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学业水...

更新时间:2021-03-17 浏览次数:1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某些场所出现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图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禁止穿脱拍打化纤服装 B . 图片_x0020_100002 禁止烟火 C . 图片_x0020_100003 禁止使用移动通讯设备 D . 图片_x0020_100004 禁止敲打铁石器
  • 2. 如图所示,下列工具中的部分结构,所选用材料主要是利用其绝缘性能较好的是(   )
    A . 羊角锤的木质手柄 B . 剪线钳手柄处的橡胶外套 C . 自行车的橡胶把套 D . 订书器压柄上的塑料手垫
  • 3. 将如图所示的四种装置连接成一个简单电路,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是(   )
    A . 干电池 B . 带鳄鱼夹的导线(若干) C . 单刀单掷开关 D . 小电扇
  • 4. 如图所示,接在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13 B . 图片_x0020_100014 C . 图片_x0020_100015 D . 图片_x0020_100016
  • 5. 图中所示四幅图中,三盏灯泡属于并联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6. “通草球”是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秋天取茎,放置干燥处晾干,将其茎髓制成小球。这种小球密度很小,且绝缘,过去常用来做静电实验。现在这种东西较少见,一般中药店里有售。在图中,两个通草球甲和乙悬挂在支架上,彼此吸引。关于该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小球一定带了电 B . 乙小球一定带了电 C . 两个小球中有一个可能不带电 D . 甲、乙小球可能带有同种电荷
  • 7. 如图所示,将小灯泡L1与L2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用电压表测出A、B点之间的电压为UAB=2V,B、C点之间电压为UBC=2V,A、C之间的电压记为UAC;再用电流表测出A、B、C三点处的电流分别为IA、IB、I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IA < IB < IC B . IA > IB > IC C . UBC =UAB  =UAC D . 小灯泡L1与L2的阻值相同
  • 8. 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发现两灯均不亮,电压表指针偏转,电流表示数为零。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 . 灯L1的灯丝断了 B . 灯L2的灯丝断了 C . 灯L1的接线短路 D . 灯L2的接线短路
  • 9.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和灯丝的电阻均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 .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 . 灯L变亮 D . 电路总电阻变小
  • 10.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电路中,电源电压U相等,每个电路的总电阻相等,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25

    A . R1 > R2 B . R3 > R4 C . R5 > R2 D . R4 > R1
  • 11.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5V,且不变。闭合开关,通过L1的电流是0.2A,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是0.7A,通过电流表A2的电流是0.5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过L2的电流是0.4A B . 通过L3的电流是0.3A C . 电流表A的示数是1.2A D . 电路总电阻为5Ω
  • 12. 在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R1阻值的实验中,某同学误接成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右端移动到左端的过程中,根据电压表、电流表的数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U-I图像,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关于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的最小值是0.3A B . 电源电压是10V C . 电阻R1的阻值是5Ω D . R2的最大阻值是40Ω
  • 13. 小明感觉最近眼睛很疲劳,视力也有所下降了,经过了解,是他写作业时台灯太亮,损害了视力。某科技活动小组成员了解到该情况,设想用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光敏电阻,制作一个简易光强(光照强度)报警器。实验室老师给他们两只没有任何标识的电阻R1和R2 , 告诉他们其中一只是光敏电阻,另一只为定值电阻(阻值不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还给他们提供了光敏电阻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电阻值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小组成员想利用光敏电阻制成光强报警器,首先要区分哪个是光敏电阻,他们设计了两个电路,如图乙、丙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乙图中,只需加强对任意一个电阻的光照,观察电流表示数变化,就能找出光敏电阻 C . 丙图中,只需加强对任意一个电阻的光照,观察电流表示数变化,就能找出光敏电阻 D . 若将报警器(可视为电阻,当它两端的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就会鸣叫报警)、光敏电阻和稳压电源连接成一个报警电路,则该电路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
二、多选题
  • 14. 由 ,变形得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 . 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C . 导体的电阻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D .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导体的电阻越大,则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 15. 如图所示,小华用红黑两条导线将小灯泡接在干电池两端,小灯泡发光。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987617705

    A . 导线中一定有大量的电荷在定向移动 B . 导线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有可能是正电荷,也有可能是负电荷 C . 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正极出发,流回电源负极 D . 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负极出发,流回电源正极
  • 1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关于该电路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会向0刻线左侧偏转 B . 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指针会向0刻线左侧偏转 C . 电压表测量的是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 D . 将导线①的左端由定值电阻的右接线柱A改接到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B,电压表测量对象不变
三、填空题
四、作图题
五、实验题
  • 21. 小慧在探究“在串联电路中,R1两端的电压U1与R2电压U2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相应的实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U1随U2变化的关系式为:

    U2/V

    1

    2

    3

    4

    5

    6

    U1 /V

    7

    6

    5

    4

    3

    2

  • 22. 实验桌上有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器材,各电阻丝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或2S。小刚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阻丝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乙连接实验电路,电流表调零;

    ②将接头M、N分别接在电阻丝A和C的两端,闭合开关,记录电流和电阻丝横截面积。

    请回答:

    1. (1) 小刚是通过观察,可以比较出合金线电阻的大小。
    2. (2) 在小刚的实验探究中,存在的问题是:
  • 23. 下图是小乔和小丽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 (1)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他们所选定值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和20Ω,连接好电路,并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记下电流表示数,断开开关S;

      ②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向(选填“左”或“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断开开关S;

      ③用20Ω的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大于3V,实验无法进行下去。请写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④解决问题后,他们完成了实验。

    2. (2) 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R/Ω

      5

      10

      15

      I /A

      0.6

      0.3

      0.2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4. 小叶同学带领科技兴趣小组准备研究“小灯泡发光亮暗程度对电阻的影响”。他们选择了输出电压恒定为6V的电源,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图片_x0020_100041

    1. (1) 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选填“A”或“B”)端,此操作的目的是:
    2. (2) 小叶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图乙)为V,他觉得此时小灯泡不够亮,应将此时位置的滑片P向端移动(选填“A”或“B”),当电压表示数达到3.5V时,小叶觉得已经足够亮了,继续增大可能会烧毁小灯泡,于是停止了实验操作。
    3. (3) 在此过程中,同组成员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他们发现:随着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升高,亮度增加,电阻(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5. 实验课上,某小组把阻值相等的小灯泡L1和定值电阻R串联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且已知。闭合开关后,L1发光。实验中,一同学不小心把L1掉落在地上,捡起来后发现玻璃泡有破裂。再次安装在电路中,结果L1不亮了。这是为什么呢?他们提出猜想:猜想一:可能L1处发生断路; 猜想二:可能L1处发生短路。

    图片_x0020_100042  

    1. (1) 为了检验猜想,他们找了两只电压表,分别并联在L1和R两端,如图乙所示。假设猜想二成立,则两只电压表示数有何特点?
    2. (2) 实验发现两次电压表均有明显读数,但L1两端电压比R两端电压要小得多。你认为这一摔,使小灯泡L1的电阻发生的变化是,你判断的理由是:
六、简答题
  • 26. 阅读《温度传感器》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传感器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指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下面我们以双热金属片、热电阻和热敏电阻为例介绍几种温度传感器。

    一   双热金属片温度传感器

    金属会因为温度升高而膨胀,不同的金属材料在升高相同温度时,膨胀的程度也不同,通常用“膨胀系数”表明材料这种性质。将两种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不同金属片焊接或轧制成为一体后,温度升高时,由于两面金属膨胀程度不同,双金属片就会形变,双金属片对温度的感知表现为形变,因此可作为温度传感器。

    如图所示是一种电机上使用的双金属热保护器,它可以埋设在电机绕组内部,直接对电机温度进行控制。右下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正常工作时动触点和静触点是连通的,当电机温度过高时,保护器内双金属片就会产生形变,使动触点和静触点断开,从而切断电路,对电机进行保护。

    二   热电阻传感器

    由于用金属制成的电阻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用金属丝制作的感温电阻叫作热电阻,可用来做温度传感器。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用铜做热电阻,具有造价低廉线性好的优点,但是铜在温度过高时容易氧化,因此只适用于较低的温度(-50℃~ +200℃) 。而使用铂做热电阻,可以适用于-200 ℃~ +900℃。

    三   半导体热敏电阻传感器

    半导体热敏电阻是一种新型元件,它分为两类,一类是传感器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用符号NTC表示;另一类是传感器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用符号PTC表示。半导体热敏电阻的最大特点是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其灵敏度比金属热电阻要高的多,所以常被用来做对温度微小变化要求较高的电路温度传感。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双金属片测温是利用了物质的性质。在制作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时,两种不同的金属膨胀系数通常要相差(选填“大”或“小”)一些。
    2. (2) 有种温控开关控制的电风扇,使用热敏电阻做温度传感器。当环境温度低于预置温度时,热敏阻值较大,不会触发开关闭合;随着温度的逐渐上升,当环境温度高于预置温度时,热敏电阻阻值减小,会触发开关闭合,导通电路,串接在主电路中的电风扇接入市电,并开始运转。则该热敏电阻属于(选填“NTC”或“PTC”)温度传感器。
七、计算题
  • 27.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和R2是两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 R1=2Ω,R2=8Ω,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10s内通过R1的电荷量是20C。

    求:

    1. (1) 通过R1的电流;
    2. (2) 电源电压;
    3. (3) 通过R2的电流。
  • 28.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R1的阻值10Ω。只闭合开关S1 , 电流表示数为0.4A。求:

    图片_x0020_100045

    1. (1) 分别画出只闭合开关S1和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的等效电路图;
    2. (2) 电阻R2的阻值;
    3. (3) 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