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梁山中学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0-10-12 浏览次数:20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曾经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这掀开了中国一百多年屈辱的近代史。这场导致中国走进近代历史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甲午中日战争
  • 2. (2016·安徽) 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 . 发动鸦片战争 B . 火烧圆明园 C .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 . 对华倾销商品
  • 3. (2016八上·宜春期中) 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日本 D . 俄国
  • 4. (2018八上·郑州期末) 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下列情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苏州、杭州等中国的通商口岸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多了起来

    ②圆明园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③中国人民被严禁参加反帝斗争

    ④香港岛被英国割占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②①③ D . ④③②①
  • 5. 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的历史事件是(  )
    A . “公车上书” B . 创立《万国公报》 C . 强学会成立 D . 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 6. 中国同盟会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 . 广州起义 B . 萍浏醴起义 C . 黄花岗起义 D . 武昌起义
  • 7. 《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不平等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    )
    A . 割地的面积议 B . 赔款的数额 C . 开放的口岸 D . 开放工厂的特权
  • 8. 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
    A . 北京 B . 南京 C . 上海 D . 武昌
  • 9. 20世纪初期,邹容(下图人物)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    )

    A . 《革命军》 B . 《猛回头》 C . 《警世钟》 D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10.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 .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 .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 11. (2018八上·东莞期中) 2017年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104周年,孙中山等发动“二次革命”是为了维护(    )
    A . 辛亥革命的成果 B . 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C . 维新变法的成果 D . 国共合作
  • 12. (2016·郴州) 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是“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它的谜底应是(  )

    A . 北伐胜利进军 B . 五四爱国运动 C .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3. 下列关于下图这所学校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 B . 校长是孙中山,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 C . 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D . 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 14.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以下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 . 还我青岛 B . 废除二十一条 C .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15.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

    A . 发动武昌起义   B . 领导南昌起义 C . 发动秋收起义 D .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16. (2016·临沂) 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 . 朱德 B . 叶挺 C . 贺龙 D . 刘伯承
  • 17. 习主席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指(    )
    A . 南昌起义 B . 北伐战争 C . 秋收起义 D . 井冈山会师
  • 18. (2016八上·龙岩期末)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诗句中的军队是指(    )

    A .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 .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 . 新四军 D . 人民解放军
  • 19. (2016·泰安)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南昌起义 B . 中共“一大”的召开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 . 中共“七大”的召开
  • 20. 1918年5月,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刊登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该小说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他是(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
  • 21.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伴随着中国人民的一次次抗争,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历史》

    请问答:

    1. (1) 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 (2) 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3. (3) 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4. (4) 概括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史实(两例)。
    5. (5)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不断抗争,谈谈你的感想。
  • 22.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1895 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思想解放)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新的征程)

    材料五: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洋务运动在近代化探索中有何作用?
    2. (2) 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3. (3) 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4. (4) 中国共产诞生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5. (5) 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

    1. (1) 材料一中的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写出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红军长征胜利是以什么事件作为标志的?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3. (3) 材料三的图片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这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做关的转折点。请写出这次会议的名称。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4. (4) 作为青少年,应该弘扬那些“长征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