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理综物理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5-29 浏览次数:117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18年3月27日,华为、小米不约而同选在同一天召开发布会.发布了各自旗下首款无线充电手机.小米MIX2S支持7.5W无线充电,华为Mate Rs保时捷版则支持10W无线充电.下图给出了它们的无线充电的原理图.关于无线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无线充电时手机接收线圈部分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B . 手机外壳用金属材料制作可以减少能量损耗 C . 只要有无线充电底座,所有手机都可以进行无线充电 D . 接收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与发射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
  • 2. (2019高三上·安平月考) 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从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下滑过程中( )

    A . 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B . 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 C . 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D . 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 3. 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零刻度均在表盘的正中间.分别用横截面积相同的单色光 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得到光电管两端的电压与相应的光电流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的强度比c光的大 B . 光的光子能量比 光的小 C . 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比 光照射时的大 D . 测量遏止电压时开关S应扳向1
  • 4. 如图为理想变压器,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接有交流电压 ;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RT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即当温度升高时,阻值减小),R0、R1为定值电阻,C为电容器.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1表的示数和A2表的示数都减小 B . V1表的示数和V2表的示数都增大 C . 通过R1的电流始终为零 D .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 5. 理论上已经证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现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体,O为球心,以O为原点建立坐标轴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一定的小物体(假设它能够在地球n内部移动)在x轴上各位置受到的引力大小用F表示,则F随x变化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6. 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有两个质量相等、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均可视为质点)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现将两球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0向右抛出,最后落到水平地面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两球之间的静电力和空气阻力均不考虑,则(   )

    A . 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 B . A球比B球先落地 C . 在下落过程中,A球的电势能减少,B球的电势能增加 D . 两球从抛出到各自落地的过程中,A球的动能变化量比B球的小
  • 7. 如图所示,在倾角 的固定粗糙斜面底端有一小物块,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2.2N的恒定拉力作用下,从t=0时刻开始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为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取g=10m/s2 , sin37°=0.6,cos37°=0.8,斜面足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 . 物块的质量为0.4kg C . t=2s时物块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4.8W D . 0—2s内拉力F做的功为8.8J
  • 8. (2019高二上·安平月考) 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d.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的金属棒被固定在导轨上,距底端的距离为s,导轨与外接电源相连,使金属棒通有电流.金属棒被松开后,以加速度a沿导轨匀加速下滑,重力加速度为g.在金属棒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 )

    A . 末速度的大小 B . 通过金属棒的电流大小 C . 通过金属棒的电流大小 D . 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Q=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饱和汽压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B . 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 C . 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D . 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E . 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只存在分子引力,表现为斥力时只存在分子斥力
三、实验题
  • 10. 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 (1) 步骤如下:

      ①将气垫导轨调水平后在气垫导轨上固定两个光电门;

      ②在两个滑行器上分别安装上宽度为d的挡光片,在滑行器B左端安装弹性架;

      ③令两个滑行器放在导轨两端处作为运动起始点,用手同时推动两个滑行器使其相向运动,让它们分别通过光电门,在两光电门之间发生碰撞,发生碰撞后两滑行器均反向运动,分别再次经过光电门,计数器记录滑行器A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1、t2 , 滑行器且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2、t4.

      ④用天平测量出A、B两滑行器的质量分别为m1、m2

      ⑤设向右为正方向,计算出系统碰撞前的动量为碰撞后的动量为

      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以验证

    2. (2) 下列中哪些操作可能会对验证结论产生影响_______
      A . 两滑块碰撞后粘在一起通过一个光电门 B . 开始实验之前,气垫导轨没有调至水平状态 C . 给气垫导轨供气的压力泵工作异常,使导轨喷气不均匀 D . 在测量挡光板宽度时,由于读数误差使读数偏大
  • 11. 某PPP3电池,标称电压9V,内阻r约为40 ,最大允许电流为100mA.现设计如图甲电路图精确测量其电动势和内阻.图中V为电压表,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 ),R0为定值电阻,

    1. (1) 电压表有以下规格,本实验应选用________.
      A . 10V,约1K B . 10V,约10K
    2. (2) 备有的定值电阻R0的规格有以下几种,则本实验应选用_______.
      A . 50 ,1.0W B . 500 ,2.5W
    3. (3) 接入符合要求的R0后,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改变电阻箱阻值R,取得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的图线.由图线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r=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2. 如图所示,水平面内的两根足够长的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MM’和NN’相距L,左端M、N之间接一质量为m、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金属棒 垂直放置在两导轨上,金属棒和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0、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t=0时金属棒 在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求:

    1. (1) 金属棒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 (2) 若在t=T时刻时,金属棒已经做匀速运动,在0~T时间内,回路中产生焦耳热为Q.求0~t时间内金属棒的位移.
  • 13.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直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有一质量为km的木块,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长直木板右方有一坚直的墙.使木板与木块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设木板足够长,木块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1) 碰后,木块与木板第一次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大小;
    2. (2) 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
    3. (3) 分析k的取值是如何影响第(2)问中求出的时间的.
  • 14. (2020·定远模拟) 如图所示,两内壁光滑、长为2L的圆筒形气缸A、B放在水平面上,A气缸内接有一电阻丝,A气缸壁绝热,B气缸壁导热.两气缸正中间均有一个横截面积为S的轻活塞,分别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于气缸中,两活塞用一轻杆相连.B气缸质量为m,A气缸固定在地面上,B气缸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两气缸内气体与外界环境温度均为T0 , 两气缸内压强均等于大气压强p0 , 环境温度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活塞厚度.现给电阻丝通电对A气缸内气体加热,求:

    1. (1) B气缸开始移动时,求A气缸内气体的长度;
    2. (2) A气缸内活塞缓慢移动到气缸最右端时,A气缸内气体的温度TA
  • 15. 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玻璃棱柱水平放置,一细光束以一定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棱柱AD边的中点E,光线进入棱柱后直接射向DC边.逐渐调整光线在AD面的入射角,当入射角 =45°时,光线射到DC边上的F点(F点未画出),此时DC边恰好无光线从棱柱中射出.已知棱柱的边长为L,真空中光速为c,求;

    (i)该玻璃棱柱的折射率n;

    (ii)光线由E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

五、填空题
  • 16. 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t=0.1s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P是平衡位置为x=2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0.5m处的质点,图乙是质点P的振动图象,则t=0.15s时,Q点的运动方向为,从t=0.1s到t=0.2s,该简谐波传播的方向和距离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