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总校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1-03-03 浏览次数:16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 31. 看图说话:请仔细观察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 (1) 图1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在外交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 (2) 图2所示的这条古代著名的东西方交通要道叫“”这条路线的起点是,终点是
    3. (3) 现在的新疆是图二商路上的重要地区之一,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西汉政府实施了什么措施?
  • 32.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举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沉淀的巨大创造力,不仅表现在她独特的文化上,也体现在她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上

    材料三

    1. (1) 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
    2. (2) 东汉时期,哪位人物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是谁?
    3. (3) 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请据材料三图写出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并据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 33. 制定恰当的政策有利于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君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材料四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楼

    步六孤

    贺赖

    1. (1) 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说说其作用。
    2. (2) 材料二中的“秦王”指谁?秦王后来采取的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 (4) 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的什么措施?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三、简答题
  • 34. 材料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三国鼎立形势图。

    请结合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回答:

    1. (1) 材料一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材料三中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
    2. (2) 请根据材料二《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

      A.;B.;C.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