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金昌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12-22 浏览次数:13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7九下·江阴期中)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 . 冰冻的衣服晾干 B . 春天冰雪消融 C . 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 D .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 2. (2017八上·甘肃期中)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像,由此图像可以判断(   ).

    A . 丙是晶体,甲、乙是非晶体 B . 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 . 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D . 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 3. 在寒冷的北方,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  )
    A . 酒精可以染成红色 B . 酒精的熔点高 C . 酒精的沸点低 D . 酒精的凝固点低
  • 4. (2019八上·四川期中) 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那么它的温度( )
    A . 一定升高 B . 一定降低 C . 一定不变 D . 可能升高,可能不变
  • 5. 下列关于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液体温度达到其沸点就一定沸腾 B .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 . 95℃的水不可能沸腾 D . 液体沸腾时要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 6. 冬天,身在户外的人们呼出一团团的“白气”,夏天却看不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  )
    A . 冬天气温低,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B . 冬天气温低,人们呼出的水蒸气遇冷被液化成小水滴 C . 夏天气温高,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后又汽化了 D . 夏天气温高,人们呼出的水蒸气先液化后又汽化了
  • 7. 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m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m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  ①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  ②  ?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A . ①汽化 ②液化 B . ①液化 ②汽化 C . ①升华 ②液化 D . ①升华 ②凝华
  • 8.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边哪一项要求不是必须的(  )
    A . 将刻度尺平行于被测长度 B . 使刻度尽量贴近被测物体 C . 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左边缘 D .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 9. 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体育课中常用的实心球质量为 50g B . 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 kg C .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 1.5m D . 乒乓球的直径约为 4dm
  • 10. 下列单位中是密度单位的是(  )
    A . 毫升 B . 千克/立方米 C . 米/秒 D . 千克
  • 11. 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  )
    A . 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 . 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 . 不同种物质,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D . 同种物质,密度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 12. 把一块实心金属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子中溢出10g酒精,若将该金属放入盛满水的同样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A . 大于10g B . 等于10g C . 小于10g D . 无法确定
  • 13. 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5,体积之比是 2∶3,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
    A . 9∶10 B . 2∶5 C . 10∶9 D . 5∶2
二、多选题
三、填空题
  • 15. 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 ,煤油的密度 ),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正确的是,理由:

    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D.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 16.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是℃,此体温计的示数是℃。

    图片_x0020_100008

  • 17. 用久了的灯泡会蒙上浅浅的黑色,这是因为钨丝受热时发生现象出现气态钨,气态钨又在灯泡内壁上发生现象的缘故(填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
  • 18. 居民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通过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将气体液化还有的方法。
  • 19.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棉花包上,蘸上酒精,酒精蒸发时温度计的示数会,这是因为蒸发时会(选填“吸热”或“放热”)的缘故。
  • 20. 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熔点/℃

    -39

    -117

    -95

    80.5

    沸点/℃

    357

    78

    111

    218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作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作测温物质。

  • 21. 铝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常温下它的密度是2.7×103 ,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现将某铝片扭曲变形,则它的密度将。(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2. 10g冰从-5℃升高到0℃,质量 10g(填“大于”“小于”“等于”),变成水后,其体积(填“不变”“变大”“变小” ρ<ρ)
  • 23. 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的物态变化.与新鲜豆腐相比,冻豆腐的密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图片_x0020_100010

  • 24. 如图所示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判断出图像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熔化过程持续了分钟,另一图像的物质是
    2. (2) 温度升高的是段,温度不变的是段,AB段处于状态,BC段处于状态,CD段处于状态,吸热的是段。
  • 25. 小张同学测量水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A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B .整理器材,计算水的密度

    C .用天平测量瓶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m2 , 将数据记录到数据表格中

    D .瓶中部分水倒入量筒,读体积记为V,将数据记录到数据表格中

    E .将瓶中倒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得瓶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1 , 并将数据记录到数据表格中

    请按正确实验操作顺序排列(用字母表示)

四、实验题
  • 26. 某同学在使用天平称量质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他应把平衡螺母向调节;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他应

  • 27.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中的(a)、(b)所示。

    1. (1) 则图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实验小组还得到下列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2. (2) 从记录的数据看,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min时的数据;
    3. (3) 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所用的温度计是准确的),可以看出当时的大气压要比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小”或“相同”)。
    4. (4) 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你的理由是什么?
  • 28. 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 (1) 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平衡标牌)的左侧,这时应将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填“左”或“右”);

      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 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

    2. (2) 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 , 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 , 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 . 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
    3. (3) 按(选填“小方”、“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填“偏大”、“偏小”);
    4. (4) 下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下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质量(g)

      倒出油的体积(cm3

      油的密度(g/cm3

      34.1

  • 29.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钟表,水,量筒,大小烧杯各一只,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有关。写出实验步骤与比较蒸发快慢所用的方法。
五、计算题
  • 30. 有容积为100m3的储油罐装满石油,欲计算石油的质量,用量筒取出20mL石油测得其质量是16g,试计算:
    1. (1) 石油密度为多少?
    2. (2) 储油罐中石油的质量为多少?
  • 31. 如图所示,往质量60g的玻璃杯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150g。将质量为8g的树脂眼镜浸没在其中,此时树脂眼镜、杯和水的总质量是153g。(取水的密度ρ=1×103kg/m3

    1. (1) 玻璃杯的容积是多少?
    2. (2) 树脂眼镜的密度是多少?
  • 32. 铝的密度为2.7g/cm3 , 有一质量为540g,体积为300cm3的铝球。(已知ρ=2.7×103kg/m3 , ρ=1.0×103kg/m3
    1. (1) 通过计算判断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 (2) 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3. (3) 若将小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则整个铝球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