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泰州市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11-04 浏览次数:163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秦岭,关注山清水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集中深埋废旧电池 B . 远海排放工业污水 C . 减少冶炼含硫矿物 D .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
  • 2. “新冠病毒”疫情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下列有关抗疫物资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碘酊中质量数为127的碘原子: B . 供氧剂中过氧化钙(CaO2)的电子式: C . 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ClO Na+ClO D . 口罩“熔喷层”原料中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 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
    A . Al2O3难溶于水,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 . 晶体Si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作光导纤维 C . 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张 D .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 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NH 、H、NO 、SO B .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Mg2、Fe2、NO 、Cl C . 0.1 mol·L1 FeCl3溶液中:K、Na、Br、SCN D . c(H)=1×104 mol·L1的溶液中:K、Cu2、Cl、SO
  • 5. 高温下,Fe2O3和H2反应可转化为Fe3O4 , 方程式为3Fe2O3+H2 2Fe3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e2O3俗名磁性氧化铁 B . 该反应条件下H2的还原性强于Fe3O4的还原性 C . 每消耗160 g Fe2O3 , 反应中转移2×6.02×1023个电子 D . Fe3O4可由Fe与H2O在常温下反应制得
  • 6. 下列有关实验室氯气的制备、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装置中,错误的是( )
    A . 制备Cl2 B . 收集Cl2 C . 验证Cl2具有氧化性 D . 吸收Cl2尾气
  • 7.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Na2O2与H2O反应:2O +2H2O=O2↑+4OH B . 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Cu粉:2Fe3+3Cu=2Fe+3Cu2 C . 向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2H+SO +Ba2+2OH=BaSO4↓+2H2O D . 向银氨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Ag(NH3)2]+2H=Ag+2NH
  • 8.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与X属于同一主族,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r(W)>r(Z)>r(Y)>r(X) B . X和W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C .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 D . Y的简单阳离子和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 9.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 . MgCO3 MgCl2(aq) Mg B . Cu2(OH)2CO3 CuO Cu(OH)2 C . BrCH2COOH HOCH2COOH D . NH3 NO HNO3
  •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铜丝缠在石墨棒上插入稀硝酸,可加快NO生成速率 B . 双液电池中,可用浸有CCl4的滤纸作盐桥 C . K2FeO4可用作碱性Zn-K2FeO4电池的正极材料 D . 生铁发生吸氧腐蚀时的腐蚀速率与O2的浓度有关
  • 11. 化合物X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B . 分子中存在1个手性碳原子 C . 化合物X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 1 mol化合物X最多可与1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12. 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B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为BaSO3

    C

    向蔗糖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并搅拌,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D

    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苯酚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后者红色更深

    碳酸酸性强于苯酚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多选题
  • 1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图1可表示电解200 mL 0.1 mol·L1 NaCl溶液过程中,产生氢气体积(标准状况)与转移电子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 B . 图2可表示常温下0.1 mol·L1盐酸滴加到40 mL 0.1 mol·L1 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 C . 高温下能自发进行的反应CO2(g)+H2(g) CO(g)+H2O(g)的能量变化如图3所示,则该反应的ΔS>0 D . 图4可表示反应N2(g)+3H2(g) 2NH3(g)在t1时刻扩大容器体积时,v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 14. 已知:邻苯二甲酸(H2A)的Ka1=1.1×103 , Ka2=3.9×106。室温下,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邻苯二甲酸氢钾(KHA)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1 mol·L1 KHA溶液中:c(K)>c(HA)+2c(A2) B . 加入NaOH溶液至pH=8时:c(K)>c(A2)>c(HA)>c(H2A) C . 加入20 mL NaOH溶液时:c(OH)+c(A2)=c(Na)+c(H)+c(H2A) D . 在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减小
  • 15. 初始温度为t ℃,向三个密闭的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4HCl(g)+O2(g) 2Cl2(g)+2H2O(g);ΔH=-116 kJ·mol1 , 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类型

    初始

    体积

    初始压

    强/Pa

    反应物投入量/mol

    平衡时Cl2

    物质的量/mol

    HCl

    O2

    Cl2

    H2O

    恒温恒容

    1 L

    2×105

    4

    1

    0

    0

    1

    绝热恒容

    1 L

    p2

    0

    0

    2

    2

    a

    恒温恒压

    2 L

    p3

    8

    2

    0

    0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4HCl(g)+O2(g)⇌2Cl2(g)+2H2O(l)的ΔH>-116 kJ·mol1 B . a>1, b>2 C . p2=1.6×105 Pa, p3=4×105 Pa D . 若起始向容器Ⅰ中充入0.5 mol HCl、0.5 mol O2、0.5 mol Cl2和0.5 mol H2O,则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三、工业流程
  • 16. 一种固定烟气中CO2的工艺流程如下:

    1. (1) “反应Ⅰ”中,CO2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反应Ⅰ”中,提高烟气中CO2去除率的可行措施有(填字母)。

      a. 采用高温       b. 加快烟气流速         c. 增大氨水浓度

    3. (3) 若测得滤液中c(CO32-)=102 mol·L1 , 则Ca2是否沉淀完全?(填“是”或“否”)。[c(Ca2)<105 mol·L1时视为沉淀完全;Ksp(CaCO3)=4.96×109]
    4. (4) “反应Ⅱ”中,溶液的pH和导电能力变化如图1所示,导电能力初始时快速降低,后来逐渐上升的原因是

    5. (5) CaCO3可用于调节废水的pH,以除去其中的Fe3。溶液pH对除铁效率影响如图2所示。

      ①除铁时应控制溶液的pH为(填字母)。

      a.  0.5~1.5          b. 1.5~2.5          c. 2.5~3.5

      ② 除铁时pH稍大会生成Fe(OH)3胶体,显著降低除铁效率,其原因是

四、推断题
  • 17. 化合物F是一种非天然氨基酸,其合成路线如下:

    1. (1) 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2. (2) D→E的反应类型为
    3. (3) B的分子式为C7H6O,写出B的结构简式:
    4. (4) 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X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X的结构简式:

      ①六元环状脂肪族化合物;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1 mol X反应能生成4 mol Ag;

      ③分子中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 (5) 写出以 、CH3NO2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五、计算题
  • 18. 双氧水是重要的化学试剂。
    1. (1) 一定条件下,O2得电子转化为超氧自由基(·O ),并实现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写出图示转化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K2Cr2O7酸性条件下与H2O2反应生成CrO5 , 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CrO5中-2价O与-1价O的数目比为
    3. (3) H2O2可用于测定酒精饮料中乙醇的含量。现有20.00 mL某鸡尾酒,将其中CH3CH2OH蒸出并通入17.0 mL 0.200 0 mol·L1 K2Cr2O7溶液(H2SO4酸化)中,发生反应:K2Cr2O7+C2H5OH+H2SO4―→Cr2(SO4)3+CH3COOH+K2SO4+H2O(未配平)

      再用0.400 0 mol·L1的双氧水滴定反应后所得的混合液,用去19.00 mL双氧水,滴定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1:4H2O2+K2Cr2O7+H2SO4=K2SO4+2CrO5+5H2O

      反应2:H2O2+CH3COOH=CH3COOOH+H2O

      则该鸡尾酒中CH3CH2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写出计算过程)。

六、实验题
  • 19. Co3O4(Co为+2和+3价)可应用于磁性材料等领域。实验室利用乙酸钴晶体[Co(CH3COO)2·4H2O]制备Co3O4的实验步骤如下:

    Ⅰ. 将乙酸钴晶体配成溶液X,缓慢滴加(NH4)2CO3溶液,30 ℃水浴一段时间;

    Ⅱ. 将混合液高压密封加热到160 ℃,得到含碱式碳酸钴晶体[2CoCO3·3Co(OH)2·H2O]的浊液;

    Ⅲ. 制备碱式碳酸钴晶体;

    Ⅳ. 将碱式碳酸钴晶体在空气中煅烧得Co3O4产品。

    已知:碱式碳酸钴晶体不溶于冷水和乙醇,可溶于温水,常压下高于30 ℃开始分解。

    1. (1) 乙酸钻晶体中钴含量可用配位滴定法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 滴定前,锥形瓶和滴定管均须用标准溶液润洗

      b. 读数前,需排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

      c. 滴定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颜色变化

    2. (2) “步骤Ⅰ”30 ℃水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温度计应置于(填“a”或“b”)处。
    3. (3) “步骤Ⅱ”采用高压密封加热的目的是
    4. (4) “步骤Ⅳ”中,在实验室煅烧碱式碳酸钴晶体所需的仪器除酒精灯、三脚架以外,还需要的硅酸盐质仪器有,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步骤Ⅲ”中,设计由“步骤Ⅱ”的浊液制备碱式碳酸钴晶体的实验方案:。(实验须使用的试剂:蒸馏水、乙醇)
七、综合题
  • 20. 锂二次电池新正极材料的探索和研究对锂电池的发展非常关键。
    1. (1) 锂硒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①正极材料Se可由SO2通入亚硒酸(H2SeO3)溶液反应制得,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一种锂硒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充电时Li(填“Se”或“Li”)极迁移。

      ③ Li2Sex与正极碳基体结合时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3种Li2Sex与碳基体的结合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 (2) Li2S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高,其正极材料为碳包裹的硫化锂(Li2S)。

      ① Li2S可由硫酸锂与壳聚糖高温下制得,其中壳聚糖的作用是

      ②取一定量Li2S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测得样品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固体残留率= ×100%)分析300 ℃后,固体残留率变化的原因是

  • 21. 工业上生产铬单质涉及的反应如下:

    Na2Cr2O7+2C Cr2O3+Na2CO3+CO↑

    Cr2O3+2Al 2Cr+Al2O3

    1. (1) Cr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 (2) Na、O、C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3. (3) 与CO 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填化学式)。
    4. (4) Cr2O3具有两性,溶于NaOH溶液形成配合物Na[Cr(OH)4]。

      Na[Cr(OH)4]中配体的化学式为,1 mol该配合物中含σ键数目为

    5. (5) 合金CrAl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写出该合金的化学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