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

更新时间:2017-11-16 浏览次数:794 类型:开学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最大时期是在(    )
    A . 努尔哈赤 B . 皇太极 C . 康熙 D . 雍正
  • 2. 明初撤销中书省及承相官制,皇帝秘书班子内阁的地位上升,主要反映了(    )
    A . 中央政府提高工作效率 B . 文臣的地位开始提高 C . 君主专制统治大大加强 D . 科举制度不断发展
  • 3. 皇太极、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    )

    ①内阁

    ②议政王大臣会议

    ③南书房

    ④军机处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 4. 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B . 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 C . 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D . 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帝
  • 5.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有(    )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③分散了地方权力

    ④扩大了各藩王的权力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④
  • 6. 汉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而到明清时大臣奏事必须跪着。上述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    )
    A . 礼仪制度不断完善 B . 地方权力不断加强 C . 官僚制度不断完善 D .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 7. 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分散地方管理权力、防止割据

    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 8. 汉武帝推行“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有(    )

    ①分国建邦

    ②中朝制

    ③刺史制

    ④推恩令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与西周的分封制(    )
    A . 都是中央集权制 B . 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 . 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D . 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 10. 下列关于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职权有分工、有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②三省的运行机制是:中书---门下---尚书

    ③三省长官的品级较高,都是宰相

    ④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1. 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措施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
    A . 三公九卿制 B . 郡县制 C . 监察制度 D . 统一货币
  • 12. 隋与秦的统治的相似之处有(    )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

    ②都创立了新的统治制度

    ③兴建了重大的、影响深远的工程

    ④实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3.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诏“使黔首自实田”,强调“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鼓励“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这些法令(    )
    A . 刺激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B . 奠定了秦朝统一的法律基础 C . 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 D . 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
  • 14. 下列关于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造成秦朝的暴政,是历史的倒退 B . 维护封建社会正常统治秩序的需要 C . 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 D . 皇帝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人事任免
  • 15. 秦朝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这种“有利”主要是指(    )
    A . 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B . 减轻了人民负担 C . 创造了安定社会环境 D . 推广了农业生产经验
  • 16. 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②它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③其核心内容是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

    ④它与分封制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
  • 17. 孔子编订《诗经》时为何没有赵国的诗歌(    )
    A . 赵国偏远,孔子不曾到达 B . 赵国与鲁国当时是敌对的两个国家 C . 孔子游说赵国时,赵王对孔子无礼 D . 当时诸侯国中没有赵国
  • 18. 《吕氏春秋》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种现象(    )

    ①符合宗法制的基本精神

    ②容易导致社会的混乱

    ③有利于维护宗族内部的团结

    ④激化了不同阶级间的矛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9. 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 民主推选 B . 兄终弟及 C . 嫡长子继承 D . 父死子继
  • 20.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

    A . 社会历史的倒退 B . 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 . 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 .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b >非选择题</b>
  • 2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而作为西周王朝的统治者周厉王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断地盘剥人民,当然最终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被人民所唾弃。阅读下列材料:

    (西周)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谏厉王曰:“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荣公若用,周必败也。”厉王不听。……

    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厉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通障,阻挡)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叛),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召公、周公相行政,号曰共和。

    请完成:

    1. (1) 周厉王在用人、施政上有什么特点
    2. (2) 大夫芮良夫和召公分别提出哪些劝谏这些劝谏为什么不起作用
    3. (3) 周厉王拒绝劝谏最后导致怎样的结果
  • 22.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
    3. (3) 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