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06-29 浏览次数:2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出物体的冷热 B . 80℃的水比80℃的铁冷 C . 0℃的水与0℃冰的冷热程度相同 D . 以上说法都不准确
  • 2. 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冬天晒太阳取暖 B .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 C . 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降温 D . 古人钻木取火
  • 3. 甲乙两只质量不同的实心铁球,已知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现将它们投入同一沸水中, 一段时间后取出.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则(   )
    A . 热量一定由甲传递给乙 B . 热量一定由乙传递给甲 C . 热量可能由甲传递给乙 D . 没有发生热传递
  • 4. 由c = 得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的比热,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 . 物质的比热,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成反比 C . 物质的比热,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成反比 D . 物质的比热,与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均无关
  • 5. 一根粗细均匀的杠杆,在两端A、B处分别作用竖直向下的力F1、F2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若使力F1、F2同时各增加2牛,则杠杆失去平衡,且A端下降,由此可以判断杠杆的支点位置(   )
    A . 不在杠杆中点,且靠近A端 B . 不在杠杆中点,且靠近B端 C . 杠杆的中点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6. 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通过的距离越大,做的功一定越多 B .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的功一定越多 C .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通过的距离也越大,做的功一定越多 D . 以上说法均不对
  • 7. 两个金属块,甲的体积是乙体积的二分之一,乙的质量是甲质量的3倍,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
    A . 3:2 B . 2:3 C . 6:1 D . 1:6
  • 8. 中空的铁球、木球、铝球、铅球,形状完全相同,质量和外观体积都相等,则其中空心部分最大的是(ρ>ρ>ρ>ρ)(   )
    A . 铁球 B . 铅球 C . 铝球 D . 木球
二、填空题
  • 9. 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 10. 常温下将磨得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放置几年后可以发现它们相互渗入,这个现象说明;将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让它们紧密接触,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 将半杯水和半杯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说明
  • 11. 比热容是物质的之一。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表示。用水作为汽车的发动机及发电站中汽轮机的冷却剂,它们都是利用了水的的特点。
  • 12. 骑自行车下陡坡,尽管停止用力蹬车,速度却不断加大,这时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在,动能在,  (均选填“变大”或“变小”)。 拉紧的弓将箭射出,这时能转化成能。
  • 13. 一个质量为250克的玻璃瓶,装满水时测得总质量为1.5千克,它最多能装千克的酒精。若再将一金属块投入装满酒精的瓶中,溢出24克的酒精,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3。(ρ酒精=0.8×103千克/米3)
  • 14. 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 质量为18千克的冰块,体积为3。若冰块吸热后,有4分米3的冰熔化成水,则水的质量为千克。一定质量的冰与它完全熔化成水的体积之比为
  • 15. 一个质量为540克,体积为360厘米3的空心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厘米3;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为克.该空心部分装下与水质量相等的酒精.(选填“能”或“不能”)(ρ=2.7×103千克/米3 , ρ>ρ酒精)
  • 16. 如图所示,不计滑轮的摩擦, FA和FB都为200牛,滑轮重10牛,则GA牛;GB牛。若物体A在4秒内被匀速提高了2米,则力FA做功的功率为瓦。

  • 17. 一瓶某种气体的密度为5千克/米3 , 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为克/厘米3;一瓶煤油,瓶内煤油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 将煤油倒去一半,则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为克/厘米3。如图(a)所示为一瓶矿泉水,小刚将它放在冰箱冷冻降温,矿泉水结成冰块,同时发现饮料瓶“变胖”了,如图(b)所示。饮料瓶“变胖”的原因是。(ρ>ρ

三、实验题
  • 18. 为了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对初温均为20℃,质量均为100克的水和煤油进行加热(设两液体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观察实验操作及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 (1) 实验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
    2. (2) 分析比较图(a)与(b)可得:
    3. (3) 分析比较图(b)与(c)可得:
  • 19. 小明同学做“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时,在研究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A物质

    实验序号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1

    8

    10

    2

    16

    20

    3

    24

    30

    1. (1) 实验中多次改变A物质的质量,其目的是:
    2. (2) 分析比较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 (3) 接下来,他换用其它物质继续实验,其目的是:
  • 20. 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1) 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杠杆(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2. (2) 在调节时,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3. (3) 开始实验前,某小组同学准备了砝码、弹簧夹、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带刻度的杠杆,其中多余的器材是,缺少的器材是
    4. (4) 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是为了研究时,杠杆的平衡条件。
    5. (5) 某小组的同学采用两边挂钩码的方法做实验,当杠杆平衡时,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经过对表格中数据的比较,可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序号

      动力F1 (牛)

      动力臂l1(厘米)

      阻力F2(牛)

      阻力臂l2(厘米)

      1

      2

      15

      3

      10

      2

      4

      10

      8

      5

      3

      3

      5

      1

      15

  • 21. 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让同一小球两次分别从同一滑轨的A处和B处自由滚下:

    1. (1) 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2. (2) 此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
    3. (3) 通过比较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结论:
  • 22.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 (1) 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都不能使天平平衡,指针仍然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
    2. (2) 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则矿石的体积是cm3
    3. (3) 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g,则矿石的密度是 千克/米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作图题
  • 23.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一根硬棒撬动一块大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请在杠杆上画出撬动石块的最小动力F,并在图上标出支点的位置O。

  • 24. 用一个动滑轮,向上匀速提升重物,若把动滑轮看作是变形的杠杆,请在图中标出支点O、动力臂l1、阻力F2

五、计算题
  • 25. 一家大型焚烧生活垃圾的发电厂,每天通过焚烧垃圾可生产出4.2×1012焦耳电能。
    1. (1) 如果这些能量用来加热生活用水,能把多少千克水温度升高50℃?
    2. (2) 若冬天每户每天用热水500千克,则这些热水能供100户人家用多少天?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
  • 26. 如图示,一把杆秤自重不计,已处于平衡状态,已知CO=4厘米,OD=36厘米,秤砣的质量为0.4千克,求:

    1. (1) 被称物体的质量;
    2. (2) 若这把秤所能测物体的最大质量为5.6千克,求OB的长度。
  • 27. 桑塔纳轿车的质量是1.5吨,它以108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20分钟, 轿车受阻力是车重0.1倍
    1. (1) 求发动机的牵引力F;
    2. (2) 求发动机所做的功W;
    3. (3) 求发动机的功率P。
  • 28. 如图所示,正方体甲的边长为0.1米,密度为8.9×103千克/米3 , 正方体乙的边长为0.2米,质量为16千克。

    1. (1) 求甲的质量;
    2. (2) 求正方体乙的密度;
    3. (3) 若沿正方体乙的上表面挖去一底面积为0.01米2、高为h的长方体,并在挖去部分中倒满水,是否有可能使乙物体的质量和甲物体相等?请通过计算做出判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