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1-03-09 浏览次数:1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青春这个美丽季节,我们迎来了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我们的身体迅速长高、长壮,这一变化属于青春期的(    )
    A . 心理变化 B . 身体外形的变化 C . 内部器官的完善 D . 自主意识增强
  • 2. 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下列不可取的是(    )
    A . 参加集体生活放松自己 B . 我行我素封闭自己 C . 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D . 学会自我调节,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 3. 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对于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在(    )

    ①坚决不听别人的    ②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

    ③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④敢于向权威挑战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4. 从中国首批女飞行员,到遨游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女性在军队这个充满阳刚之气的队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男女平等,没有性别角色差异    ②塑造自我形象,发挥自身潜能

    ③女性比男性更优秀              ④不要受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5. 男生逻辑思维敏捷,数理化功课往往比较好;女生在英语、语文等功课上成绩往往比男生高。这启示我们应该(    )

    ①欣赏对方的优势,不断完善自己    ②欣赏自己的优势,不让别人超越

    ③认识各自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④与异性同学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早恋让我们不再快乐,让我们青春的脸上写满忧伤。错过今天所谓的爱情,还会有明天的芳草;如果错过了青春这段学习的最佳充电时间,我们将抱憾终生。”这段话启示我们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不恰当做法是(    )
    A . 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B . 学会拒绝,把握分寸 C . 尊重对方,自重自爱 D . 大胆接受,专心面对
  • 7. (2020七下·滨海期末) 面对挫折当自强,下列属于自强表现的是(    )
    A . 算了吧,知难而退才明智 B . 试一试,勇敢的接受挑战 C . 放弃吧,反正都是失败 D . 能行吗,这不是我擅长的
  • 8. 青春是风笛,是快乐;青春也是新月,也有缺憾……美好的青春需要我们(    )
    A . 尽情玩耍,摆脱一切束缚 B . 封闭内心,减少社交 C . 彻底消除内心矛盾,促进健康成长 D . 坚定信念,自信自强
  • 9. 十九省援鄂医疗队完成使命陆续返回,去机场一路,警车开道,武汉市民手持小红旗,自发地夹道欢送。一路的“再见”,一路的“谢谢你们!”网友纷纷感叹:泪目!一趟不平凡的旅程,一段守望相助的美好,大爱祖国。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 美好的情感能促使我们的精神发展 B . 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 C . 传递情感正能量仅仅是成年人的事 D . 我们应培养丰富的、高尚的情感
  • 10. 小凯班的篮球队在比赛中输了,非常苦恼和伤心。他回到家里,拿起一本自己平时最热爱的书读起来。书中美妙的自然景观描写、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在他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美感和愉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这一事例说明(    )

      ①情绪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    ②情绪有高雅和低俗之分

      ③消极情绪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调控    ④情绪是会相互传染的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2. (2) 小凯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 . 注意力转移法 B . 自我暗示法 C . 合理宣泄法 D . 理性升华法
  • 11. 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国家”二字。“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国家情怀的是(    )

    ①“飞流自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文天祥)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2020七下·滨海期末) 情绪与情感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下列属于情绪与情感的区别的是(    )
    A . 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 B . 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产生某种情感 C . 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情感是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D . 情感与情绪一样,都是复杂的
  • 13. (2017七下·营山期中) 一名八年级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倘若问我在这一年里最难忘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我会回答说是集体的温暖。这名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应该包括(    )

    ①被认可和接纳  ②得到尊重和理解     ③体验到挫败感  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蜘蛛合力,足以网住狮子”。这句谚语所揭示的道理是(    )
    A .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团结就是力量 B . 任何个人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 C . 集体的力量取决于人数的多少 D .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
  • 15. 若干个“我”构成了“我们”,“我”和“我们”休戚相关,下列名言警句与题意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A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B . 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 C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16. (2020七下·滨海期末) 学会在集体中发展个性,正确的做法是(    )
    A . 坚持个性,固执己见 B . 只见到自己的优点,忽视他人长处 C . 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D . 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个性不断丰富
  • 17. 下列关于小群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小群体中有利于交往和沟通 B . 在小群体中有利于发展和进步 C . 小群体必然会损害集体的利益 D . 要明辨是非,反对小团体主义
  • 18. (2020七下·滨海期末) 小芸因英语成绩不理想,她想利用课余时间补课,但她又是班上文艺骨干,需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节目,她不知怎么办才好。对此你给她的建议是(    )
    A . 自己的学习为重,不去排练 B . 不管学习了,班级利益是第一位的 C . 调整自己的节奏,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 D . 尽管去补课,让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
  • 19. 学校举办的经典诵读比赛中,张伟同学利用当评委的便利条件,为本班同学打高分。这种做法(    )

    ①犯了小团体主义的错误

    ②其实质是将局部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③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

    ④虽然损害了其他班级和学校的利益,但有利于本班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0. (2017七下·东台月考)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删除了“敢于斗争”“见义勇为”的要求,同时提醒青少年要“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自救”。这一变化(  )

    A . 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B . 为未成年人勇于同违法犯罪现象直接对抗提供了法律保障 C . 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D . 会减少社会上好人好事的发生
  • 21. (2020七下·滨海期末) “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 . 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B . 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C . 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D .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 22. 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当日正式生效。港区国安法将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守护神”。以上材料体现了法律哪方面的特征(    )
    A .  能够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B .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 .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 . 法律对每个公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 23. (2016·安徽) 某校在深化校园创建活动中,要求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维护法律权威.下列同学们的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按照交通标识骑行自行车         ②打听同学的秘密并到处传播

    ③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④破坏路灯和座椅等公共设施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4. 下图漫画《醉驾》告诉我们(    )

    A . 法律与人如影随形 B . 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C . 法律具有预测作用 D .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 2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
    A .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 . 实现中国梦,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C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26. (2018八下·凉山期中) 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对此,我们每个公民应该(    )

    ①积极宣传法律   ②知法懂法   ③信法守法   ④敢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二、情境探究题
  • 27. (2020七下·潢川期中) 2019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大会上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
    1. (1) 结合材料分析,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2. (2) 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 28. 溺水是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一到暑期,就容易发生学生溺水事故,特别是事故出现时,一些不善水性的孩子盲目施救,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使本来快乐的童年蒙上阴影,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不幸。为此,教育部编写了中小学生预防溺水童谣,希望能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能在喜欢玩耍的孩子们心间和脑海中流淌,借此多一份教育、多一份提醒、多一份平安。
    1. (1) 上述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保护?
    2. (2) 请你列出两部国家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3. (3) 面对特殊关爱和保护,中学生应该如何为建设法治中国作贡献?
三、分析说明题
  • 29. 材料一:昨天的《道德与法治》检测题,我得了满分。

    材料二:中午放学时,在操场一偏僻处发现一名高年级的同学在欺负一名低年级同学,我很愤怒,马上向政教处反映了情况,那名高年级同学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材料三:看到国家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向世界展示了美轮美奂的中国印象、中国风采,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材料四:“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山东援鄂医疗队队员张静静的话传递了情感正能量,让我们感动。

    1. (1) 前三个材料中的“我”有哪些情感体验?
    2. (2) 生活中我们可以有过哪些方式获得美好情感?
    3. (3) 材料四中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应该如何像张静静那样传递情感正能量?
  • 30. 实验中学七年级(1)班,一个凝聚了青春与梦想的班级,一个汇聚了朝气与斗志的团队。一年来,在班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班级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被评为“最美班级”,受到全校的好评。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 (1) 美好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2. (2) 集体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和沃土,我们应该怎样在集体共建中尽责?(至少列3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