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1-01-20 浏览次数:11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东京奥运会将延期举行,关于奥运会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某场球比赛打了加时赛,共需10mim,指的是时刻 B . 运动员跑完1500m比赛,1500m指的是路程 C . 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观众在“后退”,他是以大地为参考系 D . 给正在参加体操比赛的运动员打分时,裁判们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 2. 关于速度与速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叫做平均速率 B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C .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D . 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瞬时速率的仪器
  • 3. (2019高一上·屯溪期中)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 . 同一物体在地球表面,无论向上或向下运动都受重力作用 C .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 D .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 4. 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3s,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9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
    A . 7节 B . 8节 C . 9节 D . 10节
  • 5. (2019高一上·江苏期中) 《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   )

    A . 小球没有掉下去,是由于摩擦力大于小球的重力 B . 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C . 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重力相等 D . 机械手臂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 6. 一人从雪坡上匀加速下滑,他依次通过a、b、c三个标志旗,已知xab=8m,xbc=12m,他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都等于2s,则他通过a、b、c三个标志旗的速度分别是( )
    A . va=3m/s,vb=4m/s,vc=5m/s B . va=4m/s,vb=5m/s,vc=6m/s C . va=4m/s,vb=6m/s,vc=8m/s D . va=3m/s,vb=5m/s,vc=7m/s
  • 7. 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和F2 , 当它们的夹角为60°时合力的大小为F,则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的大小为(    )
    A . B . C . D .
  • 8. 有甲、乙两球,甲球由塔顶自由下落,当它下落高度为h时,乙球从塔顶下与塔顶距离为H处开始自由下落,结果这两球同时落地,则塔高为(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9. 如图所示,一重为50N的木块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某瞬间在水平方向上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F1、F2的作用,其中F1=20N,F2=8N,已知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A .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5N,方向水平向左 B .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2N,方向水平向左 C . 若将F1撤去,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右 D . 若将F2撤去,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左
  • 10.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甲的x-t图像和乙的v-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物体在3s末回到出发点,甲物体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4m B . 乙物体2s到4s内的加速度不变 C . 甲物体2s到4s内位移大小为零 D . 甲、乙两物体第3s内速度方向相同
  • 11. 沿光滑的墙壁用网兜把一个足球挂在A点,足球的质量为m,网兜的质量不计,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 。如果保持球的位置不动,而将挂网兜的钉子缓慢上移(拉住网兜的绳子变长),绳对球的拉力T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N将如何变化(    )

    A . 拉力T不断减小 B . 拉力T不断增大 C . 支持力N不断减小 D . 支持力N先变大,后变小
  • 12. 如图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所示并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 M处于拉伸状态,N处于拉伸状态 B . M处于压缩状态,N处于拉伸状态 C . M处于拉伸状态,N处于原长状态 D . M处于原长状态,N处于拉伸状态
三、实验题
  • 13. (2019高一上·微山月考)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 (1) 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N。
    2. (2) 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 . 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 . 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 .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 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 14. 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Hz,如图为一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在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1. (1) 打点计时器工作的基本步骤如下:

      A .当纸带完全通过打点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源

      B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再将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

      C .接通电源开关,听到放电声

      D .释放小车,拖动纸带运动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2. (2) 根据纸带可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s,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c=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后两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若交流电的频率变为49Hz而未被发觉,则测得的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偏(选填“大”或“小”)。
四、解答题
  • 15. 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的关系图线,试由图线确定:

    1. (1) 弹簧的原长和弹簧的劲度系数;
    2. (2) 当弹簧弹力为5N时,弹簧的长度为多少。
  • 16.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刹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减速行驶,刹车前的速度为30m/s,开始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12m/s,求:
    1. (1) 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 (2) 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 17. 在某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 求:
    1. (1) 物体抛出的初速度大小;
    2. (2) 物体位移大小为15m时,物体的运动时间;
    3. (3) 若塔高H=105m,物体从抛出到落到地面的时间和落地速度大小。
  • 1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物块A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倾角为30°的静止斜面上,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O,左右两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细绳左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为细绳上一光滑轻质动滑轮,下方悬挂着重物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A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求:

    1. (1) 若A与斜面间恰好没有摩擦力作用,重物B的质量;
    2. (2) 要使物块A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重物B的质量需满足的条件。
  • 19. 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司机刹车反映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5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甲车以v0=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m汽车刹车减速过程中汽车速度v与位移x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 , 求:

    1. (1) 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
    2. (2) 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正常人增加了多少;
    3. (3) 醉驾反应时间比酒驾更长,若某人醉酒后驾驶小汽车以v1=108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正前方40m处有一卡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同向行驶,此人经过1.5s的反应时间后,紧急制动,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8m/s2 , 则小汽车是否会追尾,请计算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