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 地球与地图

地理考试

更新时间:2020-08-24 浏览次数:64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浙江) 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图一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二为图一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二谷地景观可见于图一中的(   )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2. (2) 图二谷地的成因是(   )
      A . 构造断裂下陷 B . 流水侵蚀作用 C . 层挤压弯曲 D . 冰川侵蚀作用
  • 2. (2020高二下·南昌期末)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乘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  )
      A . 先向东北,后转向东 B . 先向西北,后转向西南 C . 先向北,后转向南 D . 一直向东南
    2. (2) 当甲地地方时为18时时(  )
      A . 全球昼夜等长 B . 理论上全球为同一日 C . 昏线与乙地所在经线相交于赤道 D . 太阳直射180°经线
  • 3. (2020高二下·鹤岗期末)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   )
      A . -15℃或-25 ℃ B . -15 ℃或-35 ℃ C . -35 ℃或-25 ℃ D . -35 ℃或-45 ℃
    2. (2) 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洋流 C . 太阳辐射 D . 大气环境
  • 4. (2020·浙江) 图一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二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完成下面小题。

    1. (1) 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   )
      A . 持续变大 B . 先变大,后变小 C . 持续变小 D . 先变小,后变大
    2. (2) 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
      A . 5点 B . 6点 C . 7点 D . 8点
  • 5. (2020·新高考I)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魔鬼营地”是(   )
      A . B . C . D .
    2. (2) 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
      A . 7:20以前 B . 7:20—7:39 C . 7:40—8:00 D . 8:00以后
  • 6. (2020·江苏) 《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2017~2030年》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巴基斯坦“愿景2025”深入对接,为中巴合作带来新机遇。下图为“我国企业在中巴经济走廊重大投资项目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企业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于(   )
      A . 采矿和制造业 B . 金融和零售业 C . 交通和能源 D . 教育和医疗
    2. (2) 影响我国企业投资项目地域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市场规模和劳动力数量 B . 区位和资源禀赋 C .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D . 政策和文化传统
  • 7. (2020高二上·邵东期末) 下图中,甲为某地的平面图,乙图和丙图分别为沿甲图相应的点所作的地形剖面图。

    O地的地形是(     )

    A . 山峰 B . 山谷 C . 山脊 D . 鞍部
  • 8. (2020高二上·吉林期末)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到该地打猎。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
      A . B . C . D .
    2. (2) 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2019高二上·洛阳月考) 下图为等值线,其中a<b<c,完成下面小题。

    1. (1) 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则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沿岸暖流 C . 地形因素 D . 夏季风影响
    2. (2) 若该图为等高线图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某地区,则 ( )
      A . ①处坡度小于②处 B . ①处山坡降水较多 C . ②处为山脊 D . ③处山坡比①处山坡马尾松长得好
  • 10. (2019高二下·乌鲁木齐期末) 下图为等值线图,A、B数值依次减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如果此图为某地等压线(单位:百帕)图,下列各地天气可能是阴雨的是(    )
      A . ①③⑤⑥ B . ②④⑥ C . ②⑤⑥ D . ①③④⑥
    2. (2) 如果此图为某地等压线(单位:百帕)图,那么(    )
      A . AB线表示是脊线 B . AB附近可形成冷锋 C . ⑥受暖气团控制 D . ③处风向为西北风
    3. (3) 如果此图为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那么不正确的(    )
      A . AB线表示是山脊 B . AB线可能形成河流 C . ②处比④处坡度陡 D . 此处植被可能为针叶-阔叶混交林
  • 11. (2019·吉林模拟) 读北美地区500 hPa等压面高度分布等值线图(a>b>c>d>e>f),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N地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最不可能的是(   )
      A . 风和日丽 B . 阴雨天气 C . 日温差较小 D . 降温幅度小
    2. (2) 图示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巴西高原草木枯萎 B . 开普敦气候温和多雨 C . 我国各地区都昼短夜长 D . 澳大利亚小麦处于生长季节
  • 12. (2019·辽源模拟)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 靠近湖泊,气候湿润 B . 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C . 山口处,多大风天气 D . 四季严寒,冰天雪地
    2. (2) 一列由甲地开往丙地方向的火车经过丁地时,车上旅客看到乙湖面太阳反射光映入眼帘,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 . 5.30左右 B . 8.30左右 C . 10.30左右 D . 17.30左右
  • 13. (2019高二下·虹口模拟) 下图为某区域 7 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海陆性质不同,等温线数值 a>b>c 。甲地气温(     )

    A . 高于乙地,为陆地 B . 高于乙地,为海洋 C . 低于乙地,为陆地 D . 低于乙地,为海洋
  • 14. (2019高二下·惠州期中) 小明从地图上得知,乌尤尼盐沼(位置如左下图)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小明查到该盐沼的一幅景观照片(右下图): 盐沼表面凝结成无数块多边形,镶拼成一望无际的盐原,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据称这种景观每年都能见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根据图示信息,该盐沼(    )

      ①海拔超过4000米 ②位于高山间盆地 ③属热带草原气候 ④年内有积水季节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2. (2) 小明对该盐沼的形成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
      A . 海湾——地壳抬升——海水蒸发          B . 湖泊——气候变干——湖水蒸发 C . 地下盐矿——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剥蚀 D . 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燥——地表形成盐壳
    3. (3) 小明若在1月去该盐沼旅游,需要特别防范(    )
      A . 暴雪 B . 强风 C . 低温 D . 太阳辐射
  • 15. (2019高二上·宿州期末) 读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 . 自东南向西北 B . 自东北向西南 C . 自西南向东北 D . 自西北向东南
    2. (2) 下列河段水流速度最平缓的是(    )
      A . 甲乙河段 B . 乙丙河段 C . 丙丁河段 D . 丁戊河段
    3. (3) 甲丙之间的海拔高差可能是(    )
      A . 495m B . 580m C . 650m D . 888m
  • 16. (2018高一上·中山月考) 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下列四地中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太阳高度 B . 天气状况 C . 昼夜长短 D . 海拔
    3. (3)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
      A . B . C . D .
  • 17. (2018高一上·中山月考) 读我国某地的城市热岛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 . 东南风 B . 东风 C . 西风 D . 西北风
    2. (2) 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A . B . C . D .
  • 18. (2018高一上·中山月考) 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定这一推断成立,结合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在这一“微型冰河世纪”里,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 . M、R两地及北美冬小麦种植区等值线南移 B . 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C . 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D . 北美1月0 ℃等温线北移
    2. (2) 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 . 纬度和距海远近 B . 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 C . 地形和季风环流 D . 纬度和地形
二、双选题
  • 19. (2020·江苏) 研究人员在调查青藏高原地理环境时,利用遥感技术获得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上一千多个湖泊面积的年际变化数据。下图为“青藏高原色林错地区1984年和2015年同期卫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四地中,地势较低平的两地是(   )
      A . B . C . D .
    2. (2) 青藏高原环境调查应用遥感技术的优势有(   )
      A . 遥感光学成像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B . 能够获取地面调查人员难以到达地区的信息 C . 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影像信息 D . 可以取代研究人员的地面调查
三、综合题
  • 20. (2020·浙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冬半年,河南省有时会发生大气污染现象。某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该省发生了一次污染天气过程。下表为5个站点所在地此阶段的空气质量统计表。

    1. (1) 河南省的地势特点是。从地形类型看,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


    2. (2) 与安阳相比,简述南阳此次污染天气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成因。


    3. (3) 从能源利用角度,说出河南省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 21. (2020·江苏) [海洋地理]

    图一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二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说出甲乙两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并描述乙海域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
    2. (2) 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3. (3) 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
  • 22. (2020高二下·安徽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冬季风强劲,属半干旱区到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历史上塞罕坝曾开围放垦,原始森林几乎绝迹。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的风沙紧逼北京城。为了抵御风沙南侵,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塞罕坝的条件比同纬度的大部分地方都更不适宜林木生长,树木生长缓慢。但是几十年来,塞罕坝人还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从荒原到林海的绿色奇迹,同时也发展了经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材料二 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 (1) 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 (2) 说明塞罕坝原始森林破坏后,风沙紧逼北京的原因。
    3. (3) 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塞罕坝林场树木生长缓慢的原因。
  • 23. (2020·肥东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上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 (1) 根据等雪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2. (2) 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经济效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