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合肥包河区四十八分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

更新时间:2020-10-26 浏览次数:25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某同学在测量某一物体长度时,获得了如下数据:L1=2.11cm,L2=2.30cm,L3=2.11cm,L4=2.12cm,则该物体长度为(   )
    A . 2.103cm B . 2.16cm C . 2.11cm D . 2.10cm
  •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 . 1.5m/s B . 2.5m/s C . 1m/s D . 7km/h
  • 3. 在大楼电梯的箱顶上用绳悬挂一个物体,电梯静止时剪断悬绳,物体下落至电梯底板所需时间为t1;电梯在匀速下降过程中,剪断悬绳,物体下落至电梯底板所需时间为t2;电梯在匀速上升过程中剪断悬绳,物体下落至电梯底板所需时间为t3 , 则(      )
    A . B . C . D .
  • 4. 如图所示是新的“龟兔百米赛跑”的s-t图象,请根据这幅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 B . 比赛时,乌龟先出发 C . 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相遇过三次 D . 乌龟在比赛过程中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5.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音调相同的只有图甲和图乙 B . 响度相同的有图甲、乙、丙 C . 图丙的响度比图丁大 D . 甲的音调比丙的音调高
  • 6. 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
    A . 人的一种错觉 B . 烛火肯定被风吹动 C . 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D . 鼓面振动发声,带动空气振动
  • 7. (2020·海淀模拟)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B . 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 C . 小提琴演奏出的优美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D . 在高速路的两旁设置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8. 古筝、古琴都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古装影视剧中也常常出现它们的身影。然而,在剧中却常常出现演员弹奏古琴,配的古筝声音的穿帮镜头。我们发现穿帮是因为(   )
    A . 古筝和古琴的音色不同 B . 古筝和古琴的音调不同 C . 古筝和古琴的响度不同 D . 古筝和古琴长得不同
二、填空题
  • 9. 如图中的物体的长度是cm;中国正在修建世界上最高速的风洞,在风洞实验时,飞机相对于风洞中的空气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10.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象。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当时间t=s时,两车相距8m。

  • 11. 假期,小明坐客车去旅游。当客车行驶到高速公路保持车距标识牌“0m”处时,恰好后面一辆小汽车行驶到客车旁,此时客车上速度计显示为“80km/h”。当客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100m”处时,小汽车匀速行驶到了标识牌“200m”处,小汽车(选填“已经”或“没有”)超速。
  • 12. 甲乙两辆火车并排,若甲中乘客看到乙车往东行驶。

    ①若甲车静止,则乙车一定(选填“静止”“向东行驶”或“向西行驶”);

    ②若甲车向东行驶,则乙车一定(选填“静止”“向东行驶”或“向西行驶”)。

  • 13. 在合肥市中学生体育运动会的200m竞赛中,小华同学前百米用了15秒,后百米用了10秒,则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m/s,在跑步时他感觉站在边上为他加油的同学在往后退,是以为参照物。
  • 14. 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神经后,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这是因为(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跑步时他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

  • 15. 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减弱噪声。
  • 16. 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8.5s听到回声。则圆形凹坑的直径为米。

  • 17. 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三下敲击声。第二次听到的是通过传播来的(选填“空气”、“水”或“水管”)。
  • 18. 蝙蝠通常只是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但是它从来不会撞到墙上、树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这是因为蝙蝠会发出,利用原理来确认目标的位置。
三、实验题
  • 19. 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 (1) 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 (2) 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cm,则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3. (3) 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 20. 在“声现象”一章的学习中,李老师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图甲,把正在发生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

    ②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

    ③如图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1. (1) 图甲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实验说明声现象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2. (2) 图乙是在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
    3. (3) 图丙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频率的关系,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越(填选“高”或“低”)。
  • 21. 某小组同学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A处。

    1. (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 (2) 把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B处,用刻度尺测出AB的长s1=80cm,又用秒表测出小车下半段的路程所用时间2s,平均速度v=m/s;
    3. (3) 根据测量可知:小车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做运动;
    4.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填“大”或“小”)
    5. (5) 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各物理量时,为了减少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较(填“大”或“小”)些,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四、计算题
  • 22. 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图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章明在长为1768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两声时间相隔4.86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附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表如下:

    空气(0℃)

    空气(15℃)

    煤油(25℃)

    水(常温)

    331

    340

    1324

    1500

    3230

    3750

    5000

    5200

  • 23. 用激光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2.7 s后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光速 )问:
    1. (1) 月球距离地球多少km?
    2. (2) 如果一辆赛车以500 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 24. 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面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即刹车),又经过4.5s滑行45.9m车停下。求:
    1. (1) 汽车在司机反应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 (2) 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 (3) 汽车在滑行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