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山大附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20-10-19 浏览次数:38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 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的是(    )
    A . 皇帝 B . 诸侯王 C . 法老 D . 单于
  • 2.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尼罗河谷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B . 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 C . 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 .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 3. 下列建筑中,属于古代罗马的是( )
    A . 帕特农神庙 B . 金字塔 C . 万神庙 D . 故宫
  • 4. 下图为古埃及金字塔,用作( )

    A . 法老的陵墓 B . 国家的卫城 C . 祭祀的神庙 D . 雄伟的宫殿
  • 5. 约从公元前36世纪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 )
    A . 约公元前3500年 B . 约公元前3100年  C . 约公元前2500年 D . 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 6.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在这里曾经孕育出的文明是( )
    A . 古巴比伦文明 B . 古埃及文明 C . 半坡文明 D . 河姆渡文明
  • 7. 迄今已知世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十二铜表法》 C . 《查士丁尼法典》 D . 《罗马民法大全》
  • 8.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强化神权的地位,规定婆罗门为第一等级。其社会成员是( )
    A . 富商 B . 国王和将军 C . 祭司、贵族 D . 手工业者
  • 9.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材料中的“人民”应该指( )
    A .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 . 雅典居民 C . 全体希腊人 D . 外邦人
  • 10. (2019·滨州模拟) 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通过将贝壳或石子投于壶中的方式,来对城邦事务进行表决。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    )
    A . 法制严明 B . 政治民主 C . 经济发达 D . 文化繁荣
  • 11. (2020·长春模拟) “人们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该材料反映了雅典(   )
    A . 建筑水平高超 B . 文化繁荣昌盛 C . 实行民主政治 D . 注重法制建设
  • 12. 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在他的统治下,诞生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他的传奇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他是( )
    A . 伯里克利 B . 屋大维 C . 亚历山大 D . 穆罕默德
  • 13.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并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史称“亚历山大帝国”。学者们认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 . 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B . 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 . 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 . 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战争
  • 14. “亚历山大在所征服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为经济和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 . 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B . 促使希腊文化走向衰落  C . 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 15. 王玉参加某报刊举办的“有奖竞答”活动,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其主要原因是( )

    A . 布匿战争的失败给罗马共和国带来了危机 B . 罗马平民要求民主、反对贵族专权的斗争高涨 C . 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斯巴达克起义 D . 日耳曼民族的入侵
  • 16. 公元前49年,凯撒率领军队进军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元老院。其中凯撒是( )
    A . 雅典将军 B . 古罗马执政官 C . 意大利旅行家 D . 基督教神职人员
  • 17. 古希腊被誉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其在哲学、文学、建筑学、绘画、雕塑和自然科学等方面都为后世相应领域奠定了雏形;而罗马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希腊的文化。下列有关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  B . 《掷铁饼者》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C . 古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  D . 罗马建筑没有吸收希腊建筑的特点,全是罗马人自己的创新
  • 18.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土地。这种自然环境成为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 .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 . 希腊的地理环境是产生民主制度的根源 D .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 19. 《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相传由盲诗人荷马创作。这部史诗反映了(    )
    A . 古代巴比伦文明 B . 早期罗马社会 C . 早期希腊社会 D . 古代印度文明
  • 20. 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
    A . “自由是天赐的” B .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 “认识你自己” D .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

    “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请回答:

    1. (1) 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是由哪国的哪位统治者制定的?
    2. (2) 这部法典维护的是哪一个阶级的利益?
    3. (3) 这部法典的世界地位怎样?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  古代雅典领土面积约2550平方千米,人口约20万~30万,男性公民最多时有3万~4万人。

    1. (1) 阅读材料一中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一、图二中的“公民大会”在雅典的地位如何?

      体现了雅典政治怎样的特点?

    2. (2) 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二中的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补充完整。
    3. (3) 结合材料二、三以及所学知识,雅典的民主真的像伯里克利所说的“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

      吗?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 23.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1. (1) 材料中所说的“民主政体”是指哪个国家的民主制度?
    2. (2) 这种民主政体在哪个人执政时发展到高峰?
    3. (3) 这种民主制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4. (4) 评价一下这种民主制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