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绥滨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0-06-23 浏览次数:15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总分60分)
  • 1. (2017·铁岭模拟) 周代主要靠宗法式贵族政治来维系。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士人与贵族争权的局面。后经秦并六国及楚汉争雄两大战事,没落贵族已难幸存。汉武帝正式确立察举之法策试以尽其才,天下士人受此鼓舞而竞相趋骛。由此可见,察举制(    )

    A . 开创了士人政治的新局面 B . 消除了门阀世族的根基 C . 是士人入朝为官的唯一途径 D . 赋予中正官极大的权力
  • 2. (2017·夏邑模拟) 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逐步放弃了“父兄故臣”的做法,通过“好用远人”、“弃亲用羁”而产生了一批“新臣"。这反映出(    )

    A . 统治秩序出现了严重混乱 B . 新兴地主控制了封国政权 C . 诸侯国内部争权斗争激烈 D . 血缘宗法制逐渐走向崩溃
  • 3.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
    A . 官员特权遭到否定 B . 地方权力得到强化 C .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 .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 4. 从明朝设立内阁到清朝成立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
    A . 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 B . 中央机构军事色彩加重 C . 中央官员职位逐渐增多 D . 中央机构逐步得到精简
  • 5. (2016高一上·遵义期中)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 .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 . 君权至上的后果 D .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 6. 习近平在《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强调“郡县治,天下安。我多次讲过,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 B . 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 C .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 D .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 7. 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在此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王位世袭制 D . 郡县制
  • 8. 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称霸,而晋文公在践土之盟时招周襄公来承认自己的霸业,孔子因此认为“晋文公谲(欺诈、玩弄手段)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这反映了孔子(   )
    A . 维护西周礼制秩序 B . 反对诸侯争霸战争 C . 宣扬三纲五常伦理 D . 推崇齐桓公式霸业
  • 9. (2019高二下·镇赉期中) 王家范曾说:“(中国政治)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是(   )
    A . 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 B .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C .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D . 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
  • 10. 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州郡长官可以自行辟署置僚佐的制度,把州郡僚佐的任命权从地方收归吏部,并规定县佐必须回避本郡,任期三年,不得连任。这些举措的突出作用是(   )
    A . 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B . 减少冗员,节约行政支出 C . 遏制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D . 整顿吏治,保障政治清明
  • 11. (2019高一上·番禺期中) 雅典人有这样一种观念:既然每个公民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就不应受他人统治;人人都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为此,雅典城邦(    )
    A . 轮番而治,抽签担任一定官职 B . 制约权力,制定陶片放逐法 C . 实行法治,树立法律至上意识 D . 殖民扩张,增加公民的数量
  • 12. 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的政治体制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不能从重要信息中筛去琐碎的噪音和从长远需要中筛去眼前的一时兴致。该观点认为(   )
    A . 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 . 雅典民主范围狭小 C . 直接民主存在缺陷 D . 雅典民主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13.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讲:“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   )

    A . 英国君主立宪制 B . 德国君主立宪制 C . 美国总统共和制 D . 法国共和制
  • 14.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

    A . 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 . 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C . 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 D . 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 15. (2017高一上·黔西南月考) 在罗马帝国时代,希腊式的民主(政治平等、轮番为治等)和个人自由是一种奢侈品,罗马人很少表现出对它的兴趣。这主要因为当时的罗马(    )
    A . 更崇尚权威和秩序 B . 仍然处于奴隶社会 C . 大肆对外侵略扩张 D . 受希腊文化影响小
  • 16. 亚里士多德曾经评论道:“当演说者的话令人信服的时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可疑的演说,也完全相信。”这表明当时雅典(   )
    A . 公民缺乏足够的政治理性 B . 注重发挥精英的主导作用 C . 关注全体居民的参政热情 D . 公民内部的政治分工模糊
  • 17. 古罗马法律规定:房屋最高不得超过70尺,以防倒塌对邻居造成损害或影响邻居的阳光,特拉雅努斯帝又降为60尺,……土地荒芜而不耕种,如由別人耕种了,经两年后,土地所有权就属于耕种的人;房屋拆除后,应建筑而不建筑的,则由在其上建筑房屋的人取得该土地的所有权。这说明,在古罗马(   )
    A . 严格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B . 禁止因为个人私利而危及他人的利益 C . 鼓励私有财产的合理流动 D . 所有权会因公共或社会利益受到限制
  • 18. (2019·洛阳模拟) 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其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由此看出,罗马法与近代社会相契合的是(    )
    A . 古罗马的民主与法治精神 B . 自然法中的人人平等原则 C . 对私人权利的规范与保护 D . 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
  • 19. (2017高三上·河北月考)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法令,宣布所有罗马帝国出身自由的男人将被给予完整的罗马公民权,同样地,所有帝国自由出身的女人拥有与罗马女人相同的权利。该法令(    )
    A . 确立了男女平等的法律原则 B . 表明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 C . 有利于缓解罗马帝国的社会矛盾 D . 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 20. (2017·衡阳模拟) 希腊著名史家普鲁塔克曾记载:阿里斯泰德因其“公正者”的美名而当选为被放逐者,伯里克利早年因害怕被放逐而不敢参与政治事务等故事。这说明( )

    A . 史家反对陶片放逐法的实行 B . 民众与政治领袖之间的矛盾 C . 所有群体均参与城邦的政治 D . 雅典民主显现出非理性的一面
  • 21. 日本宪政专家佐藤动在论述英国宪政时指出:“在英国,政府是由中世纪封建制度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在那里经常在同一个基地上建筑起新的建筑物。”佐藤功强调的是(   )
    A . 英国宪政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B . 英国宪政的发展以王权政治为中心 C . 英国宪政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D . 英国近代宪政是对传统的继承发展
  • 22. 1841年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议会大选的胜利,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其组阁。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这表明(   )
    A . 首相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B . 内阁集体负责制左右英国政府运转 C . 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D . 责任内阁制原则影响英国政治生活
  • 23. 1875年,国民议会在2月至7月之间先后通过了参议院组织法、公共权力组织法、公共权力关系法,三者合起来即为1875年宪法,以三部法律一起来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政体制,这在法国宪法发展史上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一现象(   )
    A . 体现了法国民主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B . 是各政治势力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 C . 说明了法国注重协调各阶层的利益 D . 反映了法国民主政治构建已经完成
  • 24. 有位政治家这样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在这里,“得益于美国”体现在(   )
    A .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B . 确立了联邦制的国家结构 C . 国王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D . 行政权领导立法权
  • 25. 下列关于近代英美法德国家元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英国的国家元首是首相,通过选举产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 . 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拥有行政权 C . 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拥有行政权和军权 D . 德国的国家元首是皇帝,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内阁对皇帝负责
  • 26.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的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美国《1787年宪法》 C . 法国《1875年宪法》 D . 《德意志帝国宪法》
  • 27. 1893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言论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不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1912年做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导致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德国(   )
    A .   已经确立了代议制度 B . 君权受公共舆论制约 C . 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D . 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
  • 28. (2017高一上·南宁期中) 2017年8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无可奈何地签署了一项针对俄罗斯等三国的制裁法案,因为此前美国参众两院几乎全票通过了这一法案。这体现了美国政府权力构建中(    )
    A . 总统行使最高行政权 B . 总统不具有立法否决权 C . 国会立法权至高无上 D . 国会对总统的权力制约
  • 29.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 . 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 . 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 . 忽视了以个人自由的保护 D . 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 30. 明清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渐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A .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 . 皇宫建设布局愈益合理 C .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D . 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统治的50余年,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为了加强专制皇权,汉武帝在继承汉初以来专制制度的基础上,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某些重要的改革。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将全国地区分为13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洪武初年,官僚机构基本上沿袭元代旧制。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首先宣布,在地方上废除元旧制——行中书省的制度,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别行使行中书省之职责,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从诛丞相胡惟庸入手,对朝廷机构进行了改革,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朝廷政务改由六部分理,并提高六部的品秩,各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把负责警卫的亲军都督府的仪鸾卫改为锦衣卫,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的大权。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汉武帝与明太祖改革政治体制的主要举措。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与明太祖时政治体制的共同特征。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据1875年宪法,第三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举产生,与参、众两院议员一样有立法创意权,法律须经总统公布、监督并保证施行,总统签订的条约如涉及领土问题,须经议会通过。总统非经两院同意,不得宣战......宪法对于责任内阁的组成并无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上,与英国大体相似。

    材料三 (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和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所有官员都只对首相负责,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帝国的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所示图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该图反映出这种政治制度的什么原则?
    2. (2) 19世纪晚期,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从国家元首的职权、议会与内阁的关系方面比较这两种政治体制的异同。
    3. (3) 由以上材料概括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