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0-11-24 浏览次数:16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是哪一项(   )
    A . /撩  料/然   劲/长   取/手蹑脚 B . /快  雕/丝   制/见   张/坦荡如 C . /田  然/纯   亮/与   爱/销声 D . 热/热  形/声   改/术   吹/气喘
  • 2. 下列各项成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诚惶诚恐   振聋发聩   惨绝人寰   油光可见 B . 俯仰生姿   亭台轩榭   巧妙绝伦   就地取才 C . 步履蹒跚   毫无顾忌   无动于衷   金蝉脱壳 D . 永不休止   坚强不曲   妙手偶得   祸不单行
二、综合性学习
  • 3. 冬季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所以有“①”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做一个重要节日,因此有“②”的说法;冬至日,宁海民间有“③”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A.冬至大如年            B.过了冬天大一岁            C.冬至一阳生

  • 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播出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现在,学校组织了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活动,参观两程故里家风教育基地,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我参与我宣传)

    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家风家训家幸福,

    (活动二:我参与我观察)

    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作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自己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活动三:我参与我实践)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能代表古人“家风”“家训”的文本。请你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则,并根据示例写出它的含意及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

    ①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②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③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示例:我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指衣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它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的精神。

    我选

三、情景默写
  • 5. 古诗文默写。
    1. (1)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相见欢》)
    2. (2)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 (3)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争,总是给人带来无尽烦恼,它使得将士们“。”暗夜疾行潜伏突袭(李贺《雁门太守行》);它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思亲不得。“。”(杜甫《春望》);但是,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却是民心,正如孟子所言“。”(《孟子三章》)
四、名著阅读
  • 6. 阅读下列《昆虫记·螳螂捕食》片段,回答问题。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

     瘦弱的雄螳螂鼓起勇气,挺起胸,歪着脑袋,深情地凝望着未婚妻,久久不动。在得到默许的暗号后,它凑上前去,展开翅膀抖动起来,接下来是一个漫长而美好的婚礼。……

    1. (1) 第一段中螳螂“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指什么?请概括回答。
    2. (2) 螳螂在美好的婚礼之后,紧接着发生了什么令人惊异的事?
五、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雪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 (1)     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2) 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3. (3) 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

      ①“我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②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4. (4) 文章两处画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饭碗决定饭量

    ①法国的超市里,酸奶的容量一般为125克;美国的超市中,酸奶的容量大多是227克。决定食物摄取量的因素很简单,也十分重要,它就是包装的容量。也就是说,饭碗的大小,决定人食物摄取量的多少。事实上,人使用大碗吃饭时,饭量会较使用小碗时有所增加。对此,有人提出疑问:“自己有多饿,难道心里没数吗?即使碗再大,只要知道自己的饥饿程度,吃不了,就剩下一部分,最终吃下的不就一样吗?”

    ②答案并非如此。

    ③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罗津发现,食物基本单位的大小,是决定食物摄取量的重要因素。罗津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一家公司进行实验。在大厅中,他们准备了一些糖果,告知公司员工可以随意享用。第一天,研究人员准备了80粒小糖果,每粒重3克。翌日,他们将摆放的糖果数量减少到20粒,但是,重量增加到每粒12克。然后,他们每日下午前来统计所食糖果数量。实验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将12克的糖果摆入大厅后,职员们摄入的糖果量相对更多了。

    ④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或许是一种巧合。研究人员在美国一所高级公寓中,以相同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实验。他们在公寓大厅放置了装满巧克力的容器及勺子,过往居民可以随意取用。第一天,研究人员在容器中摆放的是小勺,次日换成放大4倍的大勺。每天下午,他们都会统计巧克力的剩余量。结果不出研究人员所料,更换大勺以后,过往居民吃下了更多的巧克力。可以断定,人类的饮食量并不是完全由食欲决定的,还取决于容器的大小,因为“碗”的大小影响了人的心态。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基本单位量认定为“最标准的平均量”。当碗较大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内疚心理,认为吃不完是浪费,在内疚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会尽量扩充自己的食量;当碗较小时,人们虽然想吃,但会担心“我是不是吃得太多了”“会不会有人笑话我”,在这种不安感的作用下,他们的摄入量相对要少很多。事实上,并没有人强迫他们产生这种想法,只是摆放在眼前的碗的大小,影响了他们的认识,使他们认定,“这个量就是标准”。韩国首尔医科大学刘太宇教授建议,不要区分食物种类,一定只吃一半的量。刘教授的忠告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⑥但是,人们有这样的疑问:“我认为这样很好,可是,怎样才能控制自己只吃一半呢?”答案非常简单,将所有的碗,一律换成容量减半的小碗。

    1. (1) 结合文段分析“饭碗决定饭量”的原因是什么?
    2. (2) 第③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第⑤段画线句子中加下划线的“通常情况下”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 (4)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并结合文段对此提出两条建议。

      材料一:《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评论说,中国的肥胖问题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加,有近15%的人口体重超标,儿童肥胖在15年里增加了28倍。

      材料二:肥胖与心血管、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相伴,更增加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目前已成为当今的医学难题。

      材料三:6月份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性的肥胖病学术大会上,一张世界肥胖病发病率排行榜统计图表表明,中国列在全球第10名。

六、对比阅读
  • 9.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 , 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托:托付。②之:到…去。③比:等到。④冻馁:使……受冻、挨饿。⑤如之何:对他怎么办?⑥弃:抛弃,此指绝交。⑦士师不能治士:士师,古代的司法官。后一个“士”当指士师的下属。治,管理。⑧已:止,这里指罢免。⑨顾:回头看,这里指环顾。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与民之(

      ②必敬必

      ③往之家()  

      ④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2. (2)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 (3) 语段(一)中,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
    4. (4) 孟子长于辩论,善于说理。语段(一)(二)中孟子都运用了类比方法进行说理,请结合两个语段内容做具体分析。
七、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八、作文
  • 11. 题目:我的青春…………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抄袭、套作给分为10分以下。如果抄袭前面阅读材料,判为0分。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2. (2020·唐河模拟)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木板问钉子:“你总是被铁锤敲打,却从不抱怨,这是为什么呢?”

        钉子笑笑说:“我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全靠铁锤的敲打。”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