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2020年高考化学6月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0-11-06 浏览次数:223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我国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有高纯硅、氮化镓、超高纯氢氟酸、线型酚醛树脂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英砂用焦炭还原可直接制得高纯硅 B . 氮化镓中氮、镓位于周期表中同主族 C . 超高纯氢氟酸可用于清洗硅表面SiO2 D . 线型酚醛树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2. OF2能在干燥空气中迅速发生反应:O2+4N2+6OF2=4NF3+4NO2。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 .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O B . 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 OF2的结构式:F—O—F D . NF3的电子式:
  •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Al具有导电性,可用于防锈涂料制造 B . NH3具有碱性,可用于生产NH4HCO3 C . Na2O2呈淡黄色,可用于呼吸面具供氧 D . FeCl3易水解,可用于蚀刻铜制线路板
  • 4. 实验室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并得到单质碘,主要步骤为:用浓NaOH溶液进行反萃取(3I2+6OH-=5I-+IO +3H2O)、分液、酸化(5I-+IO +6H+=3I2↓+3H2O)、过滤及干燥等。下列有关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装置甲反萃取时,倒转振荡过程中要适时旋开活塞放气 B . 用装置乙分液时,先放出有机相,关闭活塞,从上口倒出水相 C . 用装置丙从酸化后的体系中分离出单质碘 D . 用装置丁干燥单质碘
  • 5.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Al3+、Br-、CH3COO- B . =1×10-12的溶液中:K+、Na+、CO 、Cl- C . 0.1mol·L-1NaHSO3溶液中:Na+、NH 、ClO-、MnO D . 0.1mol·L-1Fe(NO3)3溶液中:Cu2+、Fe2+、SCN-、SO
  • 6.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Al与NaOH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 +3H2 B . Fe(OH)2与足量稀硝酸反应:Fe(OH)2+2H+=Fe2++2H2O C . Na2S碱性溶液中通入SO2生成Na2S2O3:3SO2+S2-=2S2O D . KMnO4酸性溶液与SO2反应:2MnO +5SO2+4OH-=2Mn2++5SO +2H2O
  • 7.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 MgCl2(熔融) Mg(s) MgO(s) B . CaC2(s) C2H4(g) C . FeS2(s) SO2(g) (NH4)2SO4(aq) D . Al(OH)3(s) NaAlO2(aq) AlCl3(aq)
  • 8. 抗菌化合物X可由埃及地中海沿岸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得到,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B .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C . 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D . 1mol化合物X至多与1molBr2发生反应
  • 9.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CuSO4稀溶液与Na反应析出Cu B . Fe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Fe2O3 C . SO2的水溶液与溴蒸气反应富集溴 D . 饱和食盐水与通入的NH3、CO2反应析出Na2CO3固体
  • 10.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IA族,W与Y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半径:r(Y)<r(X)<r(Z) B . 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C . 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W的强 D . X、Z、W三种元素可组成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 11. 最近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生产水泥的绿色工艺,其中的电化学装置如图。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 . X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 . 阴极区溶液的pH不断变小 D . 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
  • 12. 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NaHSO3溶液中滴加足量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NaHSO3未被氧化

    B

    向3mLFe(NO3)3溶液中滴加几滴HI溶液,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I-的还原性比Fe2+的强

    C

    向MgSO4、CuSO4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1滴稀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Ksp[Cu(OH)2]<Ksp[Mg(OH)2]

    D

    用精密pH试纸测得:浓度均为0.1mol·L-1的NH4HCO3溶液、HCOONa溶液的pH分别为7.8、10.0

    H2CO3电离出H+的能力比HCOOH的强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多选题
  • 13. 铁、铜及其化合物应用非常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下钢管常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阳极材料可用铜 B . 反应Cu2S+O2 2Cu+SO2 , 每生成1molCu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 C . 反应2Cu+CO2+H2O+O2=Cu2(OH)2CO3室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 D . 室温下,Ksp[Fe(OH)3]=4×10-38 , pH=4的含Fe3+溶液中,c(Fe3+)≤4×10-8mol·L-1
  • 14. 室温下,用NaOH溶液滴定X(NaH2PO4或NH4Cl)的稀溶液,溶液pH与n(NaOH)/n(X)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Ka=-lgKa , H2PO +PO 2HPO 。室温时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0.1mol·L-1NH4Cl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溶液呈中性:c(Cl-)=c(NH )>c(NH3·H2O) B . 0.1mol·L-1NaH2PO4溶液中滴加NaOH至溶液呈中性:c(Na+)>3c(HPO )+3c(PO ) C . 0.1mol·L-1NaH2PO4溶液中滴加K3PO4至溶液呈中性:c(K+)>c(Na+) D . 0.1mol·L-1NaH2PO4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溶液呈中性:c(H3PO4)+c(H2PO )+c(HPO )+c(PO )>2c(NH )+2c(NH3·H2O)
  • 15. CO2催化重整CH4的反应:(Ⅰ)CH4(g)+CO2(g) 2CO(g)+2H2(g);ΔH1

    主要副反应:(Ⅱ)H2(g)+CO2(g) CO(g)+H2O(g);ΔH2>0,

    (Ⅲ)4H2(g)+CO2(g) CH4(g)+2H2O(g);ΔH3<0。

    在恒容反应器中按体积分数V(CH4)∶V(CO2)=50%∶50%充入气体,加入催化剂,测得反应器中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ΔH1=2ΔH2H3<0 B . 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大起始时V(CH4)∶V(CO2),可抑制副反应(Ⅱ)、(Ⅲ)的进行 C . 300~580℃时,H2O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大,是由于反应(Ⅲ)生成H2O的量大于反应(Ⅱ)消耗的量 D . T℃时,在2.0L容器中加入2mol CH4、2mol 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为75%,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小于81
三、工业流程
  • 16. 一种利用H2C2O4(草酸)作助溶剂,酸浸提取硫酸烧渣(主要含Fe2O3、FeO、SiO2等)制备铁红并回收副产物硫酸铵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H2C2O4可沉淀Ca2+、Fe2+等金属离子,可与Fe3+生成[Fe(C2O4)3]3- , 在硫酸作用下可热分解生成CO和CO2

    1. (1) 用50%的硫酸“酸浸”时,反应液的温度、H2C2O4的加入量对铁浸取率的影响分别如图1、图2所示:

      ①“硫酸烧渣”中Fe2O3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图1中,反应液的温度高于95℃时,铁浸取率开始降低,其原因是

      ③图2中,H2C2O4加入量在5~20%时,铁浸取率随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其原因是;H2C2O4加入量超过20%时,铁浸取率反而开始降低,其原因是

    2. (2) “沉铁”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由“过滤1”的滤渣制备铁红的“操作X”为
  • 17. 实验室以合成氨(低温变换的)废催化剂(主要含Zn、Cu的单质和氧化物)为原料制取ZnCO3·2Zn(OH)2和Cu2O,其实验流程如图:

    1. (1) “灼烧”时,需用的硅酸盐质仪器除玻璃棒、酒精灯外,还有
    2. (2) “浸取”时,生成[Zn(NH3)4]CO3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加“Zn粉”时,为使Zn粉不过量太多{已知:溶液中[Cu(NH3)4]2+呈深蓝色},合适的操作方法及依据的现象是;分离出的铜粉中混有少量Zn,提纯铜粉的方案是
    4. (4) 已知反应:[Zn(NH3)4]2+ Zn2++4NH3K=3.5×10-10 , 由[Zn(NH3)4]CO3溶液制取ZnCO3·2Zn(OH)2 , 可采用的装置是(填字母)。

    5. (5) 设计以提纯后的铜粉为原料制取Cu2O的实验方案:向烧杯中加入计量的铜粉,,静置、冷却、过滤、水洗及干燥[已知在约50℃时,发生反应:Cu+H2O2+H2SO4=CuSO4+2H2O。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稀硫酸、葡萄糖溶液、10%的NaOH溶液和15%的H2O2溶液]。
四、综合题
  • 18. 3-丙基-5,6-二羟基异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Ⅰ.

    Ⅱ.Ph3P

    Ph为苯基,Bu为CH3CH2CH2CH2—,t—Bu为(CH3)3C—,R1~R4为烃基或H

    1. (1) 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 (2) E→F的反应类型为
    3. (3) D的分子式为C14H18O4 , 写出其结构简式:
    4. (4) 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只写一种)。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碱性水解后酸化,两种水解产物分子中均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 (5) 写出以 和Ph3P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有机催化剂及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 19. ClO2广泛用于水处理、纸浆漂白等。
    1. (1) 制备ClO2原料有NaClO2等,产生的ClO2(g)用蒸馏水吸收得到吸收液A。

      ①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NaClO2与盐酸在微热条件下生成ClO2气体(及少量副产物Cl2),写出其反应生成ClO2、NaCl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2. (2) 碘量法测定ClO2吸收液A中ClO2和Cl2的浓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向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25mL100g·L-1KI溶液(足量),再向其中加入5.00mLClO2吸收液(发生反应:2ClO2+2KI=2KClO2+I2 , Cl2+2KI=2KCl+I2)。

      步骤2.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2Na2S2O3+I2=2NaI+Na2S4O6)至浅黄色,再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消耗Na2S2O3溶液6.00mL。

      步骤3.向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5mL2mol·L-1硫酸溶液酸化,发生反应:KClO2+4KI+2H2SO4=KCl+2K2SO4+2I2+2H2O。

      步骤4.重复步骤2操作,第二次滴定又消耗0.1000mol·L-1Na2S2O3溶液20.00mL。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ClO2吸收液A中ClO2和Cl2的浓度(单位g·L-1 , 写出计算过程)。

  • 20. NaClO广泛用作消杀剂、水处理剂及漂白剂等。

    已知:NaClO溶液中物种分布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1所示。

    1. (1) 向NaClO溶液中通入CO2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CO3的lgKa1、lgKa2依次为-6.38、-10.21);反应ClO-+H2O HClO+OH-的lgK=
    2. (2) 用Na+导体陶瓷膜电解法生产次氯酸钠溶液的装置如图2所示。

      ①阳极产生Cl2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其他条件不变,若撤去“Na+导体陶瓷膜”,NaClO的产率则会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3. (3) NaClO溶液中ClO-与H2O产生更强氧化性的HClO,可将水体中氨氮氧化为N2(NH3比NH 更易被氧化)。室温时,取氨氮废水200mL,在转速、NaClO投加量相同且均反应30min时,反应初始pH对剩余氨氮浓度及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

      ①NaClO氧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pH在3~7时,随pH增大氨氮去除率升高的原因是

      ③pH在7~9时,随pH增大氨氮去除率降低的原因是

  • 21. 硼的化合物或合金在储氢、有机合成、超导等方面用途非常广泛。
    1. (1) Mn(BH4)2是一种储氢材料,M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 (2) 与环硼氮六烷[分子式为(HNBH)3]互为等电子体的常见分子是(填结构简式);推测环硼氮六烷在热水、CH3OH中的溶解性:(填“难”或“易”)溶于热水、CH3OH。
    3. (3) 化合物X(如图所示)可由CH2CHCH2MgBr与B(OCH3)3制备。X分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1molX分子中含σ键数目为

    4. (4) YxNiyBzCw在临界温度15.6K时可实现超导,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

五、实验题
  • 22. 利用生产麦芽酚废渣[主要含Mg(OH)Br,以及少量NH4Cl和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等]制取溴乙烷的实验流程如图:

    1. (1) “酸溶”时,水与废渣的质量比约为2∶1,加水量不宜过少的原因是
    2. (2) “操作A”的名称是
    3. (3) “蒸馏”出Br2时,最适合的加热方法是
    4. (4) “制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图中仪器Q的名称是

      ②烧瓶中生成溴乙烷、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设计将粗溴乙烷进行纯化的实验方案:,得纯净干燥的溴乙烷[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蒸馏水、无水CaCl2、1%的NaOH溶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