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1-02-24 浏览次数:2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 .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C . 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 .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 2.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轻拨与重拨,他研究的是(  )

    A .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 . 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C . 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D . 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 3.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

    A .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B . 关闭房间的门窗 C .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 .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 4. 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叙说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在水中比空气中传的快、传的远 B . 次声波就是没有传声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 C . 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 D . 超声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
  • 5. (2019八上·长白期中)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 . 人体的正常体温 B . 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C .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D .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6. (2018八上·北京期中)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时,如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如图所示符号分别代表霜冻、冰雹、小雪、雾四种天气,其中通过液化形成是(  )
    A . 霜冻 B . 冰雹 C . 小雪 D .
  • 8. (2019八上·南京期中) 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A . 红、黄、蓝 B . 红、绿、蓝 C . 红、黄、紫 D . 黄、绿、紫
  • 9. (2020·荆门)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经常使用一种叫“测温枪”的测温仪器,只要把“枪口”对准人的额头或手腕,“枪尾”的显示屏就能用数字直接报告人体的温度,测温枪测温利用的是(  )
    A . 红外线 B . 紫外线 C . 红光 D . 紫光
  • 10. 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A . 日食和月食 B . 彩虹 C . 小孔成像 D . 影子
  • 11. 在激烈的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受到轻伤时,常用蒸发快的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做麻醉剂,把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运动员就可继续参加比赛,这是由于复方氯乙烷喷雾剂( )
    A . 升华吸热 B . 凝华放热 C . 液化放热 D . 汽化吸热
  • 12. 根据下表列出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水银

    纯铁

    熔点(℃)

    ﹣38.8

    1064

    1083

    1515

    1535

    3410

    沸点(℃)

    357

    250

    2360

    2670

    2750

    5900

    A . 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B . 在﹣40℃时,水银温度计已不能使用 C . 灯泡的灯丝通常是用钨制成的,因为钨的沸点高 D . 表中几种金属的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二、填空题
  • 13. 如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实验中,巧妙的利用纸屑将扬声器的微小变化进行放大,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易于观察,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中传播。

  • 14.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声音的产生,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具有,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 15. 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二种是在中减弱噪声;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
  • 16.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光,B为光。平时我们使用的防晒伞,是为了防止对人体的伤害。(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月亮、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屏幕,不属于光源的是

  • 17.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性质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图中温度计测得温度是℃。

  • 18. 举世瞩目的08奥运会开幕式于8月8日晚在“鸟巢”举行。
    1. (1) 刘欢和莎拉 布莱曼演唱的奥运主题歌《我和你》风靡全球,尤其是莎拉 布莱曼的歌喉被誉为“天籁之音”,表明她声音的好。
    2. (2) 主火炬中的燃料用的是液化天然气,它是常温下用的方法贮存在钢瓶中的。
    3. (3) 这天晚上天气炎热,许多观众自带纸扇扇风驱热,这是用的方法,加快蒸发吸热.观众里有时尚人士穿着一种特殊的衣服,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物质,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开始熔化吸热,使人凉快,其实这种衣服冷天穿着也很适宜,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开始(填物态变化)并放出热量,使人感到温暖。
  • 19. 如图所示的装置,烧瓶中盛有水,烧杯C中装有少量水,B为温度计,玻璃管由烧瓶通入烧杯的水中,对烧瓶加热并使其中的水沸腾,隔一段时间会看到:烧杯C中的水面逐渐升高,温度计B的示数。这是由于烧瓶中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通过玻璃管送入烧杯C的水中,发生现象,使烧杯C中的水量增加,同时热量造成的。

  • 20. 已知液态二氧化碳、液态氧气、液态氢气,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78.5℃、-183℃,-253℃。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采用降温的办法,从中提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那么首先被分离出来的是;小明在探究水沸腾实验过程中,将盛水的试管放入正在沸腾的烧杯中,如图所示,试管中水(选填“能”、“不能”)沸腾,原因: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3.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加热,这种加热方法叫做水浴法,目的是
    2. (2) 根据实验数据所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图象可知熔化过程持续了分钟,这段时间内混合物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3. (3) 该物质的熔点是℃,当温度计示数变为50℃时候,该物质处于态。
  • 24. 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规律特点”的实验装置,将初温为90℃热水倒入烧杯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下表是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10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98

    1. (1) 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线绘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

    2. (2) 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3. (3) 实验时,当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4. (4) 完成实验后又有同学思考:水的多少会不会影响沸点?接下来继续进行探究,往烧杯加入更多的初温为90℃热水进行实验,(还是原来的酒精灯)请在图上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
  • 25. 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又如何形成的呢?对此小明决定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填“合理”或“不合理” )。
    2. (2) 为验证猜想b,小明让带孔卡片离地面白纸较近,如图甲所示,发现白纸上的光斑都是圆形,说明小孔成像时的形状与小孔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 )。

    3. (3) 为验证猜想c,如图乙,让带孔的甲纸板离地面白纸的距离不变。让乙纸板向左运动,使孔径越来越小,你觉得选图实验最科学。

    4. (4) 研究表明:树荫下的圆形的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选填“实”或“虚”),这些圆形光斑的大小不同是由于不同造成的。
五、简答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