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陆丰市民声学校2020届九年级历史第二月考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0-05-18 浏览次数:15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
  • 1.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下面的文明成果不属于古埃及的是(   )
    A . 狮身人面像 B . 太阳历 C . 《医典》 D . 象形文字
  • 2. 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青年军官罗林在古代苏美尔人生活的地方发现了一幅雕刻在岩壁上的作品,最终他经过不懈的努力解读了这种文字。那么这种文字是( )
    A . 象形文字 B . 腓尼基文字 C . 楔形文字 D . 拉丁文字
  • 3. 吉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不可能实现(   )
    A . 弃商从政,做一个官吏 B . 到当时的首都华氏城买一个高级住宅 C . 赚更多的钱 D . 以后儿孙满堂
  • 4. 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④处应填写的是(   )

    A . 罗马共和国 B . 罗马帝国 C . 西罗马帝国 D . 拜占庭帝国
  • 5. 古代雅典在伯里克利时代创造的最宝贵的文明成果是(   )
    A . 健全的民主政治 B . 影响世界的宗教 C . 广泛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D . 优美的民间故事
  • 6. 有一建筑是多利安式建筑发展的顶峰,里面供奉着雅典娜神像,外形壮丽,装饰雕刻细腻生动。它是(   )
    A . 金字塔 B . 帕特农神庙 C . 圆形竞技场 D . 圣索非亚教堂
  • 7. 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下列主张符合基督教的是(    )
    A . 忍受苦难 B . 众生平等 C . 因果报应 D . 信奉安拉
  • 8. 在现代历史中,元首这一称谓演变为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元首”一词最早用于罗马帝国的建立者。那么历史上第一位“元首”应该是( )
    A . 伯里克利 B . 克洛维 C . 屋大维 D . 查理曼
  • 9. (2018九上·东山月考) 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与雇主逐渐形成哪一性质的生产关系?(    )
    A . 资本主义 B . 封建主义 C . 社会主义 D . 原始主义
  • 10.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各项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无关的是(   )
    A . 选拔官吏的需要 B . 教师行会的出现 C . 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D .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 11. 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处的国家”。下列关于日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1—2世纪,出现100多个小国 B . 5世纪时,大和统一了日本 C . 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新罗进行改革 D .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 12. 大化改新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日本的哪一特点( )
    A . 凶恶残暴 B . 善于学习 C . 忧患意识 D . 崇拜神灵
  • 13. 伊斯兰教的产生顺应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要求( )
    A . 阿拉伯各部之间的仇杀 B . 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C . 阿拉伯半岛居民的游牧生活 D .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 14. 下列主张符合伊斯兰教的是( )
    A . 信仰“救世主” B .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C . 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因果缘由 D . 信仰“真主”安拉
  • 15. (2018九上·东山月考) “(他们)发起一个崇古运动,他们看到其中有与自己相仿的精神;他们感到有一种与他们时代有关的东西。在中世纪从未完全销声匿迹的古典影响。”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
    A . 早期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B . 沟通欧亚商路的荷兰航海家 C . 宣扬理性主义的启蒙思想家 D . 构筑光影色彩的印象派画家
  • 16. 14至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与“世界”被发现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A .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B . 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C . 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D . 巩固了欧美资产阶级的统治
  • 17. 下列四位航海家到达东方(亚洲)的有(   )

    ①迪亚士  ②达·伽马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8. (2018九上·东山月考) 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
    A . 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B . 对宗教权威的认同 C . 对教会腐败的批判 D . 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 19. (2018九上·东山月考) 17世纪凭借强大的商队而垄断世界航运业,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的国家是(    )
    A . 法国 B . 英国 C . 美国 D . 荷兰
  • 20. (2018九上·东山月考) 《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议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这里的“根源”指的是(    )
    A . 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 . 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 . 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 .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 21. (2018九上·东山月考) 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子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    )
    A . 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 B . 独立战争后,美国确立了联邦制 C . 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
  • 22. 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一文中说:“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苦。”这一说法(    )
    A . 肯定了华盛顿对美国的历史贡献 B . 确定了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C . 很客观,没有一点主观性 D . 很主观,无丝毫历史依据
  • 23. (2018九上·宁都期末) 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主要体现了:(    )
    A . 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 B . 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 C . 美国民主政治的制衡性 D . 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 24.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指的是( )
    A . 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B .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 . 处死路易十六 D .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 25. (2018九上·东山月考)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这是指法国大革命(    )
    A .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B . 控制了欧洲的很多地方 C . 传播了进步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 . 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二、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满分25分) <p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p>
  •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   电影《1492征服天堂》的插曲中唱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对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

    材料三   16—19世纪,长达几百年的黑人奴隶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非洲损失接近1亿多人口,这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经济社会的倒退。黑人奴隶贸易也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人奴隶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美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 (2) 材料二中插曲词的“你”是指谁?他“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但却发现了什么?
    3. (3) 你能描述一下奴隶贸易的主要路线吗?
    4. (4) 根据材料三,概括黑人奴隶贸易对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影响。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 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世纪,一批英国人开始了在北美的移民生活。18世纪中期,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在北美开始形成。18世纪中后期,一个崭新的国度诞生。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责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融合的手段”及“崭新制度”分别指什么?
    2. (2) 材料二图一画的是一位英国殖民者骑在一匹名为“美利坚”的烈马上。但是,烈马为什么要将骑在它身上的英国殖民者掀翻在地呢?图二反映的是北美人民签署某一文献的情景,该文献的签署有何标志性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国进行暴力革命的原因?
    4. (4) 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和专制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