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行知中学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21 浏览次数:29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夏曾佑说:“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其室。”“孔子奠其基”指的是(  )
    A . 创立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封建文化基础 B . 创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 奠定了日后中原王朝的基本统治范围 D . 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
  • 2. 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这主要是指该制度(  )
    A . 保证了官吏的廉明清正 B . 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C .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 . 保障了专制集权统治
  • 3. 鲁迅在《头发的故事》一文中记载:“宣统初年(1909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 洋务运动中的留学生留洋、崇洋、媚洋 B . 维新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C . 辛亥革命前后,具有了反清革命色彩的“断发易服” D .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
  • 4. 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时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量(万袋)

    1911年

    10

    约600

    4.3

    1919年

    120

    约4500

    18.8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1944年3月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47万军队抗击了侵华日军的64.5%;国民党军队有几百万人,只抗击了侵华日军的35.5%.如果把全部日军和伪军合计起来,则共产党军队抗击了日、伪军总数134万中的110万,即84%,国民党军队只抗击了16%.材料说明(  )
    A . 中共的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B . 国民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C .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D . 抗战时期中共力量超过国民党力量
  • 6.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返乡运动最直接的结果是(  )
    A . 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 . “九二共识”的达成 C . “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 . 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 7. (2019·夏津模拟) 如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 英国宪章运动 B . 《共产党宣言》发表 C . 法国巴黎公社 D . 俄国十月革命
  • 8.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联邦制共和国;法国颁布《拿破仑法典》以确保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这表明,当时的英、法、美国都(  )
    A . 以立法确保资本主义制度 B . 崇尚以暴力手段来解决分歧 C . 以三权分立实行分权制衡 D . 建立资产阶级联邦制共和国
  • 9.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和生存的战争。”材料中的“这场战争”(  )
    A . 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 B . 引发资本主义各国政局动荡 C . 促使美国走上独裁发展道路 D . 为二战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 10. 如图显示的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增长态势表: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下降趋势。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B .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发生转变 C . 亚非拉国家工业发展水平速度增长 D . 美国、欧共体和日本加强了合作
二、填空题(共5小题,计10分)
  • 11. 都江堰是由秦国蜀郡守主持修建的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
  • 12. (2017七下·庐江期末) 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突出,明清时期小说有了突出的发展,请写出下列相关的史实:
    1. (1) 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2. (2) 以农民起义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是
    3. (3) 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是
    4. (4) 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小说是
  • 13. 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在他的指挥下,取得的胜利,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14. 1765年,发明了“珍妮机”,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英国工程师在第一次工业革期间发明了火车机车,被誉为“铁路机车之父”。
  • 15. 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殖民地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三、问答题(9分)
  • 16. 处理好民族关系对一个国家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北魏孝文帝在鲜卑族汉化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人民尊称为什么?请列举一例唐朝与吐蕃友好的事例。
    2. (2) 元朝时期各民族长期杂居,差异逐渐缩小,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在东南地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管理?清朝时期对各民族和边疆的管理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 (3) 综合上述问题,谈谈我国古代国家统一与边疆治理对你的启示。
四、材料解析题(9分)
  • 17.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激励人们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开始,陈独秀认为,(东洋文明)……名为“近世”其实貌古之遗也。可称日“近世文明”者……即西洋文明也……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圜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新文化的主张者们大都认为……东西方文明是不相融的,前者是“已死的东西”,后者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

    ﹣﹣摘编自《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

    材料二: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历史深刻表明,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什么?材料中所说的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2. (2) 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该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的思想条件是什么?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请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3. (3)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五、综合探究题(12分)
  • 18. 某校九年级一班同学以“大国关系牵动世界格局”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紧张对峙】

    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关系缓和】

    材料二: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

    【中美建交】

    材料三: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毫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合作共赢】

    材料四:据新华社电:2020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习近平指出,流行性疾病不分国界和种族,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国际社会只有共同应对,才能战而胜之……中方愿同包括美方在内的各方一道,继续支持世卫组织发挥重要作用,加强防控信息和经验交流共享,加快科研攻关合作,推动完善全球卫生治理。特朗普向习近平详细询问了中方有关疫情防控举措,表示美中两国都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中方的经验对我很有启发。感谢中方为美方抗疫提供医疗物资供应,并加强两国医疗卫生领城交流,包括抗疫有效药物研发方面的合作。

    1. (1) 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时的对华政策。为此,中国政府基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在外交方面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政策?
    2. (2) 据材料二,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3.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中美两方面归纳影响两国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
    4. (4) 结合材料四分析指出,面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中美两国应该如何应对?并总结30年来中美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