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0-10-19 浏览次数:12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她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 . 洋务运动 B . 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
  • 2. (2017·徐州) 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3. 一本历史书上说清朝某时期出现了顽固派和洋务派,这一时期是指(    )
    A . 虎门销烟后 B . 《南京条约》签订后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 . 金田起义爆发后
  • 4. 有一公司筹拍有关义和团的电影,下列哪一情节不符合历史事实(    )
    A . 盛行于广东一带,打出“扶清灭洋”口号 B . 义和团捣毁教堂、拆毁铁路 C . 义和团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D . 1900年夏,义和团已控制了京津地区
  • 5. (2019八上·梅江月考) “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这一年是(  )

    A . 1840年 B . 1856年 C . 1900年 D . 1931年
  • 6. 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约180条。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多达100万人被突然中止生计,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这段话反映了戊戌变法过程中(    )
    A . 改革措施操之过急 B . 资产阶级妥协让步 C . 光绪皇帝软弱无能 D . 顽固势力发动政变
  • 7.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的旗帜是(    )
    A . 民主、共和 B . 自强、求富 C . 民主、科学 D . 民族、科学
  • 8. (2017·满洲里模拟) 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    )
    A . 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B . 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 . 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 . 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 9. 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
    A . 《革命军》 B . 《民报》 C . 《国闻报》 D . 《时务报》
  • 10. (2016八上·射洪期中) 下列哪项不属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    )

    A . 张作霖 B . 吴佩孚 C . 孙传芳 D . 袁世凯
  • 11.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 . 公车上书 B . 百日维新 C . 二次革命 D . 护法运动
  • 12. (2018九下·泰兴月考) 2018年是辛亥革命107周年,有关部门将举办纪念活动,考虑到这里发动了起义并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所以活动的主会场应定在(    )
    A . 南昌 B . 南京 C . 武昌 D . 上海
  • 13. 标志着清朝在中国统治结束的事件是(    )
    A . 武昌起义的胜利 B . 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C . 中华民国成立 D . 宣统帝下诏退位
  • 14. 陈独秀创办的刊物是(    )
    A . B . C . D .
  • 15. 1913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是为了维护哪一成果?(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护国战争
  • 16. 1923年,梁启超曾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
    A . 新文化运动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B . 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的原因 C . 二次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 .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 17. 在课本剧《陈独秀》的排练现场,最合适扮演陈独秀的同学说的台词应是(    )
    A .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B .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C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 .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 18. 毛泽东在延安时回忆说:“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作是(    )
    A . 《文学改良刍议》 B . 《狂人日记》 C . 《敬告青年》 D . 《文学革命论》
  • 19. 1919年,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学生振臂高呼口号。游行学生呼喊的口号中应该有(    )
    A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20. (2016八上·临洮期中) 三民主义不包括(  )

    A . 民族主义 B . 民主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民权主义
  • 21. 《全球通史》中写到:“当巴黎和会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叙述的是“示威游行”的(    )
    A . 背景 B . 经过 C . 性质 D . 影响
  • 22. “八一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是人民军队的标志,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武昌起义 B . 秋收起义 C . 广州起义 D . 南昌起义
  • 23. (2019八下·武邑月考) 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内容或意义搭配错误的是(    )

    选项

    历史事件

    内容或意义

    A

    八七会议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

    秋收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C

    三湾改编

    决定攻打敌人的中心城市

    D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A . A B . B C . C D . D
  • 24.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该公祭日定于每年(    )
    A . 7月7日 B . 8月15日 C . 9月3日 D . 12月13日
  • 25. 中华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先生为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亲笔手书“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一心一意,贯彻始终”训词。这一年是(    )

    A . 1912年   B . 1924年    C . 1925年   D . 1927年
  • 26. (2020·濠江模拟)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标志抗日战争的开始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八一三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事变
  • 27.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 . 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B .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 .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28. (2020·南模拟) 《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 . 创办黄埔军校 B . 北伐胜利进军 C . 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 . 实现全国统一
  • 29. 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原因

    结果

    A

    辛亥革命

    出现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B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国民党的成立

    C

    北伐战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D

    国共合作

    解放战争胜利

    A . A B . B C . C D . D
  • 30.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以下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可信度最高的是(    )
    A . 电影宣传片 B . 万人坑遗址 C . 幸存者回忆录 D . 侵华日军日记
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运动开始,它的弱点,就在只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工人农民参加。但发展到6月3号时,就不但是知识分子,而且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参加,运动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这场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摘编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 (1) 材料中“运动”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 (2) 小历认为,“该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材料二: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民报发刊词》

    材料三: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 (1) 写出材料一中“自救运动”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政府“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所创办的企业。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与材料一反映的时代相比,该指导思想是从哪一角度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一处主要内容说明“新知识分子”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
    4.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呈现的主要特点。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1961年董必武

    材料二:毛泽东是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开创了一条属于中国人的道路。

    材料三:1935年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前进,攻克贵州,在贵州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让博古下了台,这样全党终于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顺利完成了长征。

    材料四: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不得不发动兵谏,逼蒋抗日。第二年(1937年)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四十年前”是指哪一年?“会上逢”是指什么会议?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创造的革命道路。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会议是哪次大会?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的历史事件。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94年11月,正是平壤战败和黄海海战失败后,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朝的主张,第一次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维新思想家严复在天津的报纸上第一次提出了“救亡”的口号。

    ——摘自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1. (1) 材料中的“黄海海战失败”反映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哪场战争?
    2.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