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0-10-30 浏览次数:24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qiáo)首          (àng)然               坦荡如(dǐ) B . 亮(zèn)           秀(xīn)                 (zhóu)舻相接 C . (gù)             (xià)隙                惟妙惟(xiào) D . (xùn)           (chì)热                 互相轩(miǎo)
  • 2. 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 频临                 长途拔涉                 重峦叠嶂 B . 遒劲                 鹤立鸡群                 旁逸斜出 C . 交卸                 和颜悦色                 连绵不断 D . 茸毛                 巧妙绝伦                 自出心裁
  • 3.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六枝三线博物馆展出了“三线时期“各项攻坚成果,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B . 脱贫工作凝聚着扶贫干部们严格的要求、一丝不苟的作风和费尽心血的付出。 C . 郎朗用抑扬顿挫的钢琴指法,将《黄河大合唱》演绎的气势磅碟、雄壮有力。 D . 六枝桃花公园里的那些动物石雕被雕刻得惟妙惟肖 , 吸引了很多孩子来观看。
  • 4. 下列句子表达无误的一项是(        )
    A . 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B . 窥一斑而知全貌,处一隅而观全局,既是一种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胸襟、眼界和格局。 C . 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些力量代表着社会所需的正能量。 D . 读刘祯《赠从弟》,只有理解作品内容,走进诗人心灵,才能读出“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雁门太守行》选自《李贺诗歌集注》,行是诗经名曲。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人。 B . 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 C . 茅盾,原名沈德鸿,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小说《子夜》、《蚀》三部曲。 D . 《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第二卷,由艾芙•居里创作,她是居里夫人的次女。
  • 6. 《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尽头,宽敞、干净、卫生。 B . 萤火虫的幼卵在雌性萤火虫肚子里时,就是发光的。 C . 蟹蛛十分勤快,为了自己的安乐窝,可以不断工作。 D . 红蚂蚁依靠触觉和极强的记忆力来指引它们爬回家。
  • 7. 近年来,六枝特区申报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列不属于我区文化遗产项目的是(        )
    A . 郎岱酱 B . 梭戛苗族服饰 C . 月亮河铜鼓乐 D . 九头山文化公园
二、名著阅读
  • 8. 请在横线处填入相应内容。

            第五次围剿于一九三三年十月开始。一九三四年一月,在苏维埃首都瑞金召开了第二次中华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总结革命的成就。我在会上作了长篇报告,大会选举了中央苏维埃政府——就是现在的这批人员。不久以后,我们就准备①了。它开始于一九三四年十月,在蒋介石发动他的最后一次围剿刚好一年以后,这一年作战和斗争几乎不断,双方的损失都很大。

            一九三五年一月,红军主力到达②。在随后的四个月,红军几乎不断地行军,并且进行了最有力的战斗。红军经历了无数艰难险租,横渡中国最长、最深,最满急的江河,越过一些最高,最险的山口,通过凶猛的土著居民的地区,跋涉荒无人烟的大草地,经受严寒酷、风霜雨雪,遭到全中国白军半数的追击﹣﹣红军通过了所有这一切天然障碍物,并且打破了粤、湘、桂、黔、澳、康、川、甘、陕地方军队的堵截,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了陕北,扩大了目前在中国的大西北的根据地。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篇

三、句子默写
  • 9. 默写
    1. (1)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记承天寺夜游》
    2. (2) ,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3. (3)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4. (4) 芳草长堤, 。(《采桑子》)
    5. (5) 《赤壁》中表现杜牧奇思妙想,起铺垫作用,将历史遗迹带到现实之中的句子是
    6. (6) 《雁门太守行》中 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极为壮美。
四、现代文阅读
  • 10. 现代文阅读

    我与袁隆平院士的二三事

    李政

            2010年我有幸进入湖南袁氏农业超级稻推广有限公司工作,公司的办公场地设在长沙袁氏农业集团里面,主要从事超级杂交水稻种子的示范推广与销售,实行统一的超级稻种子,超级稻专用肥料,专用配方农药,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开展一条龙全方位配套服务。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的追求是让杂交水稻走向全世界,并让杂交水稻的产量达到1000公斤。他成功了!他解决了世界三分之二人口吃饭的问题,倍受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那一年,袁院士80岁,正是第三期超级稻亩产达到90O公斤攻关年,我们组建公司进行超级稻的推广正合袁老心愿。

            公司召开袁氏农业超级稻推广启动会议的那天,省内省外热忱于超级稻研究与推广的仁人志士近百余人,聚集在省会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会议大厅,共商超级稻的推广发展大计。

            会议结束后,袁院士很兴奋地和参会成员合影留念。我拿着数码相机还拍摄了许多单个人员与袁老师的合影照片。最后我把相机递给身边的一位同事,授意他拍一张我与袁老的合影。我走到袁老身边挽着他的左手臂说:“袁老师,我也想同您合张影。”袁老笑颜可掬地偏过头来问我:“你是哪个单位的呀?”我回复说是定安公司的,袁老一听,连说了三个“好”字。

            就这样我和袁院士这位世界名人的合影照诞生了。

            袁老能同意与我这无名小辈合影拍照,我知道了这张照片的尊贵与份量

            (批注)尊贵与份量:既______来之不易,又____认可。)

            袁老一般不轻易与人合影拍照的,但只要是从事杂交水稻生产与推广行业的人,如有要求合影拍照的,袁老他都不推脱。

            我随同袁院士参加过两次大型超级杂交稻的观摩展示活动。一次是我们公司在湖南桃源县漆河镇明月村组织主办的“全国百强超级稻展示观摩会“。那年袁老81岁,陪同全国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科研院所领导、专家学者、种企老总总共2O0多人参加了观摩。事前公司副总经理安排我保护袁老的安全。那天,我紧挨在袁老身边,田间行走时我走在袁老的前面,遇到田间有较宽缺口的地方,我就想去扶袁老一把,生怕他一脚踩空摔倒,可我的手刚触及他的手肘,袁老一甩手把我推到身后去了,并说:“不用,不用,你走你的。”别看袁老80出头了,走在窄窄的田间小道上,步履轻盈稳当,健步如飞哩。

            (批注)步履轻盈,健步如飞:既____,又____。)

            另一次是随同袁院士一行到湖南南县白洋湖村,观摩水稻专家白德朗博士选育的超级稻新品种D两优15号百亩示范片。该品种的特征特性特别适应洞庭湖区种植,通过现场测产验收,亩产达到836公斤,省内外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市县领导、种企老总对该品种给予高度赞赏与肯定,种植农户非常满意!

            当我们要离开白洋村时,当地村民组组长杨财喜提着村民自发凑起的一篮新鲜鸡蛋和两只黑土鸡硬要送给袁院士,袁老哪里肯收啊,反反复复推了好多次。(反反复复,这来回的动作,既写出了村民对袁老的感激,又体现出袁老的质朴。)他对乡亲们说:“大家的一片好意老袁我心领了,你们把超级稻种好了,产量提高了是给的我最好礼物。再说你们把一只鸡养大不容易,千把糠万把米才能长大。你们硬要送给我那也行,这两只鸡和一篮鸡蛋共三百元,我给钱。”说完叫秘书掏钱。

            “这个钱我们绝对不能收,您为农村老百姓的粮食收成呕心沥血,不辞劳苦,八十多岁了还在奔波,我们看了都心酸,这是我们种田人的一点小心意,您一定要收下。”杨组长一边说着,一边抓着篮子提手死死地压在袁老手里。袁老还是不肯收,一直在推让。

            站在身后的南县县委书记徐德华出来解围了,他拿开杨组长的手对袁院士说:“这点东西您收着,算我的,我也是您的学生,就算是学生孝敬老师的一点心意,也是南县人民的一点心意!”徐书记把鸡蛋篮子交给袁院士的秘书,然后自己掏出300元钱硬塞给了杨组长。过后,衰老又将300元钱悄悄放进了徐书记的衣兜。

            平时,省里领导、其他专家学者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找袁老谈事情,如果办公室里找不到人,袁老秘书习惯了带人到他的试验田里找准能找到。

            袁隆平院士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被认为是解决世界人口饥饿问题的法宝。西方国家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称为“东方魔稻”,国际上把它称做继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

            如今,89岁的袁老还在为杂交水稻产量提升而奔波。

    ——选自《光明日报》

    1. (1) 根据选文内容,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袁隆平总尽量满足从事杂交水稻生产与推广人员的要求。 B . 对待村民给予的礼物,袁老不愿无偿获取,一定要付款。 C . 热衷于粮食研究的袁隆平院士,不在办公室就在实验田。 D . 袁隆平的第五大发明是解决世界人口饥饿问题的法宝。
    2. (2)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通过“我”的视角,展现了袁隆平卓越的人格与魅力。 B . 文章通篇采用侧面描写,用人民的满意烘托袁隆平的成就。 C . 作者善于观察与记录,重视对细节的刻画,使人物更鲜活。 D . 选文运用顺叙成文,回忆了“我”与袁老之间的几段往事。
    3. (3) 选文旁的批注有两处未完成,请结合上下文将批注补写完整。
    4. (4) 从材料选取上看,选文与鲁迅的《藤野先生》有相似之处;从人物描写上看,选文与朱自清的《背影》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并品味。
  • 11. 现代文阅读

    阳台上的遗憾

    韩少功

            南方人指路,总是说前后左右。北方人指路,总是说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以人为转移,是一种主观方位;东西南北,以物为坐标,是一种客观方位。这样说起来,似乎南人较为崇尚主观意志,北人较为遵从客观实际。

            指路方式的不同,当然还可能有更多的原因。比方说,南方降雨量偏多,云雨当头时四野茫茫,如果行人没有随身携带指南针,就很难像在北方多见的晴空之下,瞥一眼日头,轻易辨出东西南北。

            再比方说,北方平原地较多,建房不常受到地形限制,可以建得四向方正,多以皇宫或神庙为中心,次第森严秩序井然组成棋盘式格局。在那个棋盘里,东西南北已被纵横街道刻入人心,很难有南方的一份模糊和混乱。

            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庆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意和即兴的作品,呈礼崩乐坏纲纪不存之象,种种偏门和曲道,很合适隐藏神话、巫术和反叛,要展示天子威仪和官府阵仗,却不那么方便。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山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活泼,是一种帝国文化道统的稀薄和涣散。虽然免不了给人一种混乱之虞,却也生机勃勃。它们不像北方四合院,俨然规规矩矩的顺民和集体,一栋一梁的定向都不越雷池,严格遵循天理与祖制。

            乙。建筑外观上的南北之异,并不妨碍南方某些宅院与北方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比方有一些耳房和偏间,可供主人安置男仆和女佣。这些宅院也是很讲究家庭和合的,有东西两厢,有前后几进,可供主人安置庞大宗亲体系,包容儿孙满堂笑语喧哗的大团圆。在那大堂里正襟入座,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油然而生。倘若在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箫吹秋月,酒饮冬霜,也就免不了一种陶潜式的冲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一直在这样的宅院里浅吟低唱。

            丙。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一一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金钱成了比血缘更为强有力的社会纽带,个人成了比家族更为重要的社会单元,大家族开始向小家庭解体,小家庭又正在被独身风气蚕食,加上都市生育一胎化,已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要是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谁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乐都在邻居的众目睽睽之下?

            更为重要的是,都市化使地价狂升,很难容忍旧式宅院那样奢侈的建筑容积率。稍微明了国情的人,就不难理解高楼大厦是我们唯一现实的选择。看到某些洋人对四合院之类津津乐道,不必去过分地凑热闹。

            丁。这种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浸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们产生同样的流行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结?以前有一些人说,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同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作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品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

            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清代张潮在《幽梦三影》中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如此清心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已经永远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或者在汽车急驰而过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箫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用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些真趣。这不能不使人遗憾。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

    (摘自浙江文艺出版社《韩少功散文》一书)《读者》供稿

    1. (1) 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楼大厦建设的兴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B . 南方的古代建筑在外观和功用上区别于北方。 C . 作者仿照《幽梦影》选段,来讽刺趋同发展。 D . 南北方指路方式的不同与其特殊的环境有关。
    2. (2) “当然,南北文化一直在悄悄融合”这一句,应该放在文章的哪个位置?(   )
      A . B . C . D .
    3. (3) 请从文中摘录关键语句回答造成“阳台上遗憾”使城市越发趋同的具体原因。
    4. (4) 选文与叶圣陶《苏州园林》一样,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五、对比阅读
  • 12. 古代诗文阅读

    周亚夫军细柳(节逸)

    [汉]司马迁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节选)

    [汉]司马迁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 , 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执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富,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 , 韩赵宾从 , 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之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 , 曰:”属之子矣。”

    (注释)①浮:漂浮。这里指乘船。②固:险固。③实:充实。④乡:通“向”。⑤宾从:跟随、追随。⑤良久:许久,很久。

    1. (1)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B .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C . 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D . 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2. (2) 《孙子吴起列传》(节选)中指出治国理政关键在于“”。(请摘抄原句回答)
    3. (3)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亚夫治军有法,军营稳定有序。文帝视察细柳官却两次不得入,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 B . 文帝屡屡受阻,出门群臣皆惊。他们为周亚夫治军的严明而惊,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而惊。 C . 吴起未任国相,内心深感不满。魏国任相田文,吴起蛮横无理发问于功劳不如自己的田文。 D . 吴起田文对话,知晓未任原因。“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导致其未被任相。
    4. (4) 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 . 而谓吴起                 元方入门不(《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B . 之子矣                   引凄异(《三峡》》 C . 子孰起                   未复有能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D . 此魏国宝也           已而细柳军(《史记•周亚夫军细柳》》
六、诗歌鉴赏
  • 13. 诗歌鉴赏

    九日送别

    唐代:王之换

    庭萧瑟故人稀 , 何处登高且送(        )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①蓟:jì,古州名。唐开元十八年置。②稀:少,不多。③断蓬:犹飞蓬。比喻漂泊无定。

    1. (1) 根据全诗,填入诗中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2. (2) 本诗与《渡荆门送别》都是送别诗,你认为两首诗在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是否相同?请做简要分析。
七、综合性学习
  • 14. 下面是关于2019年天猫“双十一”的一则消息,请根据消息内容,拟写新闻标题。

            合肥日报11月4日报道双十一“未来”,促销“已来”。最近几年的双十一,促销力度很大,不少商家“舍得花血本”,这当中,不排除动的是歪心思,要的是假把式。信用要成为双十一的品质。快捷方便是电商的“上半场”,一些起步早、布局快的平台,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电商进入“下半场”,诚信守法是取胜关键。然而,进入下半场,必须在信用经济上下功夫,把信用注入电商的血脉之中。只有诚信守法经营,才能赢得顾客信赖,赢得市场尊重。

  • 15. 为了进一步了解天猫双十一,小记者采访了阿里巴巴工作人员。请根据下面内容,推断小记者提出的两个采访问题。注意要有针对性、语言得体。

    小记者:

    工作人员:“公司发起双十一,是想在现在的消费形势下,为消费者和商家创造一个年度相互回馈的机会。我们希望在这一天,让消费者感到购物的快乐。”

    小记者:

    工作人员:“云计算是我们的长期战略。我们坚信,未来的每一个业务都需要云计算的支持,它会成为公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八、作文
  • 16. 作文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拒绝谎言,欣赏真实;拒绝虚伪,欣赏坦诚;拒绝卑劣,欣赏高尚;拒绝怯懦,欣赏勇敢……这个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量和决心改变着我们。未来的日子,我会改变自己,改变未来。

    请以“改变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要求:①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清楚改变的过程;③详略得当,突出重点;④语言连贯,衔接紧密;⑤请勿套作,不得抄袭;⑥除诗歌外,文体皆可,但文体必须明确;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