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15 浏览次数:14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B . 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C . 金属的逸出功和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 . 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越少
  • 2.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证明 B . 布朗运动是花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 两个分子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其分子力逐渐增大,而分子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D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和压强都一定增大
  • 3. 短道速滑接力赛中,质量为60kg的甲以大小为10m/s的速度在前面滑行,质量为50kg的乙以大小为12m/s的速度从后面追上,并迅速将甲向前推出,之后乙的速度大小变为4m/s,乙的方向与原速度方向相反(整个过程均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推后瞬间甲的速度大小为(   )
    A . B . C . 30m/s D . 33m/s
  • 4. 关于光的全反射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一定发生全反射 B . 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射向传播速度小的介质时可能发生全反射 C . 光导纤维传输信号和全息照相利用的都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D . 水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亮,是因为光从水或玻璃射向气泡时在界面发生了全反射
  • 5. 根据热学中的有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尽管技术不断进步,热机的效率仍不能达到100%,制冷机却可以使温度降到-293℃ B . 第二类永动机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因为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C . 把装有不同压强、不同温度的气体的两容器连通,温度高的气体会向温度低的一方传递热量,压强大的气体会向压强小的一方流动 D . 改进内燃机结构,提高内燃机内能转化率,最终可能实现内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玻尔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 核反应完成后产生的核废料是绿色无污染的 C . 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射线都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 D . 是重核的裂变
  • 7. 关于电磁波和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均平行 B . 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间的电磁波随即消失 C .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不同 D . 狭义相对论中的假设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均成立
  • 8. 图甲为一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P、Q、M、N是平衡位置分别在 m、 m、 m、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N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0.15s时间内,质点P沿x轴负方向移动了3m B .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 C . 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D . 从此时刻开始,质点M比质点Q早0.1s到达正最大位移处
二、多选题
  • 9. 如图所示,斜面体Q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物块P从斜面体Q的顶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往下滑,在下滑过程中,物块P的速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P和斜面体Q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 物块P和斜面体Q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C . 斜面体Q始终静止在水平面上 D . 物块P和斜面体Q以一定的速度共同向左运动
  • 10. 如图所示,将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处,乙分子放置于r轴上距离O点很远的r4处,r1、r2、r3为r轴上的三个特殊的位置,甲、乙两分子间的分子力F和分子势能Ep随两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设两分子间距离很远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B .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C . 当分子间距离 时,甲、乙两分子间只有分子斥力,且分子斥力随r减小而增大 D . 乙分子从r4到r2的过程中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从r2到r1的过程中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 11. 如图所示,两束可见单色细光束沿球心所在平面的直线MN射入球形的水滴中,经过一次全反射和两次折射,射出水滴形成P、Q两束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光束从水滴中射向空气,则光束Q容易发生全反射 B . 在水滴中,P光的传播速度小于Q光的传播速度 C . 在水滴中,P光的传播时间小于Q光的传播时间 D . 用P、Q照射同一狭缝,Q光衍射现象更明显
  • 12. 我国自主研发的氢原子钟现已运用于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中,它通过氢原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电磁波校准时钟。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0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跃迁 B . 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 . 现用光子能量介于10eV~12.9eV范围内的光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照射光中可能被吸收的光子能量只有3种 D . E4跃迁到E2时产生的光子a与E5跃迁到E3时产生的光子b的能量之比为97:255
三、实验题
  • 13. 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等待油膜形状稳定

    ③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④在量筒中滴入一滴已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出其体积

    ⑤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1. (1) 其中有操作错误的步骤是(填写步骤前面的序号),错误的原因是
    2. (2) 已知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体积所占比例为k,N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V,—滴油酸酒精溶液形成油膜的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 14. 图示是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示意图,已知小球a的质量为ma , 小球b的质量为mb , 且 ,A、B、C均为某小球的着地点,OA、OB、OC的长度分别为x1、x2、x3 , 不计空气阻力。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小球a每次应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B . 斜槽末端应保持水平 C . 必须测量斜槽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2. (2) 点是小球a单独以水平速度平抛落地的着地点,点是碰撞后小球a落地的着地点。(均选填图中的“A”、“B”或“C”)
    3. (3) 验证a、b两小球在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的关系式为
四、解答题
  • 15. 一竖直放置的U形试管,左侧封闭、横截面积为S,右侧开口、横截面积为2S。开始时左、右两侧的水银柱等高,左侧用水银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热力学温度为T1(未知)。现缓慢将左侧气体的温度降低到 K,稳定时两管水银柱高度差h=6cm,左侧水银距离管顶 cm,已知大气压强 cmHg。求左侧理想气体的初始热力学温度T1

  • 16.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为棱镜的横截面,∠A=60°、∠B=90°,一细束单色光线的方向垂直于AC边,从AB边射入棱镜,入射点与A点的距离为d,之后光线从AC边射出,且方向平行于BC边,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 (1) 棱镜对该光的折射率;
    2. (2) 光线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 17. 如图所示,质量 kg的滑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道的AB部分是半径R=1m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弧底部与滑道水平部分相切,滑道水平部分右端固定一个轻弹簧。滑道CD部分粗糙,长L=0.5m,动摩擦因数 ,其他部分均光滑。现将质量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自A点(圆弧最高点)由静止释放,取g=10m/s2 , 求:

    1. (1) 物块第一次滑到圆弧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v1
    2. (2) 物块第二次滑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v3
    3. (3) 物块最终停止时与D点的距离x。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