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五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0-07-07 浏览次数:25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一只气球只受到竖直方向上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气球运动状态是(  )

    A . 一定静止 B . 一定匀速竖直向上运动 C . 可能加速向下运动 D . 可能匀速向右运动
  • 2.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A、B两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 . 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的速度 B . 甲的重力一定小于乙 C . 甲、乙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 甲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 3.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 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B . 书包的背带较宽 C . 螺丝钉上的垫圈 D . 坦克的履带很宽大
  • 4. 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后(    )

    A . 当水不流动时,A中液面依然会高于B中液面 B . 当水不流动时,A,B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所以A,B容器底的深度均为6cm C . 当水不流动时,A,B两容器底所受压强之比为1:1 D . 当水不流动时,A,B两容器底所受压强之比为5:7
  • 5. 小辉在晚会上表演了一个节目,如图所示.他一只手握住胶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管的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并“天女散花”般地从上管口飞了出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

    A . 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大于上管口的压强 B . 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小于上管口的压强 C . 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小于下管口的压强 D . 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大于下管口的压强
  • 6. 一只水桶装满水,总重为60N,其中空桶重20N,用这个水桶从井里提水,当水桶尚未露出水面之前,人所用的拉力为(    )
    A . 40N B . 小于20N C . 0N D . 等于20N
二、填空题
  • 7. 质量为60kg的小刚以4m/s的速度运动,质量为0.2kg的子弹以300m/s的速度飞行,则的惯性更大(选填“小刚”或“子弹”)

  • 8. 如图,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匀速滑翔,此过程中,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是(选填“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或“与运动方向相反”)。

  • 9. 如图所示,将一小球向斜向上抛出,小球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实际分析处理时,可以把小球的运动看成沿竖直方向向上减速运动,同时在水平方向向前匀速运动.当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小球的速度(选填“等于零”或“不等于零”),在最高点小球受到的重力突然消失,空气阻力不计,则小球将(选填“静止”“竖直下落”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 10. 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拉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4,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A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1. 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等深、等质量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 ,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2. 如图所示,盛有适量水的瓷盘中央,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蜡烛的火焰会慢慢熄灭,玻璃杯中水柱的会升高,则杯内密封气体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

  • 13. 在研究“液体沸点与液面气压关系”的实验中,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如图甲所示,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此实验说明

  • 14.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轻轻向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m.则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为,大气压的测量值为.若吸盘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则大气压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三、实验题
  • 15. 如图,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塑料瓶,去掉其底部,把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堵住瓶口,不久就可以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此实验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产生

  • 16.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①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②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③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三次都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
    2. (2) 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选填“①”“②”或“③”).
    3. (3) 纠正错误后,小明继续实验,则他可得出的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速度减小得越
    4. (4) 实验结果能表明_______(选填序号)
      A . 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 牛顿第一定律
  • 17. 辰月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A. B. C. D.

    1. (1) 当她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A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选填“漏气”或“不漏气”).重新调节器材后,辰月进行了如图B、C、D所示的实验.
    2. (2) 由图B、C所示的实验可知: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的增加而增大
    3. (3) 比较两图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4. (4) 辰月保持C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她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碧婷认为她的结论是不可靠.原因是:
    5. (5) 在实验的过程中,辰月发现根据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计算出的压强 和用烧杯中金属盒的深度计算出的压强 不相等,两位同学讨论后发现是由于橡皮膜发生的形变导致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判断”).
四、作图题
  • 18.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静止在斜面上,水面上漂浮着一个小球.(1)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示意图;(2)画出烧杯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五、计算题
  • 19. 如图所示,将长方体物块A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若物块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分别为18N和23N,则物块A的质量是多少千克(g=10N/kg)

  • 20.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 ,它对桌面的压强为500Pa.(g取10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

    1. (1) 求玻璃杯的质量
    2. (2) 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求水的深度
    3. (3) 通过计算说明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图中甲、乙、丙中的哪一种
  • 21. 侦探现场,公安人员在海边水平沙滩上发现了嫌疑人留下的清晰的、双脚站立的脚印,如图所示,刑警大明用蜡浇灌了一只脚印的脚模,测得蜡质脚模的平均厚度为4cm,质量为0.9kg;又经测试得出,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压强为 .已知 ,g取10N/kg,求:

    1. (1) 一只蜡质脚模的体积.
    2. (2) 一只脚印的底面积.
    3. (3) 嫌疑人的体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