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0-12-05 浏览次数:1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成都)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某县茶叶销售带来困难,该县副县长带头直播带货,在他倡议下,该县组织本地网红举办黑茶“网上开园节”,累计直播超过50场,观看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这表明网络直播(    )

    ①是一种创新的营销手段      ②彻底否定原有营销手段

    ③丰富消费者的购物方式      ④改变生产者的生产方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小亮玩微信时结识了一个自称夏先生的人,双方聊得比较投缘。不久后,夏先生称可以带他一起发财,并通过微信发了一个链接,让小亮下载并注册账户。你给小亮的合理建议是(    )
    A . 这是个好机会,应马上下载并注册账户 B . 要相信网友,以免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 C . 可先注册账户,一旦发现受骗再退出来 D . 要避免轻信盲从,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 3. (2020·武汉) 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设置云阅听朗读馆、云书店、云博物馆等内容板块,全方位展现5G技术给数字阅读带来的变化。这表明(    )
    A .  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 . 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C . 网络交往能摆脱时空限制 D .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 4. 在疫情期间,张明的小区微信群有人散布本小区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忠者的谣言。张明看到后,立刻回信息:不信谣、不传谣,请马上删除此信息,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张明对不实信息的回应说明(    )

    ①张明不了解社会,反应过度    ②张明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

    ③张明有较高的网络媒介素养    ④张明学会了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5. (2020·青岛) 疫情期间,网络学习成为广大初中学生居家学习的主要方式。某校为指导学生科学利用网络学习,与学生共同制定了网络学习公约。该公约应该包含的内容有(    )

    ①不沉溺于虚拟时空,坚持生活自律    ②规划网络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③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拒绝网络交流    ④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尊重同学隐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暑假期间,有的同学在家长陪伴下外出旅游,欣赏山河美景,寻访文物古迹,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同学们参加旅游(    )
    A . 可以尽早走上工作岗位 B . 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诱惑 C . 能从社会获得精神滋养 D . 对学习书本知识有干扰
  • 7. 我们是社区的居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    )
    A . 人的身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确定的 B .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 .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D . 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 8. 学习了“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你不赞同的是(    )

    ①参与只会影响学习            ②中学生年龄小,不应参与

    ③参与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      ④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形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9. 周末,初中生小刚与同学约好到公园参加护绿活动,途中发现路边的下水道井盖不见了。为防止误伤行人,他守在井口边,并打电话向路政部门反映情况,直到维修人员赶到才离开,结果耽误了约定的活动。你对小刚这一做法的评价是(    )
    A . 缺乏安全意识,未成年人不要在危险区域停留 B . 有违诚信原则,既然约定在先就不能失约 C . 责任意识不强,护绿活动对个人和社会更重要 D . 尽管耽误了护绿活动,但同样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 10. 几位同学针对网络谣言展开讨论,他们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同学说:网络谣言需要道德来约束 B . 乙同学说:我们不能在网络上发表言论 C . 丙同学说:网民要依法自律,不造谣不传谣 D . 丁同学说:网络世界是虚拟的,法律无权干涉
  • 11. 2017年5月14日,秦皇岛举行国际马拉松比赛。下面符合活动规则要求的是(    )

    ①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②对犯规的运动员扔矿泉水瓶,以示警告

    ③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地回答参赛人员的询问

    ④观众有序进入比赛场馆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下列行为中属于不遵守骑车交通规则的是(    )

    ①骑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不能驶入机动车道

    ②骑车时勾肩搭背、嬉笑打闹,数车并行

    ③骑自行车在市区道路上可以带人,但不要双手离把

    ④骑车时戴耳机收听广播或使用随身听、mp3等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据报道,某市交警最近在对行人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一位“哲学大妈”面对交警要求绕行的劝导,淡定回复:“人生能有多少个几百米!”另外一位五旬大妈闯红灯时遭到交警拦截,反驳道:“我都闯了几十年红灯了,要你管!”如果是你一名维护交通的志愿者,你会对她们说(    )

    ①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②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③遵守规则,人人有责

    ④主动营造有序的出行环境,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4. (2018八上·长春月考) 当前,大庆市正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活动。中学生要学会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要成为一名好市民,就要把自己融入社会,亲近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热心帮助他人

    ④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二、情境探究题
  • 15. 公共汽车内,非常拥挤,一片吵杂声。“喂,你挤着我了!”一个女孩在尖叫。“怎么,来劲,是吧!”一听就是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看来一场争斗不可避免。“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时传来一位老人声音,顿时车内一片沉寂。
    1. (1) 老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句话体现了哪种亲社会行为?
    2. (2) 养成亲社会行为具有什么意义?
  • 16.   2019年1月,国家网信办启动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促进网络生态空间更加清朗。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 17. 材料一:网络用好是个宝,查找资料不用跑。天下大事早知道,学习知识不可少。

    材料二:观察下边漫画。

    1. (1) 材料二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 (2) 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3. (3) 简要说明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危害。
三、简答题
  • 18. 在博物馆、公园、交通路口等地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下图所示的图标,它们在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学习和了解这些图标的含义。

    1. (1) 有关部门为什么要设立这些图标?
    2. (2) 看到这些图标,会给你怎样的启示?
    3.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4. (4)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应注意些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