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宜昌市东部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1-05-17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每小题2分,21—30每小题3分,共70分)
  • 1. 新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小明在回顾自己的假期生活时说“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还经常跟爸爸起钓鱼,另外还参加了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真是太高兴了!”小明的体会说明(    )
    A . 小明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在学校学习 B . 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C .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从中体会乐趣 D . 中学生必须把假期全部时间用来参加社会活动
  • 2. 曾有人问一位哲人:“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哲人回答:“把它放进大海。”这简短的对话,揭示的深刻的道理是(   )
    A . 只要生活在社会中,我们就一定能健康成长 B .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 C .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 .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
  • 3. 在社会生活中,走进商城,我们是顾客和消费者;乘坐公共汽车,我们是乘客;在弟弟妹妹面前,我们是大哥哥(姐姐)。同一个人,有这些不同身份的原因是(    )
    A . 个人取得的成就不同 B . 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C . 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不同 D . 个人对社会所产生的作用不同
  • 4. (2018八上·顺德月考) 在初中阶段,每个同学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的“有字之书”,也要学习“无字之书”,以便充实和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无字之书”指(    )
    A . 广泛结交朋友 B . 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C . 探索科学的奥秘 D . 学习他人的知识和经验
  • 5. 全国劳模、淮安公交公司驾驶员杨朝艾,几年间,他安全行车100多万里,节约燃料费十几万元,安全运送乘客160万人次,服务质量零投诉,收到表扬信、电话100多个(封)。杨朝艾的事迹说明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    )
    A . 从关心时事做起 B . 遵守社会公德 C . 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D . 做好志愿者
  • 6. (2017七上·临川期末) 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等,这表明(    )
    A . 互联网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B . 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完成我们的一切 C . 离开了互联网,人们的生活会一片混乱 D . 互联网为我们工作、生活提供了便捷条件
  • 7.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据此回答小题。
    1. (1) 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近两年有部分省市出台了相关治理违规的政策。这说明(    )
      A . 规则来自秩序,保证社会正常进行 B . 只有这样才能杜绝闯红灯现象 C .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 D . 规则都是强制性的
    2. (2)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必须治理,因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们可以劝说这样的人群,不能认为(    )
      A . 良好的秩序离不开规则的保障 B . 公共生活需要有共同的准则 C . 做什么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D . 人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规则办事
    3. (3)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的违规现象,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我们而言,主要是为了(    )
      A . 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B . 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 C . 享有人身和财产安全 D . 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
  • 8.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这些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 人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B . 礼貌其实是讨人喜欢的手段 C . 人要做到少说话,免得话多有失 D . 人应该礼貌待人,讲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 9. 张某贩卖毒品被捕;李某驾车逆行被罚款。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 .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 . 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 .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D . 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 10. 金某因非法大肆复制、登载某知名网站独家授权的文学作品被网站控告。法院审理了该案件,判处他有期徒刑四年。该网站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采用的方式和途径是(    )
    A . 调解仲裁 B . 行政诉讼 C . 民事诉讼 D . 刑事诉讼
  • 11. 在该不该使用互联网与外国人交朋友的问题上,你赞成的观点是(    )
    A . 不该使用,网上朋友都靠不住 B . 不该使用,青少年自控能力太差 C . 可以使用,别人都这样做 D . 可以使用,互联网为我们交友提供了平台
  • 12. 葛洪说:“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万方。”这句话说明(    )
    A . 规则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B . 规则一旦制定,就不会改变 C .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D . 要自觉遵守规则
  • 13. 按照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从2018年10月1日开始个人所得税起点调整至5000元,我国上一次调整个税起点还是在2011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规则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B . 对于失去存在合理性的规则,需要废除 C . 规则的遵守需要他律和自律 D . 规则的改进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 14. 李强骑着自行车刚到十字路口,红灯恰巧亮了,这时绿灯方向正好没车,在李强前面的几个人便没有停下自行车,而是直接过去了。这时,李强应该(    )
    A . “随大流”,跟在大家后面一起过去 B .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过去 C . 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停下自行车等待 D . 走自己路,无需等待信号灯的指示
  • 15. (2018八上·南平期中)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结合所学的知识和当前实际情况你认为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文明有礼,是展示优雅风采的具体要求 B . 只要做到文明有礼,做任何事情都一定会成功 C . 文明有礼,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 D . 礼仪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
  • 16. 小林听说拨打“119”电话不要钱,便用公共电话随意按打“119”电话,谎称某地着火。他的行为是(    )
    A . 违法行为 B . 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C . 违纪行为,应受到纪律处分 D . 一种过错,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 17.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古语告诚我们(    )
    A .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本质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区别 B . 只要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就一定会发展成为犯罪 C . 犯大错往往是从犯小错开始的,要防微杜渐 D . 有一般违法行为不要紧,只要不犯罪就没有关系
  • 18. 古往今来,诚信如同一棵长生不老的大树扎根在中华大地,而2016年3月15日的“3·15”晚会上,却曝光了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正规企业的合法权益的事实。对企业而言,诚信是(    )
    A . 高尚的人格魅力 B . 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C . 资本、财富、竞争力 D . 良好的政府形象
  • 19. 下列属于亲社会的行为是(    )

    ①过马路看见盲人,上前搀扶

    ②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

    ③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涂乱写、乱贴广告而无动于衷

    ④参加献爱心活动,为灾区人民捐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0. 下列行为中,属于不尊重他人的表现的是(    )

    ①讥笑考试成绩不好的同学

    ②当着很多人的面取笑有生理缺陷的同学

    ③随意翻看他人的东西

    ④下课后单独向老师提出老师讲课中的错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1. (2016·威海) “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九成未成年人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未成年人要明确是非善恶,面对网络信息学会选择        ②国家有关部门既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又要加大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③互联网企业要加强自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④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③
  • 22.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32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对网络交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网络交往很诱人,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可以摆脱任何约束

    ②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③网络交住扩大了交往范围,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成为现实

    ④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自主、平等的特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3. 俗话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使我们正常地与人交往、相互帮助 

    ②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 

    ③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④良好的秩序能保证公共生活顺利的实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④
  • 24. 网络需要正能量,要求中学生应该(    )

    ①遵守网络规则,传播正能量

    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

    ③利用网络优势,大胆吸收网络上的一切信息

    ④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 25. 期中考试的过程中,小明看到自己班的同学王亮在作弊,为了不给自己的班级扣分,既不当场制止其作弊行为,也不向老师检举揭发。小明的行为说明(    )

    ①小明没有树立正确的班级荣誉感

    ②小明是一位很善于保护他人,对他人非常宽容的同学

    ③小明不敢于检举揭发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

    ④小明没有做到自觉维护规则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④
  • 26. 未成年人遇到不法侵害,应该(    )

    ①以牙还牙,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②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以防遭到更大的侵害

    ④敢于斗争,善于周旋,寻求法律保护,依法阻止不法侵害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④ D . ②③④
  • 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关心社会只上网就可以,关心社会也要感受社会变化

    ②关心社会变化,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

    ③自觉服务社会首先必须乐于奉献

    ④承担责任,最重要的当然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承担责任需要行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8.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遵章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我们应该(    )

    ①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修改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法律法规

    ③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④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0分)
  • 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王某,17岁、原来在校表现良好,后来由于结识社会青年,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沉迷于网络游戏,时常无钱上网,一次,王某在公共汽车上行窃时被抓,公安机关依法给予王某拘留10天的处罚。然而,他恶习不改,为达到勒索钱财的目的,竟然将邻居家10岁孩子李某绑架,李某不从,大声呼救,王某用石块猛砸其头部,致使李某当场死亡。

    1. (1) 王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为什么?
    2. (2) 王某从旷课开始,逐渐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3. (3) 以此为鉴,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 30.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千年古镇浙江乌镇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谈到互联网时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互联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

    请你谈谈对“互联网可以是阿里巴巴的宝库,也可以是潘多拉的魔盒”这句话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