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高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

更新时间:2017-08-11 浏览次数:867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多选题</b>
  • 1. 小竹将质量为12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则下列对物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g取10N/kg)
    A . 漂浮在水面上 B . 悬浮在水中 C . 沉在溢水杯底部 D . 受到1.2N的浮力
  • 2. 下面的四个事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①④
  • 3. (2017八下·建昌期末) 如图所示的装置,工人用250N的力将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 有用功是800J B . 有用功是500J C . 机械效率为80% D . 机械效率为62.5%
  • 4. (2017八下·钦州港期中) 关于运动项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踢足球时,足球能划出一道弧线绕过人墙,是因为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B . 滑雪时,人从高处自由滑下,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 人登上较高的山顶时,会感觉不适,是因为山顶气压大于山脚下的气压 D . 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 5. 以下是小兰对一些物理知识的想象,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 假如水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0.1,可能内陆地区会比沿海地区冬暖夏凉 B . 假如导体都变成超导体了,通过的电流会很大,电灯会更亮 C . 假如没有摩擦阻力,使用任何机械既省力又省功 D . 假如没有大气压了,水在常温下也不会沸腾
  • 6. 如图所示装置,物体B所受重力GB=9N,物体A沿水平桌面向右匀速运动.小文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1拉物体A,使物体B以速度v1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 , 拉力F1的功率为P1;若将一个与B完全相同的物体C系在B下端,小文用另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2拉物体A,使物体B和C一起以v2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 , 拉力F2的功率为P2 . η1:η2=4:5,v1:v2=1:2,不计绳重及滑轮轴处的摩擦,则(   )

    A . 动滑轮重G=6N B .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A=0.5N C . 拉力F1:F2=10:13 D . 拉力的功率P1:P2=13:5
  • 7. 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重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匀速提升2个相同的物体,则(   )

    A . 甲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B . 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C . 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 D . 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
  • 8. 下列说法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 . 如图: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B . 如图:牛顿受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及其他研究启发得出了惯性定律 C . 如图:阿基米德原理揭示了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D . 如图:太阳光的色散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
  • 9. 如图,用此滑轮组在大小为15N的拉力作用下将重力为5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5m/s B . 拉力F所做的功为7.5J C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D . 上升过程中物体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10. (2017八下·钦州港期中) 下列关于压强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 . 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C . 历史上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得了大气压的值 D . 将装有水的试管由竖直位置逐渐倾斜的过程中(水未洒出),水对管底的压强不变
  • 11. (2016·通江模拟) 下列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 端午节粽香飘﹣﹣﹣扩散现象 B . 驾驶员驾驶汽车需系安全带﹣﹣﹣惯性的利用 C . 飞机获得的升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 . 高压锅易煮熟食物﹣﹣﹣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二、<b >实验题</b>
  • 12. 古代的战争中,常常利用图中所示杠杆投掷“石弹”.在“投弹”时作用在A点的力沿方向时最小(选填F1、F或F3).已知石球重120N,OA:OB=1:5,则作用在A点力的最小值为N(不计杠杆自重及摩擦).

  • 13. 理想实验是物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伽利略曾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图中两个斜面底部均用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下列是该实验中的一些事实和推论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B、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C、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①在上诉A、B、C、D四个步骤中,属于可靠性事实的有,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有

    ②上述理想实验的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是

    ③该理想实验(填“能”或“不能”)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 14. 小明在学完浮力知识后,用如下器材做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①仔细观察上述步骤的示意图,其中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是甲乙丙丁戊中的

    ②这次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③“甲丙丁戊”四个示意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F3、F4 , 如果关系式成立,则可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还能测出铁块的密度ρ=(已知F1、F2、F3、F4和ρ

  • 15. 某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有”2.5V“字样,测量电路图如图1

    ①  电路图中 表和 表分别(填A或B)

    A      B

    ②正确接入电表后,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其电压为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填a或b)段滑动.

    ③表中为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分析表

    实验次数

    电压表示数U(V)

    电流表示数I(A)

    实际功率P(W)

    额定功率P(W)

     1

     1.5

     0.22

     0.33

    P= =0.53

     2

     2.0

     0.26

     0.52

     3

     2.5

     0.30

     0.75

    老师认为该同学的数据处理过程有误,你认为正确的测量结果为P=W.

  • 16. (2017八下·抚宁期末)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测量质量的仪器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装置是;测量力的仪器是;测量大气压强大小的装置是.[选填a、b、c、d]

  • 17. (2017八下·城关期末) 图所示的装置上方为一个粗细不均匀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管下连通一个装有红墨水的U形管AB.当用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时,出现的现象是

  • 18.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记录数据如下表

    试验序号

    钩码g/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绳端的拉力/N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功率/%

    4

    0.1

    1.8

    0.3

    74.1

    6

    0.1

    2.4

    0.3

    1. (1) 第2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 J,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 (2) 由记录数据分析,两次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19. 小亮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小车上,联想到物理课上学到的知识,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①斜面越缓越省力,是不是机械效率高呢?

    ②对于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对于同一个斜面,是不是所推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呢?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小亮与几个同学一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探究,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斜面倾角

    物重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J

    总功

    W/J

    机械效率

    η(%)

    45°

    1

    0.7

    0.9

    1

        

    0.9

    77.8

    30°

    1

    0.5

    0.7

    1

    0.5

    0.7

    71.4

    30°

    2

    0.5

    1.4

    1

    1

    1.4

        

    1. (1) 表格中缺少2个数据,请补充完整(保留一位小数).
    2. (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移动(选填“左”或“右”).
    3. (3) 通过对比实验①②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斜面越缓越省力,机械效率越
    4. (4) 通过对比实验的数据(选填实验次数),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同一斜面,机械效率与所拉物体的重力
三、<b >填空题</b>
  • 20. 一旗杆顶端设计如图所示,A装置是(选填“定”或“动”)滑轮,若用20N的拉力使旗帜匀速提升15m,则拉力所做的功为 J.

  • 21. 飞机起飞过程中,机械能逐渐.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是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大,气体的压强
  • 22.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被排开的液体所受的.这便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便是:F==
  • 23. 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选填“能”或“不能”)省力.使用该滑轮匀速提升货物时,若货物重6N,拉力为4N,则机械效率为

  • 24. 如图所示,光滑带槽的长木条AB(质量不计)可以绕支点O转动,木条的A端用竖直细绳连接在地板上,OB=0.4m.在木条的B端通过细线悬挂一个高为20cm的长方体木块,木块的密度为0.8×103 kg/m3 . B端正下方放一盛水的溢水杯,水面恰到溢水口处.现将木块缓慢浸入溢水杯中,当木块底面浸到水下10cm深处时,从溢水口处溢出0.5N的水,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然后让一质量为100g的小球从B点沿槽向A端匀速运动,经4s的时间,系在A端细绳的拉力恰好等于0,则小球的运动速度为m/s.(g取10N/kg)

四、<b >计算题</b>
  • 25.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8V,电阻R1=4R2 , 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电阻R1和R2的电阻值各为多少欧姆?

  • 26. 小明做俯卧撑时(如图所示),可将其视为一个杠杆,重心在O点,他将身体撑起时,地面对两脚尖的支持力为250N,两脚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60cm2 , 双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00cm2

    1. (1) 画出以B为支点时重力的力臂L;
    2. (2) 如果小明的两脚尖对地面的压强与双手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5:2,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多少?
    3. (3) 小明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高度为0.36m,则他1min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 27. 一薄壁杯子装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水深0.1米,杯子的底面积是2×10﹣32 , 求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 28. 某型号汽车起重机自身质量8t,起重时输出功率为2.5kw,汽车与地面接触面积约为4000cm2 , 在50s内,它从地面将2t货物匀速吊起5m.如图所示.求

    1. (1) 起重机的起重臂是省力,还是费力杠杆?其优点是什么?
    2. (2) 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少?(g取10N/kg)
    3. (3) 汽车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