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永州市八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12月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04-08 浏览次数:10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场所是内质网 B . 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C . 细胞内不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是无生物活性的 D . 内质网具有较大的膜面积,可附着催化核酸合成的酶
  • 2. 细胞色素C是一种水溶性蛋白,由核基因编码,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外侧,它不仅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在接受一定的信号后,还能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Apaf-1蛋白结合引起细胞凋亡,这是细胞凋亡的方式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控制细胞色素C合成的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 B . 细胞色素C最可能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 . 控制Apaf-1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可影响细胞凋亡 D .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 3.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是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材料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水中小球藻进行计数 B . 小球藻细胞分裂旺盛,可用作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 C . 14C标记的14CO2可用来探究小球藻光合作用时碳的转移途径 D . 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做对比实验,可探究光合产物氧气中氧的来源
  • 4. 下列关于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二者都含有DNA和RNA B . 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 . 二者都可以在拟核发生转录 D . 二者都可以在核糖体发生翻译
  • 5. 新冠病毒的RNA(记为+RNA)进入人体细胞后,以+RNA为模板合成另一条RNA链(记为-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新的+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冠病毒的增殖方式与HIV相同 B . +RNA和-RNA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C . 该过程发生在病毒有丝分裂间期 D . 该过程所需原料由新冠病毒提供
  • 6. CDK蛋白是一类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酶。p27基因编码的P27蛋白可以插入CDK蛋白中改变其构象,使细胞周期停滞于DNA复制前。以下推论错误的是(   )
    A . P27蛋白通过改变CDK蛋白的构象调控细胞周期进程 B . p27基因可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C . 敲除小鼠的p27基因,小鼠器官的体积会大于正常小鼠 D . 若细胞中p27基因表达能力提高,则细胞的分裂能力会增强
  • 7. 下列关于反射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调节 B .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C . 缩手反射活动只需要两个神经元就能完成 D . 缩手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 8. 神经中枢的某些神经元兴奋性降低可使人患抑郁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一种常用抗抑郁药。单胺类神经递质是一类兴奋性神经递质,在单胺氧化酶作用下能发生降解。而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如图是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射进行时,神经递质的释放由细胞X轴突传来的兴奋引起 B . 蛋白M的数量减少可能导致人患抑郁症 C . MAOID通过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D . 抑郁症可能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泌较少有关
  • 9. 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稳态的内容之一。下列关于体温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寒冷环境中骨骼肌的战栗体现出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 B . 当环境温度为37℃时,汗液蒸发是人体皮肤的主要散热方式 C . 剧烈运动时,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都会增加 D . 肾上腺素可加速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使产热增多
  •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以及施用部位等不同,对植物产生的效果会有很大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2,4-D除草时一定要大剂量高浓度 B . 在雌蕊柱头上喷施萘乙酸获得的果实是无子的 C . 在柿子树上喷施乙烯利可加快柿子的生长发育 D .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小麦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
  • 11. 间伐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定期的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其生长发育,同时,通过间伐还能获得部分木材。间伐不能达到的效果是(   )
    A . 提高森林群落的总光合能力 B . 改变森林群落的水平结构 C . 改变间伐树种的年龄组成 D . 降低间伐树种的种群密度
  • 12. 某鱼塘通过混养提高经济效益。草鱼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鳙鱼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捕食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鲢鱼生活在水体的上层,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青鱼栖息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以水底的螺、蚌等为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鳙鱼和鲢鱼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 . 混养充分利用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 . 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 D . 池塘中哪种鱼占优势是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 13. 果实成熟时,呼吸强度突然升高的一种变化,称为“呼吸骤变”,呼吸高峰后果实甜度增加,果实达到成熟可食的程度。出现呼吸高峰后的果实不耐贮藏。如图是采摘后的几种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呼吸骤变可以发生在果实采摘后 B . 采摘的四种果实中,最耐贮藏的是苹果 C . 呼吸骤变发生时,乙烯和脱落酸增多 D . 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果实成熟时细胞的渗透压变小
  • 14. 21号染色体与14号染色体间可以发生易位,称为罗伯逊易位,这种易位与一部分21三体综合征有关。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形成配子时,条染色体发生联会,配对的任意两条染色体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罗伯逊易位携带者通常表现正常,但其子女患21三体综合征的概率大大增加。已知21单体、14单体及14三体均在胚胎时期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易位携带者细胞中存在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B . 易位携带者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可能为1/6 C . 易位携带者与正常人婚配,孩子患21三体综合征的可能为1/6 D . 通过羊水检查可对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进行筛查
  • 15. 尿液的成分变化可以反映人的健康状况,下列根据尿液成分变化作出的诊断错误的是(   )
    A . 尿中尿酸含量高——有可能是尿毒症 B . 尿糖升高——有可能是胰岛素过少导致的糖尿病 C . 尿中出现白细胞——有可能是肾小管、膀胱等出现感染 D . 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有可能是肾小球肾炎
  • 16.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称为边缘效应。边缘效应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一种普遍规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小片森林被草原包围会因阳光、空气流通等变化形成边缘效应 B . 边缘效应往往会增加物种数量,但不会降低某物种的种群密度 C . 动物去邻近生态系统觅食是形成边缘效应的因素之一 D . 人类活动引起动物栖息地的片段化对边缘效应的形成产生影响
二、综合题
  • 17. C4植物和景天科植物大都生活在光照强、温度高的干旱环境中,气孔在白天和夜晚开度差异很大。两类植物在光合作用方面的特殊性,得它们能适应所处的环境生存下来。如图是其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471846964 图片_x0020_100002

    1. (1) 两种植物形成糖类都要经历卡尔文循环,卡尔文循环包括两个过程。受制于光照条件,植物的光反应都发生在白天。光反应过程能为卡尔文循环提供
    2. (2) 达到一定的CO2浓度时才能启动卡尔文循环。植物和植物分别是利用了时间和空间将CO2固定和卡尔文循环进行了隔离,满足了卡尔文循环对CO2浓度的需求。

      ①结合图1分析,PEP羧化酶具有固定浓度CO2的能力。图1的两种细胞中,细胞的数量较少、不存在基粒且叶绿体数量多,卡尔文循环在这些细胞内完成。

      ②图2中,叶肉细胞吸收的CO2经草酰乙酸合成为苹果酸后在液泡中贮存,在一定条件下再分解成丙酮酸和CO2供给卡尔文循环,推测图2中细胞左侧的活动发生在,而右侧的活动发生在,作出这种推测的理由是

  • 18. 生物的生长是一项复杂的生命活动,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动物还是植物,其生长过程都离不开激素的调节作用,不同激素在调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会有不同,激素间又存在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
    1. (1) 吲哚乙酸对植物体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体内存在吲哚乙酸但不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分析原因可能是
    2. (2) 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之间具有作用,且垂体与二者的分泌都有关。请写出在两种激素分泌时垂体所起的作用:
    3. (3) 神经调节可直接或间接参与人体激素的分泌,请以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为例加以说明:
    4. (4) 人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增加,生长明显会加快,由此可以得出
  • 19. 在雄果蝇减数分裂中,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会发生交叉互换,雌果蝇则不同。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多对等位基因,在雌果蝇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每对同源染色体几乎都要发生交叉互换,当同源染色体两对等位基因位置较近时,非等位基因发生基因重组的概率较。作出这种推断的理由是。基于这种推断,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位置很远,则形成的配子比例接近于
    2. (2) 已知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现要探究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距离是很远还是较近。

      ①以纯种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 , 取F1中雄、雌个体相互交配,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71:21:4:4,某同学对此作出的解释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b和V/v相距较近,雌果蝇的两对基因之间发生了一定比例的互换。当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时能得到此结果。

      ②仍以纯种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为材料,请设计实验验证以上解释的正确性。

      实验思路:

      实验结果及结论:

  • 20. 如图1是长白山地区不同海拔的9个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现要对某一马尾松林的植物物种数进行调查,图2为其调查结果,则该马尾松林植物的物种数为,从曲线可以看出,调查时的做法是。若要调查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在取样方法和取样大小上的异同是
    2. (2) 图1中方框内的“?代表。9个群落类型均具有分层现象,这与植物有关。
    3. (3) 一般地说,9个不同的群落所处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G、H和I群落类型中,物种丰富度较低,可能是受其所处海拔高度的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4. (4) 如E马尾松林过火后,群落要经历演替过程,首先出现的是层。演替至顶极群落之前,生态系统固定的太阳能与输出的能量相比要
  • 21. 血红蛋白由4条肽链构成,参与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血红蛋白因含有而呈现红色,实验常选用猪血作为提取血红蛋白的材料,主要原因是
    2. (2) 采集血液时需要预先加入柠檬酸钠,目的是
    3. (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样品处理、粗分、纯化和纯度鉴定几步,其中凝胶色谱法通常用于步骤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填“大”或“小”)的蛋白质先被洗脱出来。
    4. (4) 若要测定血红蛋白的分子质量,通常采用法,该方法不能直接测出血红蛋白的分子量理由是
  • 22. 北美野生红狼现存数量极其稀少,为挽救这个物种,科学家尝试各种方法繁育野生红狼。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公狼的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的很多结构会消失,但线粒体聚集在精子尾的基部形成,其保留的原因是
    2. (2) 科学家冷冻了公狼的精子保存,若公狼消失,可利用体外受精的方法继续繁育野生红狼。把保存的精子放入一定浓度的肝素溶液中,诱导其,再与母狼的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在体外培养到早期胚胎后进行
    3. (3) 若母狼稀少,可选择亲缘关系较近的狼代孕,但要对受体母狼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目的是
    4. (4) 已知Y染色体上有性别决定基因,可取样囊胚期胚胎的细胞,利用技术鉴定胚胎性别,以此来获得更多的母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