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2018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四...

更新时间:2017-08-21 浏览次数:1062 类型:同步测试
一、<b>选择题</b>
  • 1.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
    A . 英语、汉语 B . 汉语、法语 C . 汉语、英语 D .   法语、日语
  • 2. 拉丁美洲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
    A . 英语 B . 法语 C . 西班牙语 D . 俄语
  • 3. 某外国语学校最近新来了一名外籍教师,据说他来自巴西,那么他最可能是哪一个语种的外语教师呢?(    )

    A . 葡萄牙语 B . 西班牙语 C . 英语 D . 法语
  • 4. 穆斯林是哪一种宗教的教徒(    )

    A . 基督教 B . 佛教 C . 伊斯兰教 D . 犹太教
  • 5. 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的宗教是(    )

    A . 基督教 B . 伊斯兰教 C . 喇嘛教 D . 佛教
  • 6.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据此回答小题:

    1. (1) 你知道唐僧取经的西天在哪里吗?(    )

      A . “西天”指西半球 B . “西天”指地狱 C . 南亚地区 D . 中亚地区
    2. (2) 你肯定知道唐僧取的是哪个宗教的经文(    )

      A . 基督教 B . 佛教 C . 伊斯兰教 D . 印度教
    3. (3) 《西游记》中唐僧去天竺取回了真经,其中的“天竺”和“真经”分别是(    )

      A . 西亚《古兰经》 B . 古印度《佛经》 C . 印度《圣经》 D . 巴勒斯坦《圣经》
  • 7. 欧洲居民主要信仰(     )。
    A . 基督教 B . 伊斯兰教 C . 佛教 D . 清真教
  • 8. 我国少数民族中,回族和维吾尔族多信仰(    )

    A . 佛教 B . 基督教 C . 印度教 D . 伊斯兰教
  • 9. 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是(    )

    ①西伯利亚  ②我国东南部沿海  ③加拿大  ④阿拉伯半岛

    ⑤欧洲西部  ⑥亚马孙平原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⑥ D . ③④⑤⑥
  • 10.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潮”。关于这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沿海一带经济发达,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B . 这些人多数仍要返乡,所以不会给城市带来任何城市问题 C . 民工越多越好 D . 这种现象说明我国的城乡地区经济差别不大
  • 11. 一位外国友人,身穿白色长袍,手拿一本《古兰经》,用阿拉伯语与人交流.你推测他最可能来自(  )

    A . 印度 B . 日本 C . 澳大利亚 D . 埃及
  • 12. 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许多国家中居民通用的语言和宗教是(    )

    A . 英语、基督教 B . 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C . 汉语、佛教 D . 法语、伊斯兰教
  • 13.

    读“宗教景观图”,与其宗教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佛教,②—伊斯兰教 B . ①—佛教,②—基督教 C . ①—基督教,②—伊斯兰教 D . ①—佛教,②—佛教
  • 14. 某地区的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炉,窗小或有双层窗,且屋顶大多高耸。这一地区的气候具有以下特点(    )

    A . 炎热多雨 B . 寒冷干燥 C . 寒冷多雨雪 D . 温暖干燥
  • 15.

    下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

    A . 炎热干旱的沙漠 B . 终年严寒的极地 C . 炎热多雨的气候 D . 地势高峻的高原
  • 16. (2016七上·兴化期末) 下列关于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 .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 . 佛教创始于中国 D .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 17.

    读某地区聚落示意图,回答小题。

    1. (1) 甲聚落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该类聚落叫(    )

      A . 村庄 B . 集镇 C . 乡村 D . 城市
    2. (2) 该地区的聚落中,建有多座尖顶的宗教建筑物——“教堂”,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呈波状且色浅,鼻梁高,嘴唇薄……试判断该地区可能地处(    )

      A . 非洲南部 B . 亚洲东部 C . 欧洲西部 D . 非洲北部
  • 18.

    读漫画“不堪重负的地球”,完成小题。

    1. (1) 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

      A . 人口问题 B . 大气污染问题 C . 资源问题 D . 水污染问题
    2. (2) 我国在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时,采取的措施是(    )

      A . 人口向西部迁移 B . 促进乡村城市化 C . 坚决实行计划生育 D . 积极向海外移民
  • 19.

    读“北半球人口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中低纬度临海地区人口密度大 B . ①地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 . ②地人口主要为黄色人种 D . ③地人口稀疏是因为位于寒冷的极地附近
  • 20.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沿海平原区,台风频繁,人口稀疏 B . 西欧平原区,季风温和,人口稠密 C . 热带雨林区,环境恶劣,人口稀疏 D . 高山高原区,资源丰富,人口稠密
  • 21. 下列图片反映出的宗教中,不是把“耶路撒冷”当作“圣城”的是( )

    A . B . C . D .
  • 22.

    读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几个阶段示意图,完成小题。

    1. (1) 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①③④② D . ④③②①
    2. (2) 演变到第④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a.交通拥堵    b.住房紧张    c.受教育条件好   d.环境质量下降 

      e.犯罪率下降   f.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降低

      A . a、b、c B . d、e、f C . a、b、d D . a、b、f
  • 23.

    读图10,回答小题。

    1. (1) 由甲到丙反映的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A . 城镇建设挤占 B . 水土流失严重 C . 风沙危害加剧 D . 污染严重
    2. (2) 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 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 . 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C . 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 . 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 24.

    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读下列景观图,民居与地区环境对应正确的是(    )

    A . 甲—热带湿热地区 B . 乙—温带地区 C . 丙—黄土高原 D . 热带干旱地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