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镇金学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0-03-31 浏览次数:2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课本中所述的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子弹的条件是(   )
    A . 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B . 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C . 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不同,两者相对静止 D .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2. (2016八·江阴月考)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 12.35cm B . 12.34cm C . 12.50cm D . 12.36cm
  • 3. (2018八上·长春月考)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B . 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 . 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 D . 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 4. (2016八上·东明期中) 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2016八上·东港期中) 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振幅
  • 6. 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 . 击打纸筒一端让其发声看到火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B . 拨动琴弦,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振动 C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杯子,声音的响度不同 D . 利用声音的音调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
  • 7. (2016八上·延安期中) 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 道路两旁载行道树 B . 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 . 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 . 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 8. (2016八上·伊滨期中)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 改变薄塑料片滑过梳子的速度 D .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 9. 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的速度为9.0m/s,10秒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 .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 10. 物质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形式,并且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白溪水电站发电时,其能量的形式转化是(   )
    A .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 .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 光能转化为电能 D . 内能能转化为电能
  • 11. A,B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S1:S2=2:3,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1:2,则A、B的速度之比v1:v2为(   )
    A . 1:3 B . 3:4 C . 3:1 D . 4:3
  • 12. 关于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 . 正常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5dm B . 正常人的心脏 1min 跳动 120 次 C . 成年人走路的步幅约为 60cm D . 公交车的速度约为 120km/h
  • 13.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声打交道,以下有关声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 鸽子靠次声波导航 B .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 C . 月球上两宇航员利用声波进行面对面交流 D . 90dB是学生学习的理想环境
  • 14. (2017·中山模拟) 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 .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 15. 下列研究问题与主要用到物理方法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 研究声音的产生时﹣﹣实验归纳法 B . 研究真空不能传声时﹣﹣实验推理法 C . 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理想模型法 D . 研究弦发声时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变量法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三、计算题(共12分)
  • 25. 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中可知,在前10s内,这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为多少m?它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 26. 小张同学买了一张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13次和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从北京到上海铁路全长1462km.根据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天津西

    济南

    上海

    13

    到站时间

    ﹣﹣

    16:11

    20:11

    8:04

    发车时间

    14:40

    16:16

    20:23

    ﹣﹣

    14

    到站时间

    9:30

    7:15

    3:14

    ﹣﹣

    发车时间

    ﹣﹣

    7:28

    3:26

    15:45

    1. (1) 14次列车有由上海驶往天津西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已知上海与天津西间铁路1240km)
    2. (2) 中途14列车以36km/h的速度,用3min完全穿过了一个隧道,求这个隧道的长度是多少米?(已知列车长200m)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 27.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设计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滑下,图中数字分别表示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其中AC间长20cm,B为中点。

    1. (1) 该实验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3. (3)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全程时间偏,平均速度偏
    5. (5) 如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选填如图中的选项字母)
  • 28.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请问:

    1. (1) 吹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2. (2) 当布团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
    3. (3) 小雨也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如图乙,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两端都开口的竹笛筒,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的声音变尖锐了,说明变高了,这是由于(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
五、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以下各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未选全得1分,凡有错选均不得分)
  • 29.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 . 响度主要与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C . 声呐利用超声波来探测水中鱼群 D . 机器底座加橡皮垫来减弱振动,是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30. (2016八·安丘月考) 在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若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都有可能
  • 31.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两人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前2s的时间,小华跑得较快 D . 前8s运动过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 32. 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车可能向西行驶 B . 乙车可能向西行驶 C . 丙车可能向西行驶 D . 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
  • 33. 两个同学从桥头走到大桥的1/4处时,忽听背后火车鸣笛,甲转身向后以4米/秒的速度跑至桥头,火车刚好上桥;乙听到鸣笛声以4米/秒的速度立即向前跑,至桥另一头时,火车正好追上他。则火车的速度为(   )
    A . 4米/秒 B . 8米/秒 C . l2 米/秒 D . 16米/秒
六、综合题(共10分)
  • 34. 小琦在学习古筝演奏的过程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有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正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几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50

    0.96

    B

    50

    1.26

    C

    90

    1.26

    D

    90

    1.62

    E

    尼龙

    90

    1.62

    1.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了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了的琴弦进行实验。

    2. (2)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琦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3. (3) 实验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 35. 如图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若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1. (1) 汽车在接收到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多少米?
    2. (2) 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