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1-01-31 浏览次数:14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猛浪若(飞奔的马)              林寒涧(肃杀,凄寒) B . 负势竞(上面)                  属凄异(延长) C . 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夕日欲(坠落) D . 竞跃(指鱼)                  少闲人(只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春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同新冠肺炎病毒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将无数患者从死神手中解救出来。 B .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C . 施工现场,机器声震耳欲聋 , 工人们夜以继日。短短十天,一所高规格的传染病医院横空出世。 D .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国战“疫”取得了辉煌成绩,在众多国家中鹤立鸡群
  • 3.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②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是经典。

    ③今天阅读经典,是以此帮助我们思考人生,获得智慧,收获幸福。

    ④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

    ⑤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A . ①③⑤②④ B . ③①②⑤④ C . ③④②⑤① D . ①⑤②④③
  • 4. 下列文学文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弃医从文”是鲁迅先生一生中的大事,除了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一文,还有一些文章对此也有记述,如《〈呐喊〉自序》。 B .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C .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作者用生花妙笔,为友人描绘出奇山异水,也写出自己面对美景的感受,意在规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 D . 新闻特写与消息都是新闻体裁。两者差异在于,新闻特写往往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消息则主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 5. 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如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 B .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C . 在陕北期间,斯诺还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响资料,如伟大领袖彭德怀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 D . 西北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把土地分配给贫民,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二、句子默写
  • 6. 根据课文默写。

    ①东皋薄暮望,。(王绩《野望》)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⑥《渡荆门送别》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天宇旷寥的诗句是“。”

三、字词书写
四、名著阅读
  • 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工作。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①文中的“我”是谁?

    ②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文字。

    ③在斯诺眼中“我”是什么样的人?

五、诗歌鉴赏
  • 9. (2020八上·无锡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咏牡丹(其二)

    卞元亨

    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

    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唯恋故人还

    (注)①卞元亨,元末明初东溟(今盐城便仓)人,曾任吴王张士诚谈军部先锋。②枯枝:指枯枝牡丹。③故人还:据载,诗人被明太祖遣成辽阳,家中牡丹十年未开。其妻朝夕对花祝云:“夫君有还信,当复再开花。”至永乐元年,花忽大放,元亨果遇赦还。

    1. (1) 本诗题为“咏牡丹”,却从松菊写起,有何妙处?
    2. (2) 联系诗人经历,概括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达的情感。
六、课外阅读
  • 10. 阅读

        世人无贤不肖,皆言“忍”。若真能忍,则其取祸必少,败事必寡。

    昔里中一富儿悭,亦能从事于忍。遇仇家欲嫁祸,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故出言詈之,富儿不为动;已复詈其妻子,富儿不胜忿,持梃挞之,一击而毙,为仇家所持,竟坐偿。此知从事于忍,至于难忍,而卒不能忍者也。

    刘忠宣公里居,舟行水畔,一人方帽青衫,呼公名大骂,若为不闻也者。其人骂至五里许,倦而返。不逾月,一主政以公差行,前一人复骂主事,如骂刘公者;主政曰:“何物怪人?横逆至此。”命抶之二十,不数日死。及死,乃知其宗室而病心者,主政竟坐偿。人乃问忠宣曰:“公何以知此人宗室而不与较耶?”公曰:“余备位卿贰 , 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 , 何以及此,余故不问。”此烛患于未来,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也。

    吁,世之言忍者,能以刘公为法 , 必能寡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詈(lì):骂。②坐:犯罪。③抶(chì):笞,鞭打。④病心:指患心痛之疾。⑤备位卿贰:备位,指任职,古时居官的自谦之词。卿贰,即二品、三品的京官。⑥烛:洞察。⑦法:规范,准则,模范。此处指学习的榜样。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昔里中一富儿

      ②非有所

      ③一主政以公差

      ④必能寡

    2.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能刘公为法

      A . 修身,俭以养德 B . 疾也 C . 虫草为林 D . 我酌油知之
    3. (3) 翻译句子。

      ①此烛患于未来,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也。

      ②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 (4) “以刘公为法,必能寡过”,因为刘公的“忍”,是智慧的“忍”,请比较刘公与富儿(或主政)的表现,分析刘公的智慧。
七、现代文阅读
  • 11. 阅读

    赔偿

    余显斌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

    ⑤我脸一红 , 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⑥老人举起泥塑,“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那……年轻人?”“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⑪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我红着脸 , 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里,对他深鞠了一躬。老人愣住了。我赶紧转身离开,背后传来老人的喊声:“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⑬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店里我给的是假钞。

    (选自《嘉应文学》2019年7期,有删改)

    1. (1) 小说有两条情节发展线,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情节梳理补充完整。

      以老人的活动为明线:追赶买主→①→双倍赔偿

      以“我”的活动为暗线:②→被追上,知真相→获赔偿,付真钞

    2. (2) 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 (3) ⑤⑥⑫段中加波浪线的地方,都写到了“我”脸红。请分别简析“我”脸红的原因。
    4. (4) 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5. (5) “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八、作文
  • 12. 请以“灿烂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