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1-01-05 浏览次数:1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段材料中反映的河流孕育的文明是(   )
    A . 古印度 B . 古埃及 C . 古巴比伦 D . 古罗马
  • 2.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越小的国家越容易实现民主。”下列能够证实孟德斯鸠观点的是(   )
    A . 罗马帝国 B . 亚历山大帝国 C . 雅典 D . 斯巴达
  • 3. 方方在学习某段历史时做了以下记录。根据记录判断这是哪一历史时期(   )

    公元前509年,塔克文王权覆灭,王政时代结束

    公元前406—275年,三次战争,统一亚平宁半岛

    公元前356—323 年,亚历山大大帝时代33年

    公元前264—241 年,第一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19—202 年,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16年,坎尼会战

    公元前149—146 年,第三次布匿战争

    A . 亚历山大帝国 B . 罗马帝国 C . 斯巴达 D . 罗马共和国
  • 4. 古海洋文明是世界中最迷人,同时又是最神秘的文明之一。下列能验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种姓制度     ②《罗马帝国》     ③斯巴达     ④罗马共和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5. 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指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速度和广度令人难以置信,影响更深远的一点是(尽管常常被人们忽视):他留在身后的巨大遗产以及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的交汇融合。”这段话说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
    A . 导致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B . 导致东方文明走向毁灭 C . 征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明 D . 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 6. (2019·黄冈) 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
    A . 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B . 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C . 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D . 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 7. 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成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下列对庄园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
    A . 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佃户 B . 庄园制度之下农奴生活困苦 C . 城市的兴起对庄园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 . 庄园法庭不是只维护领主的权益
  • 8. 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曲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方式并不统一,既有和平的方式也有战争的方式。以下属于和平方式的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的是(   )

    ①阿拉伯数字传人欧洲    ②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③罗马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④伊斯兰教的传播    ⑤亚历山大东征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③④⑤
  • 9. 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法兰克王国扩张和封君封臣制的形成”纳人同一个专题进行研究,下列最合适的专题名称是(   )
    A . 西方奴隶社会最终形成 B . 古代帝国衰落启示录 C .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D .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 10. 在今天菲律宾的马克塔岛有一块关于航海家麦哲伦的双面碑,碑文正面记载着“我们在此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一一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的麦哲伦”;碑文背面记载着“麦哲伦的船队于1522年返抵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据此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麦哲伦船队证明了地圆学说 B . 麦哲伦被杀是因为菲律宾人认为他是殖民入侵者 C . 麦哲伦航海得到西班牙政府的支持 D . 麦哲伦航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 11. (2019·贺州)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思想、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由此可见,文艺复兴(   )
    A . 主要在艺术领域成果突出 B .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目的 C . 让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 . 推动欧洲科学文化思想的繁荣
  • 12.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为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主要反映了(   )
    A . 封建地主的地位得到提升 B . 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 C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D . 庄园制度的形成
  • 13. 19世纪40年代一本著作横空出世,该著作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该著作是(   )
    A . 《人权宣言》 B . 《权利法案》 C . 《共产党宣言》 D . 《拿破仑法典》
  • 14.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得出的看法和观点及其陈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
    A . 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内的革命” B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D . 瓦特改良蒸汽机被认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二、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三、综合题
  • 20. 14~16世纪,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的沿海城市。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文艺复兴)改变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从而适应了一个新的,初见曙光的资本主义时代。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一系列从西班牙和葡萄牙起航的,将来把南北美洲和非洲及欧洲连起来并最终通向亚洲的远航已经起锚。新思想、新商品将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数量和速度向新世界转移。新的黎明又将欧洲推向了舞台中心,并为它披上一层金色的霞光,赐予它一个黄金时代。欧洲人不仅在探索世界,而且想统治世界。

    ——摘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带来的影响。
    3. (3) 材料三中的“远航”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概括此次“远航”的影响。
    4. (4) 上述材料反映的两大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 21. 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马克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在当时欧洲的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分裂或专制王权统治之下的时候,英国率先通过光荣革命建立起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和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了英国的上升趋势。

    ——张玲玲、姜守明《英国兴衰的启示:制度创新的行与废》

    材料三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1. (1) “这场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指出“这场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指出英国进行“这场革命”的有利条件。
    3. (3) 结合上述材料,论证材料四中作者的观点。
  • 22. 17、18世纪,英国、法国、美国纷纷开展革命,向近代社会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限制王权)

    材料一  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为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

    ——张新宇《从(权利法案)看英国革命》

    (破除封建)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高喊自由……口号传到欧洲各地。革命的领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编撰了《民法典》,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广到欧洲其他国家。

    ——摘编自《全球通史》

    (民族解放)

    材料三  美国在宣布独立后,就派富兰克林和阿瑟·李赴法,目的在于争取法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及与美国订立条约。起初富兰克林的成就不大,但是,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表明美国人有力量打败英军,并迫使其投降,也扭转了法国的态度。1778年法国同美国签订两个条约并参战,紧接着西班牙,荷兰也参加了反英战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 (1) 指出材料一中《权利法案》的颁布机构。概括其颁布的作用。
    2. (2) 你如何理解“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
    3. (3) 根据材料,思考美国“宣布独立”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什么事件。并指出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美法之间合作,美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归纳上述事件有何共同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