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0-08-19 浏览次数:3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句子默写
  •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 (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②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④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⑥河流大野犹嫌束,。(谭嗣同《潼关》)

    2. (2)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其一生经历,对儿子提出教诲与期望的双重否定句是:“。”

      ②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二、基础知识综合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轻轻地打开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tān(   )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莫怀戚解决散步时的分岐,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百草园中的覆盆子像小珊瑚珠(   )成的小球;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   )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追求让你拥有至高的境界……语文,你如婉转柔美的歌声;语文,你如精美隽永的书法;语文,______________。

    1. (1) 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tān 痪           zhù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 (3) “婉转”在文中的意思是:
    4. (4) 请仿照划线句再续写一句:
三、名著阅读
  •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 (1)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
      A . 《风筝》 B . 《父亲的病》 C . 《无常》 D . 《藤野先生》
    2. (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西天取经后孙悟空被封为“”。
四、综合性学习
  • 4. 综合性学习活动。

    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某中学准备在2018年12月18日下午三点在校体育馆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汇演”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1) 请你帮忙拟写一条符合要求的宣传标语。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运用一种修辞方法;③不超过20个字。

      标语:

    2. (2) 你作为校团委会的代表,邀请社区张主任参加活动,你该这么说:
    3. (3) 活动主持人的主持词有两处出现问题,请你根据提示找出并修改。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发生了巨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还有更多的四十年,需要我们去拼搏,去奋斗,去开拓;还有更多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去构想,去描绘,去践行;(B)还有更多的梦想,需要我们去追逐,去憧憬,去实现。让我们携手并肩,去开启下一个四十年的辉煌!

      (A)句中存在语义重复的问题,请删去“”。

      (B)句存在语序问题,应该将“”和“”调换位置。

五、现代文阅读
  •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喑哑的黄鹂鸟

        ①多年前,黄鹂鸟很多,成群结队落到树上,压得树枝直晃悠。

        ②黄鹂鸟性子烈、重情义。若一只被抓,另一只便拒绝进食为情而亡,因此黄鹂鸟又叫情侣鸟。

        ③那时我渴望养黄鹂,便逮了一只。可没两天,那黄鹂就死了。死前,它的羽毛零落,可能是为了飞出笼子在笼里扑棱时撞落的。这让我很多天都闷闷不乐。

        ④黄鹂鸟很难捉。这些小精灵,不像麻雀那样,撒一把粮食,支一张网,就能抓到好几只。它们一般不在地上行走,大都落在高枝上。人们要仰头,才能欣赏到它们。

        ⑤黄鹂鸟天生高贵,拥有超然物外的本性。面对诱惑,它们不为所动。我曾多次在落满黄鹂鸟的树下,撒些米粒,希望它们飞来啄食。可它们无动于衷,让我捕获黄鹂鸟的愿望屡屡落空。

        ⑥那只黄鹂鸟死后,再养一只黄鹂鸟的愿望,时时占据着我的心。

        ⑦几年后的一天,我成功捉到了一雌一雄两只黄鹂鸟。它们很漂亮,小巧玲珑,羽毛灿烂奇丽。我欣喜若狂。

        ⑧我逮了蚂蚱给它们吃,它们却兴味索然。于是只好给它们填食。几天后,它们的抵触情绪慢慢消失,渐渐地壮实起来,但不叫唤,无论怎么逗引他们。吃饱了,它们扑棱棱地蹦来跳去,累了,便蜷缩在鸟笼里打瞌睡。

        ⑨无奈,去训练鸟叫吧。每天早晨,我把鸟笼挂在山坡的松树上。不久,许多黄鹂飞落在附近的树枝上此起彼伏地鸣叫。笼里的鸟跟着上窜下蹦,“滴溜溜、滴溜溜”,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很快,山坡上弥漫着黄鹂的叫声,如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漫天撒来

        ⑩然而好景不长。它们一到家里,就哑巴似的一声不吭。偶尔叫几声,也是“嘎——嘎——嘎”的单音调,有点暗哑。直到入冬,它们的状况没有一点改变,羽毛蓬松,长时间睡眼惺忪蹲在笼桥上,蔫蔫的,连那偶尔的“嘎——嘎”声也没有了。我十分焦急。

        ⑪父亲瞅瞅我,说:“放了它!爱它,就让它自由!”我呆住了。原来鸟和人一样,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圈在笼子里,哪怕是锦衣玉食,它们也会觉得食不甘味。

        ⑫对这两只鸟,我感到由衷的敬佩!

        ⑬那一刻,我做出了决定,放飞它们,还它们自由,让它们成为真正的鸟。

        ⑭从此,我再也不养黄鹂鸟。

    (摘自《动物映像》,作者:祖克慰,有改动)

    1. (1) 读⑦—⑩段,梳理作者第二次养黄鹂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捕到一对黄鹂鸟,→黄鹂鸟总是不叫,无奈→松林里黄鹂鸟欢鸣,→黄鹂鸟喑哑嘶鸣,

    2. (2) 第④段划线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3. (3) 赏析语言

      ①它们扑扑棱棱地在笼子里蹦来跳去,累了,蜷缩在鸟笼里打瞌睡。(从词语角度赏析)

      ②山坡上弥漫着黄鹂的叫声,如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漫天撒来。(从修辞角度赏析)

    4. (4) 标题“喑哑的黄鹂鸟”有什么含义?
  •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放我的心在您的手心

        ①丁酉年,辛亥月,戊戌日。这一天立冬。黄历上说:水始冰,地始冻。

        ②运动会结束从市体育场穿大街走小巷赶到家时已是黄昏时分。“八零后”的老太太端坐在沙发上,电视里光与影在变幻着,窗外灰蒙蒙的。她把自己坐成了一幅剪影。

        ③“妈,你咋就不开灯呢?”我很疑心她是为了节约用电。

        ④她没有回应,却站起身,走到厨房门口,又扭转过来说:“我去给你下饺子”。随即按亮了厨房的灯。

        ⑤刹那间,(    )的光欢快地跳着笑着占据了整个房间。手术后的她略显清瘦。两鬓的头发稍乱。我走过去,拿过她手中的围裙说“看您,也不梳梳头!”,老太太低声数落着:“梳头干嘛呀,我又不出去……你这一天天地不着家,早晚都看不到你,今儿个咋回来这么早?太阳打南边出来了……”

        ⑥我没答话,转身去冰箱里拿饺子。任凭她在那自顾自地絮叨。有时耳边有人唠叨也是一种(    )呢……

        ⑦饺子端上桌的时候,她早已把调料弄好,摆在桌上了。

        ⑧“你呀,打小就这样,吃饺子蘸蒜泥,事儿可真多呢!”她(    )道,“儿啊,我跟你商量个事。我,我要回老家了,都快来俩月了,不知道他们怎么照顾我的小狗呢……”

        ⑨“妈——您看您,就不能安心点么?在哪儿不是住啊?再说你回去了我哪儿放心?”我停下了手中的筷子。

        ⑩“你们俩口子这么忙,再说……”

        ⑪“您甭说了,下周复查了再说吧。妈,我这忙着呢!”说着便埋头扒拉朋友圈的各种动态。

        ⑫真是无趣!我抬起头来,妈妈脸上赫然两行清泪。

        ⑬“妈,您怎么了?”我顿时很是不安,“我……我没,没说错什么吧?”

        ⑭“你那么累,妈也帮不上你,有时看着你着急上火的我就心疼……要是你爸在,他准能开导你……我就想啊,回老家去,看不见,也不替你难过……”

        ⑮窗外,路灯璀璨,河对岸的商店里唱着咿咿呀呀的歌,楼下卖石头的店铺家的狗不停地叫着,偶有鸣笛的汽车呼啸而过,立冬了。

        ⑯汪国真说: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却永远走不出父母心灵的广场。

        ⑰“妈,我不想您离开我!”我慌忙站起身,快步绕过饭桌,紧握住微微颤抖却温热的手。“妈,陪我过个冬天吧。在有霜的清晨,抑或飘雪的黄昏,我的心是暖的!……”

        ⑱这世间,所谓情之一字,不知所起,不知所栖;不知所结,不知所解;不知所踪,不知所终。不知你不知,我不知所止。

    (作者: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  李杰)

    1. (1) 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黄晕  满足  责怪 B . 黄晕  幸福  嗔怪 C . 昏黄  满足  嗔怪 D . 昏黄  幸福  责怪
    2. (2)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⑰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慌忙站起身,快步绕过饭桌,紧握住微微颤抖却温热的手。

    3. (3) 文中的老母亲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4. (4) 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⑫段中妈妈的脸上为什么会有两行清泪。
六、课内阅读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1) 解释下面画线词语的含义。

      行甚远

      ②一狼径

      野有麦场

      ④一狼其中

      以诱敌

    2. (2) 翻译下面句子。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 (3) 请用“/”画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只画一处)。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4. (4) 请从屠户的角度,概括补充故事情节。

      遇狼——————杀狼

七、作文
  • 8. 请以“这件事真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请从“新鲜”“有趣”“感人”“奇怪”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