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4课《新中国工业...

更新时间:2020-03-12 浏览次数:16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19·甘肃模拟) 对图中两份文件共同点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得到各界人士支持 B . 贯彻西方民主原则 C . 反映时代发展需求 D . 深入结合中国国情
  • 2. (2019·甘肃模拟) 有人把“一五”计划的成就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可见“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的工业是( )
    A . 手工业 B . 重工业 C . 轻工业 D . 农业
  • 3. (2019·益阳)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一些环节。下图为新中国曾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图案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当时的中国(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C . 完成了三大改造 D .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4. (2019·深圳模拟) 费正清评论新中国的工业化:它创造性地吸收了现代世界特别是苏联提供给它的一切,到1957年为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胆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评论中的“它”指的是(   )
    A . 新中国成立 B . 抗美援朝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 三大改造
  • 5. (2019·曲靖) 观察下表,1957年与1952年相比,我国工农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年份和增长率

    原煤(万吨)

    钢(万吨)

    布(亿米)

    粮(万吨)

    1952年

    6649

    135

    38.3

    16392

    1957年

    13000

    535

    50.5

    19505

    增长率%

    96

    296

    32

    19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 . 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6. (2019八下·郑州期末)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到发电设备生产厂。”以下属于那个年代成就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青藏铁路 B . 鞍山大型轧钢厂 C . 东方红一号 D . 大型客机C919
  • 7. (2019·濮阳模拟) “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述内容最早应出现在(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8. (2019·河南模拟) 20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56个项目有7项放在了洛阳。当时的洛阳,不仅有中国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厂、最大的轴承厂、最大的高速船用柴油机厂等,而且还有一片独具特色的苏式建筑群,如今,涧西工业遗产街已经被选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材料中,以下四个选项不能得出的是(   )
    A . 工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B . 洛阳是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 C .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 . “一五计划”期间,留下了许多中苏两国文化交流的见证
  • 9. (2019·苏州模拟)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不包括(   )
    A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 . 沈阳第一机床厂 C . 川藏公路 D . 南京长江大桥
  • 10. (2019·河口模拟) 1954年9月,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不同于中国历代法律、不同于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宪法的根本之处是(   )
    A .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 . 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C . 加强了政治和法制建设 D . 是我国有史以来正真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 11. (2019八下·顺德月考)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讲话的主旨是(    )
    A . 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B . 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 .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 . 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 12. (2019八下·顺德月考) 下图是新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到B这一时期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增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实行并超额完成“一五”计划 B . 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实行农业合作化 D . 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13. (2019·广东模拟) 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项目

    年份和增长率

    原煤(万吨)

    钢(万吨)

    布(亿米)

    粮(万吨)

    1952年

    6 649

    135

    38.3

    16 392

    1957的

    13 000

    535

    50.5

    19 505

    增长率(%)

    96

    296

    32

    19

    A . 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B . 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 C . 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 . 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
  • 14. (2019八下·镇原期中) 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5. (2019·宁江模拟)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会议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二、非选择题
  • 16. (2018八下·灌阳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51年毛泽东的谈话

    材料二:1952年底,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全面恢复。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周恩来、陈云的主持下,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发展处于何种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2. (2) 材料二中“一五”计划实施的起止时间是什么?“一五”计划优先发展的是哪类工业?请你举出一项“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建设成就。
  • 17. (2018八下·晋江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如粮、棉、钢、煤都比1952年有较大增长,其中棉花产量增长26%,钢产量增长296%,煤产量增长100%。

    材料三: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 (1) 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状况?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有较大增长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两点)
    3. (3)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重心是什么?联系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交通运输领域和工业领域的建设成就各一个。
  • 18. (2018八下·崇仁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3~1956年,国家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484.9亿元,其中对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达151.5亿元,对轻工业基本建设投资达26.4亿元;1956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达1639亿元,比1952年增长60%左右;工农业总产值为1252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为287.4亿元,均比1952年增长60%左右;工业总产值1252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为287.4亿元,均比1952年增长60%左右,工业总产值642亿元,农业总产值61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9.6%和4.8%;交通运输业有明显增长,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1. (1) 材料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出现这种情况,除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正确规划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
    2. (2) 有人说“一五”计划完成以后,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