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梁邱一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

更新时间:2017-08-04 浏览次数:843 类型:月考试卷
一、<b>判断题</b>
二、<b>单项选择题</b>
  • 11. 在某中学九年级毕业晚会上,尤为同学创作了“一只粉笔写成两袖清风,三尺讲台演绎四季晴雨”的对联,你认为该联的最佳横批应是(    )

    A . 感恩父母 B . 我爱我师 C . 真情无价 D . 友谊长存
  • 12. (2016八上·零陵期中)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描述了(    )

    A . 生命的相互关爱 B . 大自然生命多姿多彩 C . 过于依赖,缺乏自立 D . 刻苦认真,自我负责
  • 13. (2016九上·东营期中) 学校合理、科学地安排学生的课业,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社会保护 D . 司法保护
  • 14. (2015七上·南昌期末) 下列调控情绪的方法中,属于心理换位的是( )

    A . 向好友倾诉自己的不快  B . 到风景优美的地方散步 C . 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D . 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
  • 15. 小光同学捡到了价值400元的手机,当失主索要时他拒不归还。小光同学的这一行为(    )

    A . 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制裁 B . 是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C . 只是不道德行为,应受到舆论的谴责 D . 是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应将手机返还失主
  • 16. (2016八上·津期中) 青年歌手姚贝娜病逝前决定捐献眼角膜,帮助他人重获光明。这种行为体现了(    )

    ①蔑视生命,视生命为身外之物          
    ②尊重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③关爱他人,让生命焕发了光彩          
    ④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7. (2017·颍泉模拟) 小雨每遇到伤心事,总是鼓励自己:我一定能积极应对!这种调控情绪的方法是(    )

    A . 注意转移 B . 自我暗示 C . 心理换位 D . 合理宣泄
  • 18. (2017九上·蚌埠月考) 漫漫人生路,充满无数选择,每一种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①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②学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③我们尚未成年,升学或就业完全由父母决定        ④善于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提高选择能力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19. “任性”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的编写,最近一段时间,聊城有多名孩子因学习压力或与父母赌气,“任性”地选择离家出走,这种做法(    )

    ①极不可取,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②是不会与父母沟通的极端行为

    ③可以争取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④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加强对青少年心理疏导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0. (2016九上·思茅期中) 被评为“最美志愿者”的孟繁英,多年来救助病倒在街头的陌生人,陪伴孤寡老人而不求回报。她常说:奉献爱心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志愿服务是最幸福的事业。孟繁英这样做(    )

    A . 值得,帮助他人一定会获得回报 B . 不值得,因为这不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C . 值得,生命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 D . 不值得,因为帮助他人必定会损害个人利益
  • 21. (2017九上·蚌埠月考) 2016年3月,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其中“社会责任”位列之首。下列说法与这一素养不相符的是(   )

    A .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B . 有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 C . 为了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不惜牺牲一切 D . 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有爱心和正义感
  • 22. “上网﹣厌学﹣逃学﹣辍学﹣赌博﹣偷窃、抢劫”,中学生小林的这一堕落过程警示我们(    )

    ①可以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②要学会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

    ④自觉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3. “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发生后,监利县群众纷纷加入“黄丝带”活动,为遇难者家属和搜救 人员提供无偿服务。这些群众(    )

    ①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②奉献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③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承担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24. 沈阳市民乌晓明无偿献血17年,累计志愿服务近万小时,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当她接受采访时说:“这样做,不仅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还能给自己的生命轨迹留下纪念。”乌晓明的行为(    )

    A . 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B . 主要是为了获得名利 C . 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 . 说明承担责任没有任何回报
  • 25. 辽宁卫视真人秀节目《归来》,客观地反映了一些留守儿童因情感缺失,变得自卑、霸道、暴力、花钱大手大脚、沉迷网络等生活现状。你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正确建议是(    )

    A . 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坚决远离网络 B .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做自尊的人 C . 培养自立和自负的品质,提高人格魅力 D . 要做一个自爱的人,拒绝参加任何活动
三、<b>材料分析题</b>
  • 26. 崇尚法律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未成年人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某班组织了一堂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护能力”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

    【学法懂法】

        初中生小明和同学小亮正骑着自行车一同行进在上学的路上。突然,一辆轿车为躲避前方来车拐进自行车道,将小明碰倒在地。轿车司机下车后发现被碰的是一名学生,便驾车飞奔而去。几位好心路人将小明送至附近医院,经诊断,碰撞造成小明小臂骨折。

    1. (1) 小明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请说出相关法律规定。

    2. (2) 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你认为同学小亮应该如何机智灵活地去做?

    3. (3) 【知法用法】经交警查看监控,找到了肇事司机。肇事司机私下找到小明家人,提出和解。小明及家人咨询了律师,同意由交警调解,双方协商解决。但在赔偿金额方面双方产生分歧,小明及家人在律师的帮助下,将肇事司机告到法院。最终,肇事司机按法院判决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小明及家人运用了哪些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李和小谢从小就自由散漫,喜欢打架、骂人,现在已是某中学16岁的在校生。一天下午,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并约定地点“较量较量”。随后不久,双方各自纠结了10余人,在约定地点发生了持械殴斗,造成多人受伤。接到群众报案后,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小李、小谢两人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依法逮捕。

    材料二:如图,漫画《落脚点》。

    1. (1) 材料一中小李、小谢二人前后的表现分别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

    2. (2) 结合材料一,谈谈材料二给你什么启示?

  • 28. (2016·思茅模拟) 某中学九年级(1)班,三位同学一天见闻如下:

    见闻一:李静同学上学迟到,老师批评她,她怪自己的妈妈没有按时叫醒她。

    见闻二:英语试卷发下来,周明同学得了28分,周明说:“我对英语没有什么兴趣”。

    见闻三:放学后李依同学请其他同学为他值日,打扫教室及环境卫生。

    1. (1) 材料中三位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 (2) 假如是你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办?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市一个12岁少年因上网成瘾,整天沉迷网吧,平时少言寡语,精神呆滞,长时间逃学。该少年在一次上网遭母亲劝阻时,竞持刀将母亲砍伤。

    材料二:某设计院出纳员王宾,原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他羡慕“大款”气派,看到周围的一些人出手阔绰,经常出入于高档消费场所,仅靠工资收入的他心理上不平衡。于是,他的手伸向了自己管理的公款,利用职务之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连续作案39次,共贪污公款140余万元,“大款”梦引他走上了绝路,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

    1. (1) 他们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2. (2) 结合材料分析这种行为给个人、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3. (3) 当你面对生活中的诱惑时,你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