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1-09-29 浏览次数:6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宗法制造成西周“家天下”的局面和魏晋时代“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门阀政治,至明清之际,它为徽商提供血缘网络、商帮、会馆、人力、财力,是徽商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宗法制(   )
    A . 血缘关系逐渐被取代 B . 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 . 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D . 具备丰富的政治、社会功能
  • 2.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材料反映了(   )
    A . 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 . 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 . 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D . 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
  • 3. “天下”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较早,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过关于“天下”的主张。其中《韩非子》中就有“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等。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 . 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 B . 法家思想吸收了百家之长 C .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思想基础 D .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 4. 北宋初到南宋,宰相事权强化的趋势明显。宰相的事权包括兵权、财权、司法权,出现了由分割到集中的过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君主集权体制逐步遭到破坏 B . 适应政治中心南移的形势 C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 D . 提高国家机构效能的需要
  • 5. (2019·泸县模拟) 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    )
    A . 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 B . 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 C . 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 D . 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
  • 6. (2019高一上·宁江月考)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   )
    A . 国家四分五裂是专制强化的根源 B . 中国专制呈现螺旋式的不断强化 C . 专制的强化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 D . 强化专制有利于保证国家的统一
  • 7. (2019·广东模拟) 古代中国新统一的王朝通常会编写前朝的历史,既是对前朝的“盖棺论定”。也表明对前朝正统的继承。元朝在修前朝历史时,为确定奉哪个朝代(金、辽、宋)为正朔,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据此推断,该举措(   )
    A .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政治的影响 B . 有利于推动元朝的政教合一 C . 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观念 D . 激化了帝国内部的民族矛盾
  • 8. 宋代的宗室、外戚、宦官等各种非理性政治因素在政治领域受到了比较成功的抑制,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
    A . 文官政治的发达 B . 皇权专制的不断削弱 C . 科举制的完备 D . 人事管理制度的严密
  • 9. 元朝,行省区划打破了秦汉以来自然地理界线的地方行政区划传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种做法(   )
    A . 增强了社会关系的不稳定性 B . 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C . 根除了地方势力割据的隐患 D .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模式
  • 10. 中国古代的朝会制度历史悠久,皇帝上朝与否历来被当做是皇帝是否勤政的标志,与王朝兴衰治乱关系密切。但多位皇帝不上朝的明朝却延续了276年,寿命仅次于唐朝。这主要得益于(   )
    A . 皇权专制空前加强 B . 政府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C . 宋明理学迅猛发展 D . 无为而治治国模式有效
  • 11. 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11943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1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列强在华建厂合法化 B . 清政府鼓励吸引外资 C . 洋务运动已全面破产 D . 义和团运动遭到镇压
  • 12. 下边图表的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

    年代

    满汉总督比例

    年代

    满汉巡抚比例

    1860

    5:5

    1860

    6:9

    1861

    5:5

    1861

    4:11

    1862

    4:6

    1862

    2:13

    1863

    3:7

    1863

    1:14

    1864

    2:8

    1864

    0:15

    1865

    1:9

    1865

    0:15

    A . 最终被满汉地主阶级武装联合镇压 B . 导致清朝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C .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腐朽的专制统治 D . 促使清朝对内政外交实施全面改革
  • 13.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   )
    A .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 .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 . 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D . 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 14.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该段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
    A . 洋务运动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戊戌变法 D . 抗日战争
  • 15. 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以下这两首歌曲(   )

    《国民革命歌》

    1925年2月20日发表

    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

    《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5月10日发表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A . 反映了寻求救亡之道的时代主题 B .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最终胜利 C . 体现了中共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D . 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
  • 16. 1937年7月-1938年10月,全国各地有千余名文艺界人土汇聚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戏剧、电影、美术、漫画、木刻等数十个抗敌协会,出版各种刊物多达20余种。这反映了(   )
    A . 武汉已经成为全国抗战中心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 文艺活动与抗日救亡相结合
  • 17. (2019高三上·陕西月考) 蒋廷黻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他的诏书中有田亩制度,其根本思想类似原始共产主义: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但是他的均田主义虽有详细的规定,并未实行。”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A . 削弱了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力 B . 旨在利用均田主义消灭地主阶级 C . 以宗教革命与社会革命改造国家 D . 出现了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政策
  • 18. 小华在旧货市场上淘到一枚民国二十九年的勋章,请你用公元纪年法帮他换算一下,这应该是哪一年?(   )
    A . 1939年 B . 1941年 C . 1940年 D . 1942年
  • 19. 下列是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三个阶段的作战任务。该战役(   )

    A . 发生在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B . 主要采用阵地战的作战方式 C . 树立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D . 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 20. 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
    A . 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B . 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C . 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D . 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 21. 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党面对野心勃勃的袁世凯,通过参议院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严厉预防之。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上台后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束缚极感不便,思于宪法根本纠正之。这反映出中华民国成立后(   )
    A . 袁世凯力图完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临时约法)有严重缺陷 C . 国民党试图通过宪政维护革命成果 D . 民主与专制的对立冲突
  • 22. 1911年12月,孙中山宣称:“革命之目的不达,无议和之可言。”1912年1月,他致电袁世凯说:“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这一变化反映了孙中山希望(   )
    A . 联合进步力量推翻清王朝 B . 通过政治妥协实现政权平稳转型 C . 实现与清政府的和睦相处 D . 团结国内民众以抵抗外来侵略
  • 23. 1937年9月6日,在延安的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一个特别行政区。这一变更(   )
    A .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 促使中国社会矛盾发生根本性巨变 C . 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D . 适应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形势
  • 24. 中共在民主革命中为国为民,在与时俱进中寻求民族自决之路。从民族自决角度看,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体现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   )
    A . 重建国家,实现民族完全独立 B . 反帝反封,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C . 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 .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二、材料分析题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种由君主独占国家最高权力并采取君位世袭制的专制政体。从秦统一到1840年鸦片战争,共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君主制。其间虽然经历多次改朝换代的历史动荡和国土分合,甚至有过几次北方民族入主中原,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却始终持续不断。

    ——摘编自张星久《试论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成长机制》

    材料二  近百年来的时势……可谓危急极了……当然要发动政治上的力量来救济它,当然要拟议及于政体。于是从戊戌变法急转直下,而成为辛亥革命。中国的民主政治,虽然自己久有根基,而亲切的观感,则得之于现代的东西列强。代议政体,自然要继君主专制而起。但代议政体,在西洋自有其历史的条件,中国却无。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及主要特征。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君主专制结束的标志,并简要分析君主专制结束后“代议政体”在当时不能被实行的原因。
  • 26.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很多国人都认为清朝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避免英吉利强盗的来袭,但是当我们翻开史料一  看,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双方的战意其实都不高,战争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摘编自《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

    材料二  洪秀全写了许多文章,如《幼学诗》《天父诗》等,在书中有如下一些言论:“我差尔主下凡做天王,他出一言是旨,是天命,尔们要遵守”,“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各王驾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

    ——据《太平天国印书》

    材料三  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如下一些论述:清朝建立以来,反清活动在地下组织与秘密社会中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植根于这一传统中……西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助推力。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孙中山指出:经庚子“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孙中山认为,与两千年来的历代王朝相比,清廷仍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要破这个怪圈,就必须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度。

    ——据《孙中山全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太平天国宣扬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造成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为“维护共和”所做的努力。
三、论述题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历史教科书一直重视国防教育,表4是统编历史教科书涉及到的中国近代史国防教育的部分史事。

    时间

    国防相关史事

    说明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不再享有独立的主权,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1842

    虎门销烟、三元里乡民抗英

    显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中国的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建立新式海陆军

    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向近代化

    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

    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1895年

    台湾人民抗日武装斗争

    体现台湾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1895年以后

    瓜分中国狂潮,各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中国国防体系基本崩溃

    1898年

    戊戌变法期间,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统治者不能掌握国家权力,改革失败

    19世纪末

    义和团运动

    具有反帝爱国倾向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1911年

    辛亥革命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历史教科书中国国防教育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