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2019)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更新时间:2020-12-13 浏览次数:10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二上·运城开学考) 下列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两组实验,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甲组: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小鼠 S型活细菌 S型活细菌

    乙组:R型活细菌+S型细菌的DNA S型活细菌+R型活细菌

    A .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都失去原有功能 B . 甲组中,从小鼠身上分离出的肺炎双球菌只有S型细菌 C . 甲组中,R型活菌获得杀死的S型细菌的荚膜而变成S型细菌 D . 乙组中,DNA的纯度越高,培养基上S型活菌的比例越大
  • 2. (2020高一下·七台河期末)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为粗糙的,R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光滑的 B . 荚膜的成分是蛋白质 C . 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只有S型菌而无R型菌 D . 该实验未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
  • 3. (2020高一下·西安期末)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果中,可获得活的S型细菌的是(   )
    A . 加入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 B . 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小鼠 C . 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液的小鼠 D . 添加经DNA酶处理后的S型细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
  • 4. (2020·浙江选考)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活体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的S型菌不能稳定遗传 B . 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荚膜物质使R型菌转化成有荚膜的S型菌 C . 离体转化实验中,蛋白质也能使部分R型菌转化成S型菌且可实现稳定遗传 D . 离体转化实验中,经DNA酶处理的S型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
  • 5. (2020高二上·双鸭山开学考) 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肺炎双球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 B . 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的作用 C . 在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菌的DNA后出现的菌落只有S型 D .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遗传物质
  • 6. (2020高一下·天津期末)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   )
    A . 病毒中只有DNA, 但没有蛋白质 B . DNA是遗传物质 C . 遗传物质包括 DNA和蛋白质 D . 细菌中只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 7. (2020高一下·天津期末) 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检测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
    A . 35S B . 32P C . 35S和32P D . 均检测不到35S和32P
  • 8. (2020高一下·焦作期末) 下列有关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子代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亲代噬菌体 B . 子代噬菌体合成蛋白质外壳的场所是噬菌体的核糖体 C . 子代噬菌体蛋白质的合成模板是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D . 子代噬菌体DNA的合成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9. (2020高一下·宜宾期末) 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别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 . T2噬菌体可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C . 搅拌的目的是让吸附在细胞上的T2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 . 离心后,离心管的沉淀物中主要是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 10. (2020高一下·眉山期末) 下列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格里菲思的实验充分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B . 艾弗里的实验中,转化效果与DNA纯度无关 C .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细菌,子代噬菌体可不含32P
  • 11. (2020高一下·成都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为细菌提供更多的氧气 B . 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中含有R型细菌的遗传信息 C . 将 S 型菌的DNA注射到活的小鼠体内可以分离得到S型活菌 D . 若用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离心后可检测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 12. (2020高一下·抚顺期末)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③用未标记的致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④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
    A . 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B . 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C . 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 D . 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 13. (2020高一下·绥化期末) 下列能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是(   )
    A .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B .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D . 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 14. (2020高一下·绥化期末)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关于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料、模板和酶都来自细菌 B . 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原料来自细菌 C .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核糖体、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 D .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 15. (2020高一下·绥化期末)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哪个选项(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
  • 16. 1928年,英国科学家利用小鼠做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1:R型活细菌+小鼠→小鼠存活;

    实验2:S型活细菌+小鼠→小鼠死亡→分离出S型活细菌;

    实验3: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小鼠存活;

    实验4: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R型活细菌+小鼠→小鼠死亡。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在实验4中从死亡的小鼠体内能够分离出细菌。
    2. (2) 除了用注射法,通过观察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区分R型细菌和S型细菌外,还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有无荚膜,有荚膜者为型细菌。
    3. (3) 如图为实验4中小鼠体内R型细菌的增长曲线,请在图中绘出S型细菌的增长情况。(用虚线绘制)

    4. (4)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 17. (2019高一下·韶关期末) 下图是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实验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分析:

    1. (1) 本实验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原因之一是其结构仅由组成。实验所用的研究方法是。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能否用含有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上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中能否含有32P或35S?
    2. (2) 完成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第一步:用 (填32P或35S)标记噬菌体;第二步:
    3. (3) 在本实验中,理论上沉淀物中放射性应该为0,而实验的实际结果显示:沉淀物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
    4. (4) 本实验若改用未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被32P、35S标记的细菌,理论上沉淀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分布情况如何?
  • 18. 烟草花叶病毒(TMV)与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致病斑不同,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 (1) 从c组实验中分离得到的病毒,蛋白质外壳是以为模板,以为场所合成的.所需的氨基酸、酶和ATP均来自
    2. (2) 本实验证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