作为一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 其应用也因此越来越广泛。北斗卫星的应用已经扩展到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综合交通运输领域;北斗卫星可提供渔船出海导航、渔政监管、渔船出入港管理、海洋灾害预警、渔民短报文通信等多种应用;湖北省武汉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快速增长,短时间内产生了大量医疗废物,若不及时安全处置,则极易引发一系列次生问题,北斗的医疗废物监管平台应运而生,在疫情期间有效助力了医疗废物的实时监管;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利用北斗巡护终端,巡护员可以向指挥中心发送信息、写巡山日记、查询与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而指挥中心也能准确获悉巡护员所在位置和行走轨迹。

    (材料三)

    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雅万高铁,全称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项目,是中国首个海外高铁项目,也是东南亚第一条最高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铁。线路全长142.3公里,途经9个市县,全线共设4座车站。建成通车后,雅加达至万隆的铁路运行时间将从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有助于便利民众出行,有利于带动   ②  

    此前,中国企业就参与了海外高铁投资项目——泰国东部经济走廊连接三机场高铁项目。这一项目总里程220公里,最高时速250公里,计划于2024年开通。高铁建成后将带动沿线各车站区域内城市化发展,为泰国当地带来高新技术,助力“泰国4.0”经济发展计划,成为提升泰国经济水平的金钥匙,并促进东盟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就是造福世界,就是共建、共享更美好的未来。

    1. (1) 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和材料三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①推翻        ②区域经济和沿线产业发展 B . ①推翻        ②沿线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C . ①推进        ②区域经济和沿线产业发展 D . ①推进        ②沿线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2. (2) 根据材料二中的表格信息,在材料二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3. (3) 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依次看出,我国高科技项目发展的阶段有:。(每空不超过6个字)
  • 7. 阅读《书院与乡愁》,完成下面小题。

    书院与乡愁

    ①这是我见到的藏书最丰的个人书院,位于川西德阳市旌阳区,名叫高槐书院,高槐是书院所在村子的名字。村子是有着高大的槐树吗?槐树是有的,却不高大,在村子之外和房前屋后,谦卑地站立于深秋的微雨里。因此显眼的不是槐树,而是高槐木刻、染云山房、民谣小院,还有高槐书院。木刻与染房,都是非遗项目,做民谣的是几个从丽江过来的年轻人,自创自唱。在村庄入口处,下一段小小的斜坡,就到了书院的院坝,站在院坝里,就见屋内书架林立。进门,抬眼就看到伦茨的《德语课》,那是我喜欢的小说,也是我一直没读完的小说;不急着读完,正因为喜欢。在陌生的环境里,遇见自己喜爱之物,喜爱就化为喜悦了。然后是我们熟知的世界名著、中国古典和现当代名著,在层间很高的两层木楼,包括楼梯两侧,满满当当排列着,足有二十多万册。

    ②一个壮实的年轻人守在那里,说自己刚大学毕业,回来是帮助父亲的。这个书院,这些书,都是他父亲的。德阳我不可谓不熟悉,跟这里的作家和学者多有来往,但从没听说谁有这么多藏书,于是问他父亲的名字。“他叫舒銮兵。”年轻人说。想了想,竟不认识。“他是个厨师。”年轻人又说。

    ③这让我暗暗吃了一惊,同时平添了几分敬意。厨师爱书,当然并不稀奇,难得的是拥有如此巨大数量的图书,且品质高雅,种类繁多,除文学、历史、哲学,还有音乐、医学、农科……二楼的一间屋子里,放了八千多册创刊号。据悉,全国私人收藏的创刊号,唯上海一藏书家比舒銮兵丰富,那人有上万册。名著可不断翻印,创刊号却是唯一的,是一个时代文化风尚的见证。我小心翼翼翻开一本,打头是茅盾先生的文章,发黄的纸页,留下时间走过的足迹,也留下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茅盾的那篇文章,无非是简述办刊的缘起,文字平顺,却字字句句给我仓廪殷实的感觉,这是旧书赋予的感觉。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只读电子书了,但是电子书不会给予我那样的感觉。于是我想,物质和精神,就像身体和灵魂,是不能轻易分开的。许多时候,物质本身就构成精神,如同身体记载着灵魂,否则就不会说“面孔是灵魂的镜子”了。

    ④正跟年轻人说着话,年轻人轻喊一声:“我爸来了。”

    ⑤门口站着个比年轻人矮了不少的阴影——因门口太亮,使那人反而成了阴影。走过去招呼,才把他看清。平头,圆脸,五十岁左右年纪,夹克衫小了一号,又扣得太严实,使他的上半身圆滚滚的。

    ⑥本以为,舒銮兵只是爱藏书,结果他爱藏书是因为爱读书。“从十多岁起,我就喜欢上读书,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书是很奇怪的,不看的时候好像啥都懂,看得越多,越觉得不懂,就只能看得更多,也买得更多。”但他只读过一年高中,为什么没能读下去,未作深谈;似乎是没时间谈自己,他想谈的,是古今中外的大师和他们的作品。他显然熟知那些作品,包括首发在什么刊物,若是外国作品,又是在哪个年份、通过什么渠道译介到了中国来。

    ⑦我问他买书花了多少钱,他说:“不知道,没算过。别人挣了钱是买房子,我挣了钱是买书。”口气淡然,却也难掩超越自足的骄傲。为买到它们,他跑遍了大江南北。有段时间不少图书馆倒闭,贩子称斤论两买来,倒手卖给他,平均十块钱一本,这样的书他买了五万多本。还有些藏书家去世了,儿孙辈不爱书了,就卖,他从中也收了不少。

    ⑧好在他自己的儿子爱惜书,也爱读书。儿子大学读的是心理学专业,对犯罪心理学特别感兴趣,恰好在他的藏书当中,从最早《译林》介绍过来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到而今东野圭吾等人的小说,很齐全,加起来有二千余册,够他读。“现在爱看手机了,”舒銮兵转脸批评儿子,“那种碎片化阅读,不行,你好像看了很多,结果互相掩盖,到头来啥都没记住,记住了多数也不值得。”儿子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笑。“手机上是你需要啥就给你推送啥,”舒銮兵接着说,“可是人不能将就自己的需要,读书就是不将就,读一本让你长一本的见识。” 他似乎也不赞同学以致用的说法,他读过的书,对他做厨师大多帮不上忙,但让他活在一个很大的世界里,精神的世界里。

    ⑨他又说,过去某些受人敬重的乡绅,到夜间就吩咐仆人去给穷人家孩子的灯盏里添油,鼓励他们用功,“加油”这个词,就是这样来的。而今灯有了,书也有了,更应该好好读书了。

    ⑩他还说,他书的总量,不是二十多万册,很多分散在朋友那里,归在一起,达五十多万册。书院在有正式身份之前,就是开放的,不管谁来,都可以随便看,既可坐在屋里看,也可坐到院坝里去看。看书一律免费,当然你愿意要上一杯十来块钱的清茶也成。若是孩子过来看书,不仅不收钱,还发苹果给他们。不远处他开了个鱼庄,亲自做厨,用鱼庄来养书院。“书是让人分享的,”他说,“分享才有意思,也才有价值。”

    ⑪现在,书院有了正式的身份了。外墙右上角还钉了块牌子,上面写着“旌阳区图书馆高槐书院分馆”。来读书的人更多了,特别是周末,德阳市区的也过来。有的书,他不止一册,有多册,因为他想搞个读书会,志趣相投的一起读,读了共同讨论。他说:“如果你读《红楼梦》,我读《白鹿原》,就对不上号,不好讨论,收获也不会很大。”我对他由衷地敬佩起来。

    书院是启蒙地,也是一种乡愁,最馨香的乡愁。舒銮兵是这样看的。他希望,家乡的孩子们考上大学了,去外地读书和工作了,甚至漂洋过海了,能忆起自己的老家有个书院,那是读书的种子,有种子就会发芽,就会开花结果。

    (取材于罗伟章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1. (1) 文章先写了书院的地理位置、藏书情况和主人身份、外貌,然后依次写了书院主人、谈论读书意义、四个方面的内容,最后写了书院主人的期望。(每空不超过6个字)
    2. (2) 结合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简要分析第⑤段中人物描写的作用。
    3. (3) 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对第⑫段中画线语句的理解。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提升体育考试的成绩占比”“体育课留作业”……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体育和教育真正融合作出顶层设计,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②长期以来,在大中小学校,体育都面临着尴尬局面:体育在升学考试中成绩占比较少,学生和家长都不重视。《意见》的发布将有效地改变这样的局面,也必将促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对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③体育能为教育对象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主张“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即想要提升人们的精神素养,先要通过体育运动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清华大学就始终把体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成为每一个清华人的共同追求。从“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到“无体育,不清华”,体育为清华学子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身体基础。

    ④体育将成就更好更全面的教育。一直以来,有些学校对体育的认识不足,有的甚至认为体育就是课外活动,等同于玩耍。事实上,体育作为一门科学,不仅能强健体魄,还能启发人生哲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等。如长跑启发我们合理分配资源,足球运动教育我们团结协作,体育比赛教会我们从容面对输赢……所以,唯有体育和教育有机融合,才能让体育的作用更加彰显,从而成就更好更全面的教育。

    ⑤体育能成为伴随人们一生的快乐。体育既能教会我们一些运动技能,培养我们的体育爱好,还能为我们带来身心愉悦。学生时代,体育给予了我们自我调节、释放压力的机会,有益于我们学业的顺利完成。更重要的是,学生时代培养的体育爱好,不仅会对我们成年后的工作、生活产生积极影响,还能为我们的老年生活带来无尽的快乐。

    ⑥《意见》的本意绝不是要单纯提升体育分数占比,任何项目若单纯以分数考核倒逼,都会因考核的消失而被放弃。因此,              , 才能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体育强健体魄,让体育成就教育,让体育伴随一生。

    (取材于人民网,有删改)

    1. (1) 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⑥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 (2)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②段以《意见》印发后得到好评引出中心论点: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对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B . 第③段引用毛泽东的论述和举出清华大学的例子,意在证明“体育能为教育对象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的观点。 C . 第④段首先提出观点,接着指出有些学校对体育认识的不足,然后论述体育的作用,最后强调体教融合的意义。
    3. (3) 请结合上面的文字,判断下面这则材料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一段,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

      钟南山院士在学生时代便喜爱体育运动,足球、篮球、跑步都是他的兴趣所在。几十年来,他从未停止过运动和健身,即使出差也会带上拉力器,家里也特意布置了小型的健身室。坚持体育运动,使他经常保持着愉悦的心情,让84岁的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很多。

七、作文
  • 9. 常态,即正常的状态。当疫情防控成为常态,我不再恐惧,而是对守护健康有了更多的担当;当不懈奋斗成为常态,我不再踌躇,而是对实现理想有了更大的自信;当相亲相爱成为常态,我不再孤独,而是对美好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请以“常态”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 10. 未来,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北京城将成为举世瞩目的智慧城市:社区将更加宜居,交通将更加便捷,沟通将更加高效……请你发挥想象,以“2050年,我在智慧北京城的一天”为题,写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