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1-01-05 浏览次数:29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如图地区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下列占地属于该地区的文明是(   )

    A . 胡夫金字塔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万里长城 D . 罗马圆形竞技场
  • 2. 古代希腊是由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组成,农业耕地有限,但是航海业发达和海外贸易兴盛。导致(   )
    A . 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B . 经济发展水平高 C . 民主政治发达 D . 公民个人意识强烈
  • 3. 回望自己的奋斗,他说“我接受的是一座砖造的罗马城,却留下了一座大理石的城市。”下列与该历史人物直接有关的是(   )
    A . 颁布《十二铜表法》,遏制贵族势力 B . 编纂《民法大全》,对外扩张 C . 颁布《儒略历》,成为后世历法范本 D . 首创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
  • 4. “中世纪欧洲庄园里设有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管家,主要审理佃户与领主、佃户之间的诉讼纠纷,并作出裁决、处罚。”这反映了(   )
    A . 庄园阶级矛盾尖锐 B . 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C . 庄园具有司法权 D . 庄园实行封君封臣制
  • 5. 高尔基称它是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了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部作品是(   )
    A . 《医学集成》 B . 《医典》 C . 《哈姆雷特》 D . 《天方夜谭》
  • 6. 15、16世纪之交,英国出现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集中一些土地,雇佣农业工人,进行生产。据此可知,英国出现了(   )
    A . 集中的手工工场 B . 垄断组织 C . 租地农场 D . 庄园经济
  • 7. 《新全球史》载:“1500年以后,跨文化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欧洲的影响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平衡。”促使1500年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新航路开辟 B . 工业革命 C . 三角贸易 D . 资产阶级革命
  • 8. 如下图是欧洲向美洲贩运黑人奴隶数量示意图(单位:百万),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资本原始积累 B . 为美洲开发增加了劳动力 C . 促进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D . 给非洲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 9. “法国革命之所以保护人权,首先在于资产阶级要提高自己的地位……也成为人民积极参加革命的推动力量。”反映此内容的文献是(   )
    A . 《独立宣言》 B . 《人权宣言》 C . 《权利法案》 D . 《和平法令》
  • 10. 1800年英国全国有改进蒸汽机321台,到1825年增至15000台。对蒸汽机能推广应用作出重贡献的人物是(   )
    A . 爱迪生 B . 达·芬奇 C . 莱特兄弟 D . 瓦特
  •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说:“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 . 巴黎公社的成立 B . 第一国际的成立 C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 《资本论》的出版
  • 12. 19世纪50年代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为改变此状况,俄国实行(   )
    A . 彼得一世改革 B . 农奴制改革 C . 二月革命 D . 光荣革命
  • 13. 南方奴隶成批地逃亡,他们纷纷来到联邦军队营地,要求参军,至1864年,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166个,达到12.6万多人。促使该现象出现的是(   )
    A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B . 《独立宣言》的发表 C .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D . 1787年宪法的颁布
  • 14. 观察下列四幅绘画,能表达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画作是(   )

    ①《苏格拉底之死》

    ②封君封臣仪式

    ③《机器时代的“享受”》

    ④《向日葵》

    A . B . C . D .
  • 15.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   )
    A . 导致两个政权局面的出现 B . 走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 C . 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 . 学习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二、辨析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三、综合题
  • 20. 国家治理的核心要义在于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除在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改变外,日本实行了各种政治改革。首先成立了内阁和枢密院,然后,于1889年颁布了宪法。大体上说,这部宪法从德国模式中借来的东西远多于从法国和英国模式中借来的东西。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图1政治体制开始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图2政治体制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中两种政治体制有何共同进步性。
    3. (3) 日本“非凡的改革”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这次改革在政治方面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 (4) 综合上述材料,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实行不同政治体制说明了什么?
  • 21.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构建命运共同体,追求共同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争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蓬勃发展的文化、人民主权的宣布、浪漫主义的传播等都预示了民族主义的觉酲,拿破仑进行的领土调整和种种改革促进了这种觉醒。

    ——摘编自威尔·杜兰《拿破仑时代》

    材料二:(1914年)德国入侵中立国比利时,英国因此对德国宣战。欧洲成为它历史上最血腥的斗争的战场,很少国家能够保持中立。交战双方都认为自己进行的是正义的事业,自己的利益合理合法;欧洲各国人民也被卷入战争狂热中,谁也没有真正意识到现代武器可怕的杀伤力。

    ——摘编自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1. (1) “这一演变的过程”是指什么?根据所学,指出拿破仑在法律方面最主要的成就。
    2. (2) 材料二所述的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英国与德国卷入交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战争与材料二的战争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 22. 蜀山区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近代城市发展与启迪”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加下列探究活动。

    (兴起成长)

    材料一

    (发展壮大)

    材料二

    19世纪以来不断成长的城市已成为此期间社会史中最重要的因素,一旦蒸汽机把男人、女人和儿童集中到工厂来工作,城市在规模和数量上就不断增长。……普遍的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结合在一起,迫使城市以一种惊人的比率膨胀

    ——伯恩斯《西方文明史》

    (启迪后来)

    材料三  19世纪在城市化过程中,工厂主任意建造厂房,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则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织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伦敦被称为“雾都”……在大不列颠,1911至1913年间,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 (1) 图2中的作品反映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它最早出现在图1中的地区是(填序号)。结合所学,简述图1西欧城市的兴起与图2历史事件的联系。
    2. (2) 根据材料二示意图,1850年至1920年英美的城市化进程呈现怎样的趋势。思考分析,出现此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料三,指出西方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依据所学,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