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专题十二

更新时间:2016-07-25 浏览次数:1101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b ></b>
  • 1. (2018七下·苏州期中)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 . 秦隋宋 B . 秦隋元 C . 秦元明 D . 隋元明
  • 2.

    民族友好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位于右图中的( )


    A . B . C . D .
  • 3.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时期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设置了(   )

    A . 军机处 B . 西域都护 C . 驻藏大臣 D . 伊犁将军
  • 4. 历史上有些年代注定不平凡,让人无法忘记。1997 年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让人无法忘怀。香港的回归与哪一国策的成功实施有关(      )

    A . 科教兴国 B . 依法治国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一国两制
  • 5. 据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人口共35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6%,他们分布的地区则占全国总面积的60%。为此,国家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是(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社会保障制度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6. 为实现国家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 颁布“推恩令” C . 盐铁官营 D . 张骞出使西域
  • 7. 2014年3月1日晚,8名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有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古代(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元朝
  • 8.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A .   村民选举“海选”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 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 9.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实现的是 (  )

    A . 祖国统一 B . 民族平等 C . 民族团结 D . 共同富裕
  • 10.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民族区域白治制度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一国两制”构想
  • 11. (2016·南开模拟) 20世纪80年代初,为尊重历史与现实,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有一位领导人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位领导人是:(     )

    A .   毛泽东 B . 邓小平 C . 江泽民 D . 胡锦涛
  • 12.

    下表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


    A . 新疆 B . 西藏 C . 蒙古 D . 台湾
  • 13. 今天的香港、澳门属于我国的( )

    A . 经济特区 B . 少数民族自治区 C . 特别行政区 D . 经济开放区
  • 14.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波及我国西藏,中央派出救援力量帮助西藏灾民。下列属于历朝历代中央政府对于西藏地区进行统治和管辖的史实是(   )

    ①设立安西都护府                     ②宣政院的设立

    ③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④设置伊犁将军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15.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

    A . 秦孝公 B . 汉光武帝 C . 汉武帝 D . 北魏孝文帝
二、<b >综合题</b><b ></b>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井冈山)周围各县的农民,因为受过大革命的影响,觉悟程度较高。地势险要,出产丰富,群众条件好,这就是建立根据地的条件。

    ——罗荣桓《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习促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三  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判时指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我们不是晚清政府。如果到时还不收回,就无法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交代。”

    1. (1) 根据材料一,说出中共产党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3. (3) 材料三中的谈判针对的是哪一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

    4. (4)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什么样的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