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02-18 浏览次数:26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 .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 . 海平面下降 C . 地球绕太阳公转 D . 地球是个球体
  • 2. 在茫茫大海上,出事船只呼救的正确做法是向营救人员报告船只(    )
    A . 当时的海深 B . 当时的经纬度 C . 当时的天气 D . 当时的温度
  • 3. 李老师经常利用假期游览世界。右图中标注的都是李老师到过或经过的地方。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俗话说:“找不着北”了,李老师途径甲乙丙丁四地时对这句话体会最深的是在(    )
      A . 甲位置 B . 乙位置 C . 丙位置 D . 丁位置
    2. (2) 李老师从乙地出发到达丙地,出行的方向是(    )
      A . 东南方向 B . 东北方向 C . 西北方向 D . 西南方向
    3. (3) 李老师到达日本后,计划骑行游览富士山,用手机导航骑行路线,则用到的地图属于(   )
      A . 遥感地图 B . 人口分布地图 C . 电子地图 D . 地形图
    4. (4) 下列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中,适合李老师骑行游览的是(    )
      A . B . C . D .
  • 4. 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点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分别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④曾母暗沙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 5. 2019年春晚,央视特别设置了江西井冈山、吉林长春、广东深圳三个分会场。家住乌鲁木齐的小明有幸能来到北京主会场现看春晚。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小明到达北京后,发现北京的日出时间比乌鲁木齐早了近两小时,他感到很纳闷。请你帮他找出主要原因(    )
      A . 南北纬度差异的结果 B . 海拔高度不同的结果 C . 东西经度差异的结果 D . 气候不同的结果
    2. (2) 小明把三分会场所在省区(如右图中序号所示)的简称搞错了,请你帮他找出正确的一个(    )

      A . ①吉②豫③桂 B . ①吉②赣③粤 C . ①豫②吉③桂 D . ①赣②吉③闽
  • 6.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劳动人口增m长( )

    2016年国家将单独二孩生育政策进一步调整,开始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读我国劳动人口增长变化示意图(含预测),回答下列小题。

    1. (1) 我国劳动力数量停止增长的年份大约是(    )
      A . 2010 B . 2015 C . 2020 D . 2025
    2. (2) 关于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二孩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有利于缓解目前劳动力严重不足现状 B . 利于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C .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增加劳动力人口数量 D . 可有效提升我国人口的素质
  • 7.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妺是一家”,歌曲唱出了我国各民族的心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     )
      A .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 汉族分布均匀,少数民族相对集中 C . 汉族集中分布在北方 D .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南地区
    2. (2) 下列图示民族为朝鲜族的是(    )
      A . B . C . D .
  • 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读右图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
      A .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 . 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 . 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 D .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2. (2) 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
      A . 四川省地形崎岖 B . 山西省交通不便 C . 云南省位于边疆 D . 贵州省晴天较多
  • 9. 读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下列小题,

    1. (1) 四地中夏季降水量最多的城市是(    )
      A . 哈尔滨 B . 北京 C . 武汉 D . 广州
    2. (2) 下面是读图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夏季我国普遍高温 B . 冬季南北温差大于夏季 C . 南方雨季长,降水多 D . 北方气温年较差小于南方
  • 10. 下列诗句蕴含的地理知识,正确的是(    )
    A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花开越晚 B . 北国正冰封,南天春意浓——我国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C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下游落差小,水流平缓 D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深居内陆,距海远,夏季风难以到达
  • 11. 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河流均是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B . 东部地区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C . 西北广大地区的大多数河流都为内流河 D . 凡是流向外国的河流都是外流河
  • 12. 2019年6月5日是第四十八个世界环境日,中国是主办国。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主题,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面行为符合该口号要求的是(    )
    A .   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再次利用 B . 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 C .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禁止私家车上路 D . 露天焚烧处理垃圾
二、综合题(共6道题,共60分)
  • 13. 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某学校利用假期开展登山考察活动,右侧等高线地形图是他们的目的地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字母标注的地形部位最适合攀岩运动的是(填字母),原因是
    2. (2) 图中C点所处的山体部位是,H点所处的山体部位,B、F两处容易形成河流的是 (填字母)。
    3. (3) 同学们想实际观察如下图所示“双峰”景观,需要到哪一个观察点?(从 ABCDE五点中选择)

    4. (4) 同学们测量了李庄和周庄的图上距离是5cm,计算得出两地实际距离是
    5. (5) 某队同学在山区迷路,有同学提出沿着河流向下游走这个提议可行吗?说明理由。
  • 14. 某地理兴趣小组合作探究我国相关知识,他们获得了右边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同学们首先读图描述了我国的海陆位置是,其优势是
    2. (2) (写名称)属于我国的内海。
    3. (3) 同学们开展看新闻学地理活动。

      甲小组查到新闻: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仪式。请你帮他们找到俄罗斯在图上的数字代码

      乙小组查到新闻: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海南省位于我国四大临海中的海海域,该海域交通位置重要,向东可到达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向西可到达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

    4. (4) 同学们发现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穿过,判断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依次是。(选择填空),说明我国有少部分的 (填热量带)。

      A.台北、福州、深圳、拉萨    B.昆明、桂林、广东、台北

      C.昆明、南宁、广州、台北    D.台北、广州、南宁、昆明

  • 15. 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依据“驴友”真真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图1)和景观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

    1. (1) 路线2路途中,驴友拍摄了一些照片(图2),照片反映的主要少数民族主要为族。
    2. (2) 路线3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 (少数民族)生活地区的景观,那达慕大会是他们的传统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主要集中在(省全称)。
    3. (3) 路线1中,经过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4. (4) 驴友们搜集了四项有关我国民族的政策,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 各民族都有保持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B . 推广使用普通话,各民族不用再设立自己的语言学校 C .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 .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
    5. (5) 路线3和路线4大部分经过我国人口(稠密/稀疏)区,这种人口问题为该处带来的不良影响有 。
  • 16. 《北纬30度中国行》是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旅游节目。节目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一直拍摄到西藏的阿里地区,沿途穿越9个省市自治区,展现了北纬30°沿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读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①省的全称是②省简称
    2. (2) 读图2,北纬30°纬线经过的大地形区,主要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甲处的盆地、橫断山区和乙处的高原,整个地势特点是,呈阶梯状分布。(3分)
    3. (3) 图2所示的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4. (4)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结合以上两图,说说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
    5. (5) 请分析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提示:从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影响任选其一分析回答)
  • 17. 读“中国政区图”和“夏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得陇望蜀”中的“陇”指图中的省(填字母),“蜀”指图中的省(填字母)。
    2. (2) 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风,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和洋。
    3. (3)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递减。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灾害。
  • 1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某中学生利用暑假对其进行了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考察前,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山脉北麓,曲折东流,注入海。其上游与中游分界点是,中游与下游分界点是
    2. (2) 考察中,他见到了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跟着我……”中描述的景观,知道该区地形区的特点是      。(选择填空)
      A .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 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C . 广阔坦荡 D . 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3. (3) 从桃花峪至入海口,沿途观察到这里坡度变缓,河道逐渐变,水流速度变,河床,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4. (4) 通过这次考查,体会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流域内文物古迹,黄河干流水能资源丰富,建成了多座水电站,山西、陕西、内蒙古还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基地。黄河还是塑造我国三大平原之一的平原的主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