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0-04-27 浏览次数:14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 1. (2019八上·滨海月考)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 .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 . 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C . 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D . 人步行速度约4km/h
  • 2. 如图是英国的业余摄影师Le﹣May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只黄鼠狼骑在一只啄木鸟背上飞行的场景,关于啄木鸟驮着黄鼠狼向前飞行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黄鼠狼为参照物,啄木鸟是运动的 B . 以啄木鸟为参照物,黄鼠狼是静止的 C . 以地面为参照物,啄木鸟是运动的,黄鼠狼是静止的 D . 以地面为参照物,黄鼠狼和和啄木鸟都是静止的
  • 3. (2019八上·长沙月考) “十一”国庆放假,小雅乘坐的某列车出去游玩,列车行驶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9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40s,则火车的长度是(   )
    A . 150m B . 200m C . 250m D . 300m
  • 4. (2019八上·禹城期中)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 . 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 . 3s时甲在乙的前方
  • 5. (2019·眉山)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B .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C . 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情时,提高了声音的音调 D . 太空中的宇航员能对话,表明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 6. 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A .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 .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 . 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 . 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 7. (2019八上·来宾期末) 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A .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B . 声音传播的条件 C . 声音产生的原因 D .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 8. 小明同学用8个相同的水瓶演奏了一首音乐。他在这8个相同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从左到右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Do re mi……的声音来。演奏时,声音的发声体是(   )

    A . 瓶子 B . 空气柱 C . 水柱 D . 敲击棒
  • 9. 据网上消息,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冬季温度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一只可爱的小狗就因为用舌头舔地上的井盖,被粘住了,动弹不得,如图所示。此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   )

    A . 水凝固时放热 B . 水汽化时吸热 C . 水蒸气液化时放热 D . 水蒸气凝华时放热
  • 10. 夏天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干燥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
    A . 液化现象 B . 汽化现象 C . 熔化现象 D . 升华现象
  • 11. 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时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
    A . 孔的大小 B . 物体的大小 C . 物体到孔的距离 D . 像到孔的距离
  • 12. 下列所列的各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固态氢﹣259℃

    固态酒精﹣117℃

    固态水银﹣38.8℃

    金1064℃

    钢1300℃

    钨3410℃

    A . 在﹣268℃时氢是固态 B . 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 C . 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D . 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二、填空与作图题(每空1分,每图2分,共18分)
  • 13. 一架战斗机巡航的速度为500m/s,合km/h,军演地点距军用机场的距离为3600km,则战斗机从机场起飞到达军演地点至少需要h。
  • 14. 广场舞的音乐声是山音箱中纸盆的产生,经传播到人耳,若音量过大,则影响周围居民,因此可采用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收信号的减噪举措,这是在处减弱噪声;噪声过大,还会破坏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
  • 15. 狗的汗腺在舌头上,烈日下狗伸出舌头快速喘气,加快了汗水表面的,使汗水蒸发加快,蒸发是过程,使狗感到凉快。
  • 16. 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干冰”固态的冰(填是/不是);
    2. (2) 实施人工降雨时,“干冰”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成小水滴或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 17. 《流浪地球》是2019年大年初一开始公演的中国科幻大片,影片中有一段情节描述了将来某一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减少,在地球表面,北京气温达﹣84℃,这里人呼吸时呼出的“白气”已经不是水滴,而是一些小冰晶,这些冰晶的形成是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热。
  • 18. 如图所示,人站在路灯下,请画出人在地面上的影子的范围。

  • 19. 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经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请保留作图痕迹)

三、阅读与简答题(共8分)
  • 20. 阅读短文《会拐弯的声音》,回答问题。

          声音不但会“爬行”,而且会“拐弯”。1923年,荷兰的一个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千米的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在100千米到160千米的地区内,人们却什么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千米的地方的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这真是件有趣而又奇怪的事!

          声音怎么会拐弯绕过中间地带呢?原来声音有个“怪脾气”: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笔直地走的;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得地方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

    1. (1) 声音喜欢选择从温度较的地方走;
    2. (2) 人在50km处比100km处听到的爆炸声的响度要一些,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离爆炸点100km处的人听到爆炸声需要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3) 生活在离火车道较近的人们发现,夜晚和早晨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白天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主要是由于早晚比白天的地表,声音向地表附近传播。
  • 21. (2019·武威) 小刚发现天气较冷的季节,家里的窗户玻璃上有时是一层小水珠,有时是一层冰花。请简要回答水珠和冰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四、实验探究(共4个小题,共33分)
  • 22.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 (1) 由图乙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2. (2) 当加热至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3. (3) 如图所示,这种加热方式为,好处是
    4. (4) 若把正在熔化的冰移至0℃的房间,冰(填能或不能)继续熔化。
  • 23. 如图所示为小斌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1. (1) 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E入射时,在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 (2) 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
    3. (3) 他让一束光线沿着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的。
    4. (4) 对于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光线是唯一的。
  • 24. 小宇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的大小及上升情况,如图乙、丙所示,还观察到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加热且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实验完毕,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 (1) 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 (2) 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到液面破裂开来,气泡中主要是(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3. (3) 撤去酒精灯后水继续沸腾的原因是
  • 25.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 (1) 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m/s。

    2. (2) 如图2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 26. 如图所示,小雨同学探究了音调与频率的关关系后,继续利用刻度尺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请你帮他完成实验:

    主要的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五、分析与计算题(5分)
  • 27. 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汽车行驶了14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求:
    1. (1) 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2. (2) 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