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06 浏览次数:25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装置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

    A.风力发电机

    B.硅太阳能电池

    C. 纽扣式银锌电池

    D. 电解熔融氯化钠

    A . A   B . B   C . C   D . D
  • 2. 下列既属于放热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氧化钙与水反应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 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 D .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
  • 3. (2016高二上·武清期中) 甲溶液的pH是4,乙溶液的pH是5,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   )
    A . 10:1 B . 1:10 C . 2:1 D . 1:2
  • 4. 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性中的Fe3+ , 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
    A . NH3·H2O B . NaOH C . Na2CO3 D . MgCO3
  • 5.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下列证据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 B . c(SO2):c(O2):c(SO3)=2:1:2 C .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 . SO2的生成速率与SO3的消耗速率相等
  • 6. 某种钢闸门保护法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锌块发生氧化反应:Zn-2e= Zn2+ B . 钢闸门有电子流入,可以有效减缓腐蚀 C . 若通过外加电源保护钢闸门,应将钢闸门与电源正极相连 D . 锅炉内壁装上若干镁合金的防腐原理与该种钢闸门保护法原理相同
  • 7. 对于下列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Cl2+H2O HCl+HClO,氯水中加入碳酸钙,漂白性增强 B . ZnS + Cu2+ CuS + Zn2+ , 闪锌矿(ZnS)遇CuSO4溶液转化为铜蓝(CuS) C . 2NO2 N2O4 ΔH<0,将装有NO2的玻璃球浸入热水中,红棕色变浅 D . Cr2O72(橙色)+H2O 2CrO42(黄色) +2H+ , K2Cr2O7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硫酸,橙色加深
  • 8. 氯碱工业的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1

    A . M为负极 B . 通电使氯化钠发生电离 C . 出口c收集到的物质是氯气 D . 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区pH降低
  • 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B

    C

    D

    目的

    比较碳酸根与碳酸氢根水解程度

    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比较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比较碳酸、醋酸和硼酸的酸性强弱

    实验方案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某同学设计如下原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 负极的电极反应是:Ag +I--e-=AgI C . 电池的总反应是Ag+ +I-=AgI D . 盐桥(含KNO3的琼脂)中NO3-从左向右移动
  • 11. 25℃时,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HX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7

    A . HX为弱酸 B . V1 <20 C . M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X)>c(Na)>c(H)>c(OH) D . 二者等体积混合时,c(Na)=c(X) + c(OH)
  • 12. 已知:2H2(g) +O2(g)=2H2O(g)  ΔH =-483.6 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可作为氢氧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 B . 破坏1mol H-O键需要的能量是463.4 kJ C . H2O(g)=H2(g) +1/2O2(g)  ΔH = +241.8 kJ•mol-1 D . H2(g)中的H-H键比H2O(g)中的H-O键牢固
  • 13. 一定温度下,在3个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进行反应2X(g)+Y(g) Z(g)  ΔH,达到平衡。相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

    温度/K

    物质的起始浓度/ mol·L-1

    物质的平衡浓度/ mol·L-1

    c(X)

    c(Y)

    c(Z)

    c(Z)

    I

    400

    0.20

    0.10

    0

    0.080

    II

    400

    0.40

    0.20

    0

    a

    III

    500

    0.20

    0.10

    0

    0.0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平衡时,X的转化率:II>I B . 平衡常数:K(II)>K(I) C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III<I D . 反应的ΔH<0
  • 14. 测定不同温度下0.5 mol·L-1 CuSO4溶液和0.5 mol·L-1 Na2CO3溶液pH,数据如下表:

    温度/℃

    25

    30

    40

    50

    60

    CuSO4(aq) pH

    3.71

    3.51

    3.44

    3.25

    3.14

    Na2CO3(aq) pH

    10.41

    10.30

    10.28

    10.25

    10.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Na2CO3溶液中c(OH-)增大 B . 升高温度,CuSO4溶液和Na2CO3溶液的水解平衡均正向移动 C . 升高温度,CuSO4溶液的pH变化是Kw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D . 升高温度,可能导致CO32-结合H+程度大于H2O电离产生H+程度
二、非选择题
  • 15. 某实验小组尝试在钢制钥匙上镀铜。

    实验I:将钥匙直接浸入0.4 mol·L1 CuCl2溶液中,20s后取出,钥匙表面变红,但镀层疏松,用纸即可擦掉。

    实验II:用图装置对钥匙进行电镀铜。钥匙表面迅速变红,同时有细小气泡产生,精铜表面出现少量白色固体。30s后取出钥匙检验,镀层相对实验I略好,但仍能用纸巾擦掉一部分。经调整实验条件后获得了较好的电镀产品。

    图片_x0020_100020

    实验III:用0.4 mol·L1 CuSO4溶液代替CuCl2溶液重复实验II,精铜表面未出现白色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实验II中钥匙应与电源的极连接。
    3. (3) 钥匙表面产生的气体是
    4. (4) 为了避免实验III中钥匙表面产生气体,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5. (5) 常见化合物中铜元素有+1、+2两种价态,结合实验III推测实验II中精铜表面产生的白色固体的电极反应式是。(已知CuOH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固体)
  • 16. 白醋是常见的烹调酸味辅料,白醋总酸度测定方法如下。

    i. 量取20.00 mL白醋样品,用100 mL容量瓶配制成待测液。

    ii. 将滴定管洗净、润洗,装入溶液,赶出尖嘴处气泡,调整液面至0刻度线。

    iii. 取20.00 mL待测液于洁净的锥形瓶中,加3滴酚酞溶液,用0.1000 mol· L1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

    iv. 重复滴定实验3次并记录数据。

    ⅴ.计算醋酸总酸度。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i中量取20.00 mL白醋所用的仪器是(填字母)。

      a

              b

      c

      d

    2. (2) 若实验ii中碱式滴定管未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会造成测定结果比准确值(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 (3) 实验iii中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4. (4) 实验数据如下表,则该白醋的总酸度为mol· L1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NaOH溶液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终点读数/mL

      第1次

      20.00

      0

      21.98

      第2次

      20.00

      0

      22.00

      第3次

      20.00

      0

      22.02

  • 17. 2018年,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实行再工业化战略,而中国却加大了环保力度,生动诠释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近年我国大力加强温室气体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技术的工业化量产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 已知:CO2(g)+H2(g) H2O(g) +CO(g) ΔH1 = + 41.1 kJ•mol-1

      CO(g)+2H2(g) CH3OH(g) ΔH2=-90.0 kJ•mol-1

      写出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2. (2) 为提高CH3OH产率,理论上应采用的条件是(填字母)。

      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高温低压    d.低温高压

    3. (3) 25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由CO2(g)催化氢化合成CH3OH(g),下图为不同投料比[n(H2)/n(CO2)]时某反应物X平衡转化率变化曲线。

      图片_x0020_100027  

      ① 反应物X是(填“CO2”或“H2”)。

      ② 判断依据是

    4. (4) 250℃、在体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6mol H2、2mol CO2和催化剂,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CH3OH) = 0.75 mol· L1

      ① 前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mol·L1·min 1

      ② 化学平衡常数K =

      ③ 催化剂和反应条件与反应物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有高度相关。控制相同投料比和相同反应时间,四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温度(K)

      催化剂

      CO2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

      A

      543

      Cu/ZnO纳米棒

      12.3

      42.3

      B

      543

      Cu/ZnO纳米片

      11.9

      72.7

      C

      553

      Cu/ZnO纳米棒

      15.3

      39.1

      D

      553

      Cu/ZnO纳米片

      12.0

      70.6

      根据上表所给数据,用CO2生产甲醇的最优选项为(填字母)。

  • 18. 实验小组同学探究稀H2SO4对溶液中的I被O2 氧化的影响因素。
    1. (1) 为了探究c(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00030

      10mL 1mol· L1 KI溶液5滴淀粉溶液

      序号

      加入试剂

      变色时间

      10mL蒸馏水

      长时间放置,未见明显变化

      10mL 0.1mol· L1H2SO4溶液

      放置3min后,溶液变蓝

      10mL 0.2mol· L1H2SO4溶液

      放置1min后,溶液变蓝

      10mL 0.1mol· L1K2SO4溶液

      长时间放置,未见明显变化

      ① 写出实验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 实验Ⅰ~Ⅲ所得结论:

      ③ 增大实验Ⅱ反应速率还可以采取的措施

      ④ 实验Ⅳ的作用是

    2. (2) 为探究c(H+)除了对反应速率影响外,是否还有其他影响,提出假设:

      ⅰ. 增大c(H+),增强O2的氧化性;

      ⅱ. 增大c(H+),

      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设计实验方案,对假设进行验证。

      图片_x0020_100031

      序号

      溶液a

      溶液b

      现象

      10mL 1mol· L1 KI溶液

      10mL H2O

      10mL 0.1mol·L1K2SO4溶液

      10mLH2O

      指针未见偏转

      10mL 1mol· L1 KI溶液

      10mL H2O

      10mL 0.1mol·L1K2SO4溶液

      1mL 0.2mol·L1H2SO4溶液

      9mL H2O

      指针

      偏转

      X

      10mL 0.1mol·L1K2SO4溶液

      10mL 0.2mol·L1H2SO4溶液

      Y

      Z

      10mL 0.1mol·L1K2SO4溶液

      10mLH2O

      指针未见偏转

      通过实验证实假设ⅰ合理,将表中空白处的试剂或现象补充完整。

      X ;Y ;Z

  • 19. 锂离子电池应用很广。某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主要是钴酸锂(LiCoO2)和石墨。钴是一种稀有的贵重金属,废旧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回收再生意义重大。
    1. (1) 锂离子电池(又称锂离子浓差电池)的工作原理:

      ⅰ.充电过程:Li+从含LiCoO2的电极中脱出,正三价Co被氧化,此时该极处于贫锂态(Li1-xCoO2)。

      ⅱ.放电过程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 放电时,电子的流动方向为。(用a、b、K2、K3

      ②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 (2) 钴酸锂回收再生流程如下:

      ① 用H2SO4酸浸时,通常添加30%的H2O2以提高浸出效率,其中H2O2的作用是

      ② 用盐酸代替H2SO4和H2O2 , 浸出效率也很高,但工业上不使用盐酸。主要原因是:

      ⅰ.会产生有毒、有污染的气体。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Cl对建筑材料的腐蚀及带来的水体问题等。

      ③ 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同反应时间,随着温度升高,含钴酸锂的固体滤渣在H2SO4和30% H2O2 混合液中的浸出率曲线如图,请解释随着温度升高,钴的浸出率先升高后降低的原因:

      ④ 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结合化学用语解释CoC2O4沉淀的同时溶液酸性增强的原因:

      ⑤ 高温下,在O2存在时纯净的CoC2O4与Li2CO3再生为LiCoO2的化学方程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