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07-10 浏览次数:1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高三上·河西期末)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熟石灰可处理废水中的酸 B . 用水玻璃可生产點合剂和防火剂 C . 用食盐水有利于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D . 用浸泡过高锰酿钾溶液的硅藻士保鲜水果
  • 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物质的性质

    应 用

    A

    次氯酸有酸性

    可用于漂白、杀菌消毒

    B

    纯碱能与酸反应

    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C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工业上可用作制冷剂

    D

    晶体硅的熔点高、硬度大

    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A . A   B . B   C . C   D . D
  • 3.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及药品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甲用于制取NaHCO3晶体 B . 乙用于分离I2和NH4Cl C . 丙用于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 D . 丁用于测定某稀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4. 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错误的是(   )
    A . 向FeCl3溶液滴加HI溶液:2Fe3+2I=2Fe2+I2 B . 向水中放入Na2O2:2Na2O2+2H2O=4Na+4OH+O2 C .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制Al(OH)3:AlO2+CO2+2H2O=Al(OH)3↓+HCO3 D . 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Ba(OH)2溶液:2NH4+Ba2+SO42+2OH=BaSO4↓+2NH3·H2O
  • 5.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时,前者过量和不足时,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   )
    A . NaOH溶液和AlCl3溶液 B . 稀H2SO4与Al(OH)3 C . Al和NaOH溶液 D . 氨水与Al2(SO4)3溶液
  • 6.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食盐水中:K、Al3、HCO3 B . 无色溶液中:Fe2、SO42、SCN C . c(C2O42)=0.1mol·L1的溶液中:H、Na、MnO4 D . =1012的溶液中:NH4、Ba2、Cl
  • 7. 常温下,向Ba(OH)2和NaOH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溶液温度变化忽略不计),生成沉淀物质的量与通入CO2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点时溶质为NaHCO3 B . 横坐标轴上V4的值为90 C . oa过程是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的过程 D . 原混合物中 n[Ba(OH)2]:n(NaOH)=1:2
  • 8. (2019高三上·安徽期末) 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A为正盐,X是一种强碱,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作肥料时不适合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B . 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B的沸点最低 C . C一般用排水法收集 D . D→E的反应可用于检验D
  • 9.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O)与大气中的物质发生如下作用,形成一种雾霾。有关该雾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雾霾中含硝酸铵固体 B . 反应②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 . NH3是形成该雾霾的催化剂 D . NH3可能来自过度施用氮肥
  • 10. A,B,C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35,且C的原子序数是A的2倍。A、B、C三种元素的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水溶液均显碱性 B . 甲是碱性氧化物,乙是酸性氧化物 C . 甲、乙可能都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相同 D . 丙的水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溶液可能会变浑浊
  • 11. (2019·宝山模拟) 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K+、Mg2+、Cu2+、Br、AlO2、Cl、SO42、CO32 , 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 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溶液分为3份。

    ② 在第1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见明显现象。

    ③ 在第2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4 , 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一定有K+、Br、AlO2、CO32 B . 溶液中一定没有NH4+、Mg2+、Cu2+、Cl C . 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有K+、Cl、SO42 D . 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确认是否有Cl
  • 12. 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X与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B . 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 C .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酸的酸性弱于Y对应酸的酸性 D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nX
  • 13.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Br-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6 B . Na 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Na]3s1 C . 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D . 价电子排布为 4s24p3 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 VA 族,是 p 区元素
  • 14. 徐光宪在《分子共和国》一书中介绍了许多明星分子,如H2O2、CO2、BF3、CH3COOH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O2分子中的O为sp2杂化 B . CO2 分子中C原子为sp杂化 C . BF3分子中的B原子sp3杂化 D . CH3COOH分子中C原子均为sp2杂化
  •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B . 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C . 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 . 氧化钠熔化时离子键、共价键均被破坏
  • 16. (2018高一下·西城期末) 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灼烧蚕丝织物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B . 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C . 将碘化钾溶液滴在土豆片上,可观察到蓝色 D . 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肥皂
  • 17. 化合物 (b)、 (d)、 (p)的分子式均为C6H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 . 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 . 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 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 18. 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可用于制作“香水”,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式为C12H18O2 B . 分子中至少有6个碳原子共平面 C . 该化合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 一定条件下,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3 mol H2加成
  • 19. 下列实验错误的是(    )
    A .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共热反应后,加入AgNO3溶液来鉴别溴离子 B . 向放有电石的圆底烧瓶中滴加饱和食盐水可产生乙炔气体 C . 制取硝基苯时,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水浴中控制反应温度 D . 制取乙炔时,要用一小团棉花防止泡沫进入导管
  • 20. 下列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项目

    结论

    A

    三种有机化合物:丙烯、氯乙烯、苯

    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B

    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C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褪色的原理相同

    D

    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

    共有4种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多选题
  • 21. 下列元素或化合物的性质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 第一电离能:Cl>S>P>Si B . 热稳定性:MgCO3>CaCO3>SrCO3>BaCO3 C . 晶格能:NaF>NaCl>NaBr>NaI D . 共价键的极性:HF>HCl>HBr>HI
三、实验题
  • 22. 某同学在实验室做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1. (1)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停止加热,将试管中的混合物冷却后倒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底部有黑色物质。于是他对黑色物质进行了探究。

    2. (2) 该同学假设黑色物质CuO。检验过程如下:

      (查阅文献:检验微量Cu2的方法是:向试液中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该同学的实验操作:

      ①将CuO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K4[Fe(CN)6]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②将黑色物质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K4[Fe(CN)6]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实验①的目的是,由该检验过程所得结论是

    3. (3) 再次假设,黑色物质是铜的硫化物。实验如下:

      实验装置

      现象

      1.A试管中黑色沉淀逐渐溶解

      2.A试管内上方出现浅红棕色气体

      3.B试管中出现……

      ①现象2说明黑色物质具有性。

      ② A试管内上方出现浅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能确认黑色沉淀中含有S元素的现象

    4. (4) 以上实验说明,黑色物质中存在铜的硫化物。进一步实验后证明黑色物质是 CuS与Cu2S的混合物。已知1molCu2S与稀硝酸反应转移8mole- , 写出试管A中Cu2S 溶解的化学方程式
四、工业流程
  • 23. 某铝土矿和黄铁矿的共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S2和SiO2),由此矿石制备Fe3O4和Al2O3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2”焙烧过程产生的废气为
    2. (2) 已知“步骤4”隔绝空气焙烧,则化学方程式为(已知该过程产生的废气和废气1成分相同)。
    3. (3) “固体2”的成分是,步骤5的分离方法是
    4. (4) 写出步骤5的离子方程式
    5. (5) 若原矿石质量为bkg,经过该过程获得的Fe3O4的质童为akg,则原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 (6) 该流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是
五、填空题
  • 24. 卤族元素包括氯、溴、碘等元素,其中溴和碘在陆地上含量极少,主要存在于海水中。
    1. (1) 氯气有毒,一旦泄露会造成对空气的严重污染。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是否漏气。(已知Cl2可将NH3氧化成N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 (2)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漂白剂。已知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lO2试样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 的物质的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解释其原因是
    3. (3) 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过浓缩、氧化和提取三个步骤。氧化时常用氯气做氧化剂,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4. (4) 海带提碘时,由于碘的量较少,在灼烧、溶解之后得到的溶液用硝酸银溶液很难检验。设计一个检验浓液中是否含有碘离子的方法
  • 25. (2018高三上·黄山模拟) 铁和钴是两种重要的过渡元素。
    1. (1) 钴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Ⅷ族,其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个数为
    2. (2) 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3. (3) 铁氧体是一种磁性材料,工业上制备时常采用水解法,制备时常加入尿素(CO(NH2)2)、醋酸钠等碱性物质。尿素分子中所含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醋酸钠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
    4. (4) 铁氧体也可使用沉淀法,制备时常加入氨(NH3)、联氨(N2H4)等弱碱,已知氨(NH3熔点:-77.8%℃、沸点:-33.5%℃),联氨(N2H4熔点:2℃、沸点:113.5℃)解释其熔沸点高低的主要原因
    5. (5) Co(NH3)5BrSO4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已知Co3+的配位数为6,为确定钻的配合物的结构,现对两种配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在第一种配合物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第一种配合物的配体为。在第二种配合物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则第二种配合物的配体为

    6. (6)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r-Fe中形成的一种间隙固溶体,无磁性,其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如上图所示,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若品体密度为dg·cm3 , 则晶胞中最近的两个碳原子的距离为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写出简化后的计算式即可)。
六、综合题
  • 26. (2018·金山模拟) 有机物E(C11H12O2) 属于芳香酯类物质,天然物存在于威士忌酒、苹果酒等中,呈水果及玫瑰香气,可由下列路线人工合成:

    完成下列填空:

    1. (1) 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C物质的结构简式是
    2. (2) 反应③的条件是;反应④的类型是
    3. (3) 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4. (4) 如何检验反应②中的A是否完全转化?
    5. (5) 设计一条由 出发,制备 的合成路线(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