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厦门市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4月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12 浏览次数:174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有关酒精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 B . 向空气中喷洒大量酒精进行消毒,存在安全隐患 C . 工业酒精因含甲醇故不能勾兑直接饮用 D . 酒精与84消毒液混合,可增强消毒效果
  • 2. 科学家合成的一种纳米小人结构如下图。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易溶于水 B . 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 . 一氯代物有10种(不考虑空间异构) D . 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 3. 我国科学家首次抓住“兔耳朵”解密催化反应“黑匣子”。图a是TiO2结构图,图b是TiO2吸附H2O后形成“兔耳朵”的结构图,图c是图b的俯视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由图a可知,每隔4个Ti原子会有一列凸起 B . 由图b可知,凸起位置上的Ti原子是反应的活性位点 C . 由图c可知,水分子和羟基之间靠共价键结合 D . 将CO引人体系,通过观察凸起结构变化,证实水煤气变换催化反应的发生
  • 4.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5. 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高效电解质(如图所示),其中W、Y、X、Z、Q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Q位于同一主族,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与Q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Q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 B . 阴离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 . 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Z>Y>X D . W和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碱性
  • 6.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太阳能驱动的H2S分解装置,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丙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B . 丁区 在催化剂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 和H2 C . 理论上甲区每生成1 mol S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为2 mol D . 该装置实现了利用太阳能间接将H2S分解为S和H2
  • 7. 向0. 02 mol.L-1 CuSO4溶液中匀速滴加1 mol.L-1氨水,先观察到有浅蓝色沉淀[Cu2(OH)2SO4]生成,后沉淀溶解,逐渐变为深蓝色溶液。该实验过程体系的pH和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Cu2+):a点=b点 B . bc段生成浅蓝色沉淀的反应为 C . d点时: D . 导电能力:
二、非选择题
  • 8. 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易溶于水、易挥发、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其制备原理为: △H<0,同时利用乙酸丁酯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90.7℃)及时分离出水,以提高产率。实验装置如下图。

    1. (1) 过氧乙酸保存时应注意    (填标号)。
      A . 避光 B . 低温 C . 密闭 D . 隔绝空气
    2. (2) 仪器a的名称为,其中盛放的试剂为(填“乙酸”或“双氧水”)。
    3. (3) 为减少反应瓶中乙酸丁酯的损耗,反应开始前,在油水分离器中应进行的操作是  。
    4. (4) 反应体系采用减压的目的是
    5. (5) 过氧乙酸(含有少量H2O2杂质)的含量测定流程如下图。

      ①判断H2O2恰好除尽的实验现象是

      ②过氧乙酸被Fe2+还原,还原产物之一为乙酸,其离子方程式为

      ③若样品体积为Vo mL,加入c1mol.L-1FeSO4溶液V1mL,消耗c2mol.L-1K2Cr2O7溶液V2 mL。则过氧乙酸含量为g.L-1

  • 9. “NaH2PO2还原法”制备高纯度氢碘酸和亚磷酸钠( Na2HPO3)的工业流程如下图。

    已知:25℃时,H3PO3的pKa1 =1.3,pKa2 =6.6。

    1. (1) “合成”过程,主要氧化产物为H3PO3 ,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除铅”过程,FeS除去微量Pb2+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减压蒸馏”过程,I-回收率为95%,则剩余固体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4. (4) “调pH= II”的作用是
    5. (5) 若“结晶”前溶液中Na2HPO3的浓度为0.1 mol.L-1 , 则“吸附”处理后,应调节溶液pH至 (填数值)。
    6. (6) 氢碘酸也可以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双极膜(BPM)是阴、阳复合膜,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阳膜复合层间的H2O解离成H+和OH-;A、B为离子交换膜。

      ①B膜最佳应选择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③少量的I因浓度差通过BPM膜,若撤去A膜,其缺点是

  • 10. 研究大气污染物SO2、CH3OH与H2O之间的反应,有利于揭示雾霾的形成机理。

    反应i:

    反应ii:

    1. (1) CH3OSO3H发生水解: △H= kJ.mol-1
    2. (2) T℃时,反应ii的CH3OH(g)、SO3 (g)的初始浓度分别为

      平衡时SO3转化率为0.04%,则K=

    3. (3) 我国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分别研究反应ii在无水和有水条件下的反应历程,

        如图所示,其中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用“…”表示。

      ①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最强的是(填“a”、“b”或“c”)。

      ②水将反应ii的最高能垒由eV降为 eV。

      ③d到f转化的实质为质子转移,该过程断裂的化学键为(填标号)。

      A.CH3OH中的氢氧键    B.CH3OH中的碳氧键

      C.H2O中的氢氧键       D.SO3中的硫氧键

    4. (4) 分别研究大气中H2O、CH3OH的浓度对反应i、反应ii产物浓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当c( CH3OH)大于10-11 mol.L-1时,c(CH3OH)越大,c( H2SO4)越小的原因是

      ②当c( CH3OH)小于10-11mol.L-1时,c(H2O)越大,c( CH3OSO3H)越小的原因是

  • 11.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一种Ru络合物与g-C3N4复合光催化剂将CO,还原为HCOOH的原理图如下。

    1. (1) 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2. (2) 1 mol HCOOH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HCOOH的沸点比CO2高的原因为
    3. (3) Ru络合物中第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 (4) Ru络合物中与Ru配位的原子有N、
    5. (5) Ru络合物含有的片段 中氮原子均采用sp2杂化,都存在大π键,氮原子配位能力更强的是(填“前者”或“后者”)。
    6. (6) -种类石墨的聚合物半导体g-C3N4 , 其单层平面结构如图1,晶胞结构如图2。

      ①g-C3N4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②根据图2,在图1中用平行四边形画出一个最小重复单元

      ③已知该晶胞的体积为Vcm3 , 中间层原子均在晶胞内部。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则g-C3N4的密度为g.cm-3

  • 12.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苯丁酸氮芥是氮芥类抗癌药的代表物,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①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B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2. (2) C的结构简式为
    3. (3) 写出具有苯环结构,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只需写出 3个)
    4. (4) ⑤的反应类型是
    5. (5) 写出F到G的反应方程式
    6. (6) H到I的转化过程中是否可以将1)、2)两步交换顺序,说出你的理由?
    7. (7) 设计由苯和 制备 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