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九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1-07-28 浏览次数:1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有人认为,宋代的成就,既不像以效法“道德”取胜的周朝,也不同于效法“功力”取胜的汉唐,而是“举一世之才而纳之于准绳规矩”,进而维持了统治的稳定。这主要体现了(   )
    A . 宋代忽视儒家伦理道德 B . 宋代制度革新作用显著 C . 汉唐尚武风气成为主流 D . 科举制消除了割据隐患
  • 2. 如图考古发现是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

      石斧

      骨耒〈复原图)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青铜时代 D . 铁器时代
  • 3. 传说能从特定的角度反映历史,“烽火戏诸侯”中诸侯被戏弄是哪一制度作用的结果(   )
    A . 任人唯亲的制度 B . 宗法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4. 成语是汉语文化的一大特色,其中有很大ー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并赋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下列成语能够直接反映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   )
    A . 卧薪尝胆 B . 完璧归赵 C . 楚王问鼎 D . 四面楚歌
  • 5. 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三种政治统治模式。以下排序正确的选项是(   )
    A . 方国联盟→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 . 郡县制度→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 . 封邦建国→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 . 方国联盟→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 6.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
    A . 皇帝制度与分封制 B . 中央集权制与世袭制 C . 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D . 宗法制与郡县制
  • 7. 以下四个历史事件中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
    A . 光武中兴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安史之乱
  • 8. 下列人物与观点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人物

    观点

    A

    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孟子

    人性恶,提倡“仁政”

    C

    韩非子

    依法治国建立民主国家

    D

    董仲舒

    大一统,天人感应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20高一上·沧县期中) 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这说明孝文帝( )
    A . 数典忘祖 B . 脱离实际刚愎自用 C . 学习先进文化 D . 实行“藩汉分治”
  • 1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A . 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 . 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 . 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 . 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 11.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图中所示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

    A . 西晋、唐朝 B . 东汉、隋朝 C . 西晋、隋朝 D . 北朝、唐朝
  • 12. “天可汗”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各民族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
    A .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B . 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C .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 . 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 13. 与以前所实行的赋税制度相比,唐朝两税法的特点主要在于(   )
    A . 减轻了农民负担 B .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 . 执行了新的征税标准 D . 统一了极端混乱的税制
  • 14. (2017高一上·平原月考)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

    A . 察举制的弊端 B . 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 . 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D . 世官制的沿革
  • 15. 据载,唐代的佛寺中,有的信徒在念诵父母恩重难报经,有的僧侣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修行方式。这些现象反映出(   )
    A . 唐朝的宗教政策较为开明 B . 佛教开始出现中国化的趋势 C . 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巩固 D . 中华文化在融合中逐步发展
  • 16. 中国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著作是(     )

    ①《黄帝内经》    ②《九章算术》    ③《齐民要术》    ④《千金方》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17. (2016·江苏)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 .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 18. 在府州一级,宋代设置了通判,又叫监州,主要职责是监督知府、知州。这反映出宋代(   )
    A .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 . 皇权独尊局面出现 C . 开创了地方监察先河 D . 选官制度发生变革
  • 19. 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下列有关元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蒙古族和回族,基本上是在元朝形成的 B . 元朝对不同民族实行“四等人制” C . 色目人指蒙古人、西北和西域各族人 D . 元朝后期民族矛盾逐渐减弱,民族融合加快
  • 20. 与“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绍兴和议”等历史事件所反映的主题最契合的是(   )
    A . 天朝上国的盛世繁华 B . 争鸣与争雄的时代 C . 梦回千年的盛世华章 D . 金戈铁马的交汇
  • 21. (2020高一下·济南开学考) 751年,中国唐朝军队与大食军队发生战争,唐军失败,杜环被俘,他最远可能到达北非。十多年后,杜环回国,他把经历写成《经行记》。元朝时,汪大渊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可能到过北非和东非沿海地区,并在《岛夷志略》中留下相关记载。材料能证明(   )
    A . 中国与非洲有了直接交往 B . 郑和最先开辟了中国沟通非洲的航路 C . 非洲曾被阿拉伯帝国统治 D . 书中均能查到印加人农业生产的情况
  • 22.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西汉发明造纸术

    西汉后,纸成为书写的唯一材料

    B

    指南针于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C

    宋代发明活字印剧术

    以后,雕版印制技术不再使用

    D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火药配方

    东晋广泛制作火药并迅速运用于军事

    A . A B . B C . C D . D
  • 23. 某中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在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过时光隧道在一起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下列台词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 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 . 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 . 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 . 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 24. (2020高一下·吉林月考)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影响有(  )

    ① 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 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 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 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25.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该观点的倡导者是(   )
    A . 荀子 B . 董仲舒 C . 朱熹 D . 王阳明
  • 26.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其战争目的的条款是(   )
    A . 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B . 割香港岛给英国 C . 赔款2100万银元 D . 获得领事裁判权
  • 27. 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现(近)代化发端于(   )
    A . 辛亥革命 B . 戊戌变法 C . 洋务运动 D . 清末新政
  • 28. 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
    A . 坚决捍卫了民族尊严 B . 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C .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 D . 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 29. (2018高三上·五华月考) 在下列辛亥革命的成果中,能全面反映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走上新台阶的是(    )
    A . 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B .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始民主宪政的历程 C . 按“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建立新的政权机构 D .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30.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从1919年开始已酝酿了30年),这反而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这说明(   )
    A . 美国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 . 马克思主义通过五四运动传入中国 C . 中美政治理念趋向相互认同 D . 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国际视野
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孔于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揪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三、论述题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现代学者中,许倬云先生曾运用社会分层理论,从上、中、下三层关系纵论中国历朝政治统治的得失,别具只眼,异峰突出。仅举其标题或可略窺大意:西周的包容——上层的坚凝;秦代的缺失——中层与下层的疏离;汉代政治权カ的基础——中层的坚凝;东汉的缺失一上层与中层的断裂唐代的用人——中层的变化;宋代的养士——中层的扩大明清的缺失中层与下层的断裂。这是切入到政治体制架构的内部观察,将中国历史细化的理路,其中特别重视中层的作用,认为凡是具有坚凝的“中层”,并能起上下转合作用的,一般治理国家都比较成功。

    ——摘编自王家范《重评明末“封建与郡县之辩”》

    评析材料中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合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